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94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包括对大扇骨的加工工艺和对小扇骨的加工工艺,大扇骨的工工艺包括步骤:A、大扇骨坯在湿度为68‑75%、温度为85‑90℃、压力为0.8‑1.2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1.5‑2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大扇骨坯冷却至45‑50℃时,投入大扇骨处理液中处理;C、经过步骤B处理的大扇骨坯在烘干装置内烘烤30‑40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至少5天,得到大扇骨。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对大、小扇骨进行不同处理,满足大扇骨强度大、小扇骨韧性佳的要求,得到的扇骨防腐性好,不会滋生细菌,使用寿命长,使用卫生。

A frame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ram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processing of large and small fan to fa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large frame comprises the steps of: A, 75%, 68 fan billet temperature is 90 DEG C, 85 vacuum pressure of 0.8 1.2MPa under the treatment of 1.5 2H as in B, humidity; after processing steps of A big fan cooling to 45 50 DEG C, into a large fan in the processing liquid treatment; C, after a fan billet processing procedures of B in a drying apparatus bake for 30 40min, the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ventilation in place for at least 5 days, get the big fan of bo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treatment on large and small Shan Gu, meet the large fan of high strength, good toughnes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mall fan, fan has good anti-corrosion, no bacteria, long service life, the use of heal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折扇领域,涉及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折扇是一种用木条或竹条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最早起源于中国,竹木做扇骨,韧纸做扇面。在传统折扇的制作过程中,新鲜扇骨木料需经过防腐处理,才能令其做成的扇子经久耐用,避免被干燥或潮湿天气以及皮肤汗液触摸浸泡导致扇骨的变形或损坏。传统的煮制工艺,不但耗时长,而且防腐效果不佳,折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出现细菌滋生,虫蛀、木质部腐坏等状况,不但不利于扇子的使用和保存,而且经传统方法煮制后的扇骨虽具防腐效果,但气味难闻,久久难以散发,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而且折扇经过历经中国古代几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手工制品的代表之一,沿用至今的制作工艺依然保留全手工制作,但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量不断加大,纯手工制作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大众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大扇骨和小扇骨分别经过不同处理,满足大扇骨强度高、小扇骨韧性佳,大小扇骨防腐性好,不会滋生细菌,使用寿命长,使用卫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扇骨的加工设备,辅助扇骨的烘干,自动进料出料,烘干效果好,使用方便。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包括对大扇骨的加工工艺和对小扇骨的加工工艺,所述大扇骨的工工艺包括步骤:A、大扇骨坯在湿度为68-75%、温度为85-90℃、压力为0.8-1.2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1.5-2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大扇骨坯冷却至45-50℃时,投入大扇骨处理液中处理5-12H;C、经过步骤B处理的大扇骨坯在烘干装置内烘烤30-40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至少5天,得到大扇骨。折扇中,由于大、小扇骨的作用不同,对其要求也不同,大扇骨要求其强度稍大,能起到支撑作用,小扇骨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扇起来风量够大,而且不会太吃力。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大扇骨进行特殊处理,利于保持大扇骨的强度、增加其耐磨性,有效避免细菌滋生、虫蛀、竹质内部腐坏等。作为优选,小扇骨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a、小扇骨坯蒸汽蒸10-30min,然后在取出盖上纱布焖2-3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小扇骨坯在小扇骨处理液中处理3-5H,小扇骨处理液温度为60-75℃;c、经过步骤b处理的小扇骨坯在烘箱内烘烤30-40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至少5天,得到小扇骨。该技术方案,对小扇骨进行对应处理,保持小扇骨的柔韧性,不易折断,防腐性好,不会滋生细菌。作为优选,所述大扇骨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醇10-15份、棕榈叶油6-10份、竹叶油6-8份、竹叶汁15-18份、硬石膏矿10-12份。该技术方案中的大扇骨处理液用于处理大扇骨,其中棕榈叶油、竹叶油不仅可以协助其它有效组分进入到竹质内部,而且本身能够抵抗大部分细菌,硬石膏矿不仅可以辅助防腐,还能一定程度上保持大扇骨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醇为浓度为75-80%的乙醇。作为优选,所述小扇骨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石斛提取物10-15份、辛菌吗啉胍10-20份、壳聚糖6-10份、大黄酸2-5份、甘草3-6份。该技术方案中的小扇骨处理液,具有杀菌、预防细菌滋生,防腐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大扇骨的原料采用三至四年龄的竹材。作为优选,所述小扇骨的原料采用一至二年龄的竹材。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分别对大扇骨和小扇骨进行不同处理,满足大扇骨强度大、小扇骨韧性佳的要求,采用不同处理液进行处理,得到的扇骨防腐性好,不会滋生细菌,使用寿命长,使用卫生。为了达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上述扇骨的加工设备,包括对大扇骨坯进行烘烤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箱、设置在所述烘箱内的转筒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烘箱外的输送轨道,所述烘箱设置有对准所述转筒件的扇骨入口。作为优选,所述转筒件包括转轴和与所述转轴固接的转筒以及设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转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扇骨槽。作为优选,在所述扇骨槽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作为优选,所述转筒的直径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扇骨槽呈倾斜设置。作为优选,在所述扇骨槽的一端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为靠近转筒直径小的一端。作为优选,所述转筒的直径越远离电机越小。作为优选,所述扇骨槽的倾斜角度大于30°。作为优选,所述转筒的筒壁为镂空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扇骨槽的端部具有出料口,所述转筒的端部设置有阻挡所述出料口的转盘,所述转盘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转筒的端部。作为优选,所述扇骨槽内设置有光滑层。作为优选,所述扇骨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扇骨入口的宽度。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加工设备能够自动进料出料,每根扇骨分开有序进料,不仅烘干效果好,而且利于后续加工。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转筒件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转筒件的侧视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转盘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竹质扇骨包括大扇骨和小扇骨,大扇骨为折扇折叠后两侧的两根扇骨,小扇骨为两个大扇骨之间的若干根扇骨。由于大、小扇骨的作用不同,对其要求也不同,大扇骨要求其强度稍大,能起到支撑作用,小扇骨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扇起来风量够大,而且不会太吃力。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基于大、小扇骨两者的不同要求,本专利技术对两者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大扇骨采用三至四年龄的竹材为原料,通过如下处理方法获得:A、大扇骨坯在湿度为75%、温度为85℃、压力为1.0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2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大扇骨坯冷却至45℃时,投入大扇骨处理液中处理6H;C、经过步骤B处理的大扇骨坯在烘干装置内烘烤40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5天,得到大扇骨。大扇骨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浓度为75%的乙醇12份、棕榈叶油10份、竹叶油6份、竹叶汁16份、硬石膏矿12份。小扇骨采用一至二年龄的竹材为原料,通过如下处理方法获得:a、小扇骨坯蒸汽蒸10min,然后在取出盖上纱布焖2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小扇骨坯在小扇骨处理液中处理5H,小扇骨处理液温度为60℃;c、经过步骤b处理的小扇骨坯在烘箱内烘烤35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6天,得到小扇骨。小扇骨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石斛提取物10份、辛菌吗啉胍15份、壳聚糖10份、大黄酸2份、甘草5份。实施例2:一种扇骨的加工工艺,大扇骨采用三至四年龄的竹材为原料,通过如下处理方法获得:A、大扇骨坯在湿度为68%、温度为86℃、压力为1.2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1.5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大扇骨坯冷却至48℃时,投入大扇骨处理液中处理12H;C、经过步骤B处理的大扇骨坯在烘干装置内烘烤30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6天,得到大扇骨。大扇骨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甲醇15份、棕榈叶油6份、竹叶油7份、竹叶汁18份、硬石膏矿10份。小扇骨采用一至二年龄的竹材为原料,通过如下处理方法获得:a、小扇骨坯蒸汽蒸20min,然后在取出盖上纱布焖3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小扇骨坯在小扇骨处理液中处理3H,小扇骨处理液温度为7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包括对大扇骨的加工工艺和对小扇骨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扇骨的工工艺包括步骤:A、大扇骨坯在湿度为68‑75%、温度为85‑90℃、压力为0.8‑1.2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1.5‑2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大扇骨坯冷却至45‑50℃时,投入大扇骨处理液中处理5‑12H;C、经过步骤B处理的大扇骨坯在烘干装置内烘烤30‑40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至少5天,得到大扇骨;所述大扇骨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醇10‑15份、棕榈叶油6‑10份、竹叶油6‑8份、竹叶汁15‑18份、硬石膏矿10‑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包括对大扇骨的加工工艺和对小扇骨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扇骨的工工艺包括步骤:A、大扇骨坯在湿度为68-75%、温度为85-90℃、压力为0.8-1.2MPa的真空条件下处理1.5-2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大扇骨坯冷却至45-50℃时,投入大扇骨处理液中处理5-12H;C、经过步骤B处理的大扇骨坯在烘干装置内烘烤30-40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至少5天,得到大扇骨;所述大扇骨处理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醇10-15份、棕榈叶油6-10份、竹叶油6-8份、竹叶汁15-18份、硬石膏矿10-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扇骨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a、小扇骨坯蒸汽蒸10-30min,然后在取出盖上纱布焖2-3H;b、经过步骤a处理的小扇骨坯在小扇骨处理液中处理3-5H,小扇骨处理液温度为60-75℃;c、经过步骤b处理的小扇骨坯在烘箱内烘烤30-40min,然后在通风条件下放置至少5天,得到小扇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扇骨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浓度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苏吉制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