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恒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700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挂钩,包括支架、拉绳和挂钩,支架包括三根支柱,上下两根支柱正交,中间支柱顶端与上支柱的前端相连,底端与下支柱的中间位置相连,上下支柱都设置有限位结构,拉绳穿过支架上、下支柱的限位结构后形成闭环;挂钩位于拉绳的下端。由于挂上物体后,拉绳与支架的下立柱之间便产生挤压力和摩擦力,最终为支架的上立柱提供了可分解出竖直向上分力的支撑力,保证了整体的静力平衡,从而实现悬挂物体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制作简单、携带及使用方便的优点。

A portable hoo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hook,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pull rope and hook bracket comprises three pillars, on two pillars orthogonal middle pillar top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pillar, the bottom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osition under pillar, on the pillar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structure, a pull rope passes through the bracket next, the pillar spacing structure after the formation of closed loop; hook at the rope end. The hanging object, between the rope and the column support will produce pressure and friction, finally provides a decomposition of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support force on the column support, to ensure the static balance of the whol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flying objects.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portability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挂钩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钩,特别是一种可方便携带的挂钩。
技术介绍
挂钩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工具,例如,厨房中借助挂钩来放置漏勺、铲子等工具。挂钩的固定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借助钢钉固定,这样会在固定位置留下永久的孔;第二种是真空吸附式固定,但其缺点是不稳定,极易脱落,且承载载荷较小;第三种是粘接固定,该方式的缺陷是不方便更换,固定后很难取下,而且不容易清除残留在固定位置的粘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挂钩。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将支架设计为在受到承载力后可实现自身静力平衡的结构,而该承载力由悬挂物体后的拉绳提供,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涉及的便携式挂钩,包括支架和挂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绳4;支架包括三根支柱,上支柱1与下支柱2正交,中间支柱3顶端与上支柱1的前端相连、底端与下支柱2的中间位置相连,上支柱1、下支柱2分别设置有上限位结构6和下限位结构7,上限位结构6位于前端,下限位结构7位于下支柱两端,上支柱与中间支柱之间的夹角为30°‐60°;拉绳4穿过支架上、下支柱的限位结构后形成闭环;挂钩5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挂钩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挂钩,包括支架和挂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绳(4);支架包括三根支柱,上支柱(1)与下支柱(2)正交,中间支柱(3)顶端与上支柱(1)的前端相连、底端与下支柱(2)的中间位置相连,上支柱(1)、下支柱(2)分别设置有上限位结构(6)和下限位结构(7),上限位结构(6)位于前端,下限位结构(7)位于下支柱的两端,上支柱与中间支柱之间的夹角为30°‐60°;拉绳(4)穿过支架上、下支柱的限位结构后形成闭环;挂钩(5)位于拉绳(4)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挂钩,包括支架和挂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绳(4);支架包括三根支柱,上支柱(1)与下支柱(2)正交,中间支柱(3)顶端与上支柱(1)的前端相连、底端与下支柱(2)的中间位置相连,上支柱(1)、下支柱(2)分别设置有上限位结构(6)和下限位结构(7),上限位结构(6)位于前端,下限位结构(7)位于下支柱的两端,上支柱与中间支柱之间的夹角为30°‐60°;拉绳(4)穿过支架上、下支柱的限位结构后形成闭环;挂钩(5)位于拉绳(4)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恒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