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来兴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77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包括手持端(1)及吸引端(2),所述吸引器由硬质的亚光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手持端(1)包括螺纹接口(3)、防滑部件(4)、负压调节手柄(5);所述吸引端(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7)、弧形弯管(6)、吸引管(8);所述弧形弯管(6)的弯曲弧度为150‑170度,所述负压调节手柄(5)表面设有负压调节孔(10),所述吸引管(8)的长度为70‑90mm,所述连接管(7)的长度为20‑40mm,所述手持端(1)的长度为80‑1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微吸引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Micro suction device for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icro suction device, including handheld terminal (1) and (2), attracting end of the suction device is composed of matt metal materials made of hard, the handheld terminal (1) includes a threaded interface (3), (4), anti skid components negative pressure regulating handle (5); the suction end (2)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ipe (7), (6), arc pipe suction tube (8); the curved pipe (6) of the 150 curvature of 170 degrees, the negative pressure regulating handle (5)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adjusting hole (10), the the suction tube (8) length of 70 90mm, the connecting pipe (7) length of 20 40mm, the handheld terminal (1) of the length of 80 100mm. The microscopic aspira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the medical staff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time saving and labor saving when the patients are oper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and the work difficulty of the medical staff is light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医治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外科,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疾病包括颅内占位脑外伤和脑挫裂伤,周围神经系统主要指脊髓病变等。神经外科手术多为带水作业,用水冲洗手术出血部位,然后再将液体抽走保持手术部位视野清亮,便于准确操作手术。吸引器是医用手术中常见的手术器械,用于术中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等内容物的吸引清除,其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吸引器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吸引管功能非常单一,如遇手术时的组织碎片即会堵塞,吸引管堵塞后如不清除组织碎片即无法正常工作,给医生们的手术带来极大的不便。在神经外科手术时,吸引头都没有弯折功能,这样如果吸引头进入到人体后需要换向就难以把握。中国专利2012202798671,公开了一种带刻度和冲水器的神经外科专用显微吸引管,由带刻度的吸引管管体、冲水器和负压调节手柄构成;所述的负压调节手柄一端具有螺纹接口,另一端连接带刻度的吸引管管体,负压调节手柄有一个负楔形开口,该负压调节手柄和带刻度的吸引管管体是中空的;所述的冲水器连接在负压调节手柄和带刻度的吸引管管体外壁;所述的冲水器是一根中空管体,从吸引管管体头端2-3mm处延伸到负压调节手柄外,冲水器尾端为一个接口。中国专利2011200102280,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专用吸力可调负压吸引器头,由调节器和吸引器管组成,在调节器上有一漏气口,通过调节漏气口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吸力大小的目的。上述吸引器为直线型,术中在狭窄的管状空间内操作,术者视野手遮挡,操作不灵活,且吸引头进入到人体后引换向就难以把握,增加手术难度。中国专利2015210043111,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干湿分离手术吸引器,在吸引器器管一端通过吸引器干湿分离管连接螺纹连接吸引器干湿分离管,吸引器干湿分离管一端连接气泵连接管,气泵连接管上包有吸引器器柄,吸引器干湿分离管一侧连接有碎片储放槽,碎片储放槽与吸引器干湿分离管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碎片漏槽口与储放槽碎片阻拦网,该吸引器虽然可以实现干湿分离,但其分离管侧设有碎片储放槽,占用手术空间,不方便操作。现有技术中,关于本技术的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包括手持端1及吸引端2,所述吸引器由硬质的亚光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手持端1包括螺纹接口3、防滑部件4、负压调节手柄5;所述吸引端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7、弧形弯管6、吸引管8;所述弧形弯管6的弯曲弧度为150-170度,所述负压调节手柄5表面设有负压调节孔10,所述吸引管8的长度为70-90mm,所述连接管7的长度为20-40mm,所述手持端1的长度为80-100mm。进一步,所述吸引管8的长度为70mm或90mm,所述连接管7的长度为30mm,所述手持端1的长度为90mm。进一步,所述弧形弯管6的弯曲弧度为160度。进一步,所述吸引端1的内径大小从吸引端口9向手持端1的方向逐渐增加。进一步,所述吸引端口9的外径为2-4mm。进一步,所述负压调节孔10为水滴状开口,所述水滴状开口的周围设有摩擦涂层。进一步,所述手持端1与连接管7保持平直,所述吸引管8保持平直。进一步,所述防滑部件4表面设有凹凸面11,所述凹凸面11与吸引端2的吸引管8位于同侧。进一步,所述防滑部件4、负压调节手柄5表面光滑无菱角,所述吸引端口9为光滑的曲面。进一步,所述吸引管8的表面设有刻度标识。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吸引器由质硬亚光金属材料制成,可避免手术中强光照射时出现刺眼的反光,避免反光影响手术操作。2、在吸引端设有弧形弯曲部,弯曲弧度为160度,该设计有利于在狭窄的管状空间内操作,使用时视野不会被使用者的手遮挡,160度的弧形弯曲,在操控上,也不会有明显的迟滞,灵活性不会受影响。3、吸引端的内径大小从端口向手持端方向,逐渐增加,该设计可避免吸引器内部被吸入物堵塞,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4、吸引端的端口为光滑的曲面,严格光滑的设计可避免损伤被吸引区域中重要的组织。5、在负压调节手柄表面设有水滴状负压调节孔,使用时使用者用大拇指可控制负压调节孔的开合,从而调节吸引端口的吸引力,水滴状开口周围设有摩擦涂层,可获得更好的触摸感。6、螺纹接口接软质吸管,螺旋状设计能够连接紧密。7、在吸引管的表面每隔10mm设有蓝色刻度标识,可以测量手术区域的深度,方便操作人员了解吸引器插入的长度。8.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显微吸引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显微吸引器改进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显微吸引器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手持端2.吸引端3.螺纹接口4.防滑部件5.负压调节手柄6.弧形弯管7.连接部件8.吸引部件9.吸引端口10.负压调节孔11.凹凸面。实施例1本技术的显微吸引器请参见图1-图3,图1是本技术的显微吸引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显微吸引器改进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显微吸引器使用示意图。所述显微吸引器包括手持端1及吸引端2,所述吸引器整体由硬质的亚光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吸引端2为中空的吸管,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7、弧形弯管6和吸引管8;所述吸引管8的长度为70-90mm,优选长度为70mm或90mm;所述连接管7的长度为20-40mm,优选长度为30mm;所述弧形弯管6的弯曲弧度为150-170度,优选弧度为160度;所述连接管7与手持端1平直连接,所述吸引管8保持平直;所述吸引端口9为光滑的曲线,其外径为2-4mm,吸引端1的内径大小从吸引端口9向手持端1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手持端1的长度为80-100mm,优选长度为90mm,手持端1包括螺纹接口3、防滑部件4和负压调节手柄5,所述防滑部件4、负压调节手柄5表面光滑无菱角,在负压调节手柄5上设有水滴状负压调节孔10。实施例2本技术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方案,所述显微吸引器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改进方案如下。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防滑部件4表面设有凹凸面11,所述凹凸面11与吸引端2的吸引管8位于同侧。凹凸面11的作用是:使用时,用于持握吸引器的手掌对应凹凸面,操作人员使用时可根据凹凸面识别弧形弯管6的方向;当转动调节吸引端口9的方向时,操作人员的手掌能感受到凹凸面的转动,提示弯管的转动方向。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吸引管8的表面每隔10mm设有蓝色刻度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包括手持端(1)及吸引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由硬质的亚光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手持端(1)包括螺纹接口(3)、防滑部件(4)、负压调节手柄(5);所述吸引端(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7)、弧形弯管(6)、吸引管(8);所述弧形弯管(6)的弯曲弧度为160度,所述负压调节手柄(5)表面设有负压调节孔(10),所述吸引管(8)的长度为70‑90mm,所述连接管(7)的长度为20‑40mm,所述手持端(1)的长度为80‑100mm;所述吸引端(2)的内径大小从吸引端口(9)向手持端(1)的方向逐渐增加;负压调节孔(10)为水滴状开口;所述防滑部件(4)表面设有凹凸面(11),所述凹凸面(11)与吸引端(2)的吸引管(8)位于同侧;所述吸引管(8)的表面设有刻度标识;所述吸引端口(9)的外径为2‑4mm;所述手持端(1)与连接管(7)保持平直,所述吸引管(8)保持平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显微吸引器,包括手持端(1)及吸引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由硬质的亚光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手持端(1)包括螺纹接口(3)、防滑部件(4)、负压调节手柄(5);所述吸引端(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管(7)、弧形弯管(6)、吸引管(8);所述弧形弯管(6)的弯曲弧度为160度,所述负压调节手柄(5)表面设有负压调节孔(10),所述吸引管(8)的长度为70-90mm,所述连接管(7)的长度为20-40mm,所述手持端(1)的长度为80-100mm;所述吸引端(2)的内径大小从吸引端口(9)向手持端(1)的方向逐渐增加;负压调节孔(10)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来兴
申请(专利权)人:王来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