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素朋专利>正文

一种衣架的折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67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架的折叠结构,包括连接主体和两支架杆;支架杆一端部弹性复位转动在连接主体上,且该端部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连接主体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活动的按钮,该按钮对应第一定位部和/或第二定位部设有锁定部;使用状态下,锁定部作用在对应的第一定位部上,两支架杆同时和/或同步定位张开;折叠状态下,锁定部作用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上,两支架杆同时和/或同步定位靠拢折叠;使用状态下,两支架杆具有弹性折叠的作用力,或者,折叠状态下,两支架杆具有弹性张开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快捷、性能可靠,结构稳定。

Folding structure of clothes hanger

The fold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othes rack,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main body and two support rod; one end of the elastic rod bracket reset rotation in the joint main body, and the en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sitioning part and a second positioning part; connecting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reset activity button, the button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positioning part and / or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part; use, the locking part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ing function at the first part, the two support rods at the same time and / or synchronous positioning opening; folded, the locking part locates the corresponding role in the second part, the two support rods at the same time and / or synchronous positioning close folding state; under the two support rod with elastic force, folded or folded, two support rod with elastic force open.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s follows: the design is simple,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the performance is reliable, and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衣架的折叠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衣架,具体是一种衣架的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762809U于2014年8月13日公开了一种折叠晾衣架,具体公开了包括挂钩、连杆、左撑杆和右撑杆,所述挂钩的底部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的前后两侧相应地固定有销钉一和销钉二,所述销钉一和销钉二上相应地穿套有扭簧一和扭簧二,所述左撑杆和右撑杆靠近所述连杆的一端相应地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穿套有所述扭簧一的所述销钉一穿设于所述通孔一中,穿套有所述扭簧二的所述销钉二穿设于所述通孔二中;所述左撑杆和右撑杆为长板状,所述左撑杆和右撑杆设有撑杆面部和撑杆肩部,与撑杆面部相对的另一面设为撑杆背部,所述扭簧一的一臂固定在所述销钉一上,另一臂固定在所述左撑杆的撑杆肩部或撑杆背部;所述扭簧二的一臂固定在所述销钉二上,另一臂固定在所述右撑杆的撑杆肩部或撑杆背部。所述左撑杆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一钩子,所述右撑杆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钩子相互配合的一圆环。该结构的晾衣架使用时自然张开,折叠时,只要克服弹力将两撑杆靠拢,并通过钩子与圆环的配合锁定即可。由于结构的限制,本晾衣架不能晾挂过重的衣物,当衣物重力大于扭簧的扭力时,衣物会使两撑杆自动折叠,导致衣物脱落;此外,晾衣架的长时间折叠容易导致扭簧变形,扭力减小,大大降低了晾衣架的可承载重量,影响使用效果,甚至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快捷、性能可靠,结构稳定的衣架的折叠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衣架的折叠结构,包括连接主体,及分别延伸于连接主体两侧的两支架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一端部弹性复位转动在连接主体上,且该端部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活动的按钮,该按钮对应第一定位部和/或第二定位部设有锁定部;使用状态下,锁定部作用在对应的第一定位部上,两支架杆同时和/或同步定位张开;折叠状态下,锁定部作用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上,两支架杆同时和/或同步定位靠拢折叠;使用状态下,两支架杆具有弹性折叠的作用力,或者,折叠状态下,两支架杆具有弹性张开的作用力。该结构的衣架通过按钮可实现自动打开或折叠功能;此外,按钮对支架杆的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还具有定位作用,确保使用和折叠的稳定性,整体性能可靠;另外,通过对按钮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打开或折叠,操作简单快捷。所述连接主体与支架杆之间设置有折叠弹性件,折叠弹性件一力臂作用在支架杆上,另一力臂作用在连接主体上,使支架杆相对连接主体弹性复位转动,复位位置为支架杆的张开位置或折叠位置。该折叠弹性件优选扭簧,其可赋予支架杆弹性复位转动的效果,有助于衣架自动打开或折叠。所述支架杆上设有用于容纳折叠弹性件的腔室;连接主体上设有用于定位折叠弹性件一力臂的定位凸块。折叠弹性件可装配于支架杆内,有效减小整体的体积,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为引导按钮在规定范围内滑动,所述连接主体上设有导套,该导套内设置有开关弹性件,按钮通过开关弹性件弹性复位滑动在导套内;按钮至少部分外露于连接主体表面,如:按钮突出于连接主体表面,方便用户操作按钮;或者,按钮表面平齐或低于连接主体表面,防止按钮误操作。为进一步引导按钮滑动,所述导套内设置有截面为非圆形的导柱,按钮上设有与导柱匹配的导孔。所述连接主体上设有止位部,支架杆上设有限位部,使用状态下,支架杆张开,限位部作用在止位部上,以使支架杆限位转动,避免支架杆过渡转动,影响衣架的张开效果。所述支架杆上设有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避让槽,使用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切换过程中,锁定部相对滑动在避让槽上,该避让槽可有效避免两状态切换过程中,锁定部对支架杆的影响,使支架杆转动顺畅,同时也可减小整体体积。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为支架杆端部上的缺口结构;所述锁定部对应两支架杆设置于按钮两侧,该锁定部为凸块结构,锁定部对应卡入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内,使支架杆可稳固的定位在对应的张开位置或折叠位置,性能更加可靠,结构更加稳定。此外,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也可以是凸块结构,锁定部则为缺口结构,彼此同样以卡入方式相互作用,此时,避让槽则设置于按钮上或不设置。所述连接主体包括彼此配合装配的上盖和下盖,按钮和支架杆分别装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上盖和/或下盖上设有挂钩。整体结构装配方便,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两支架杆以复位转动方式设置于连接主体上,并通过按钮定位,两支架杆张开时,按钮上的锁定部作用支架杆上的第一定位部,使两支架杆定位,方便使用,避免支架杆承载过重而失去承载能力,而且支架杆可承载的重力大大提高;折叠时,按钮上的锁定部作用支架杆上的第二定位部,使两支架杆定位,折叠状态更稳定;按钮还可实现使用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便快捷;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支架杆自动弹性张开或自动弹性折叠,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又一方位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又一方位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卸去上盖后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卸去上盖后又一方位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使用状态下卸去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使用状态下卸去下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折叠状态下卸去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折叠状态下卸去下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2,本衣架的折叠结构,包括连接主体,及分别延伸于连接主体两侧的两支架杆5,两支架杆5相互对称设置;所述支架杆5一端部弹性复位转动在连接主体上,且该端部上设有第一定位部501和第二定位部502;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活动的按钮1,该按钮1对应第一定位部501和第二定位部502设有锁定部101;使用状态下,锁定部101作用在对应的第一定位部501上,使两支架杆5同时和同步定位张开;折叠状态下,锁定部101作用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502上,两支架杆5同时和同步定位靠拢折叠,此时,两支架杆5具有弹性张开的作用力,作用按钮1即可自动张开进入使用状态。该结构的衣架通过按钮1可实现自动打开;此外,按钮1对支架杆5的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还具有定位作用,确保使用和折叠的稳定性,整体性能可靠;另外,通过对按钮1的简单按压操作即可完成衣架的打开,操作简单快捷。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主体与支架杆5之间设置有折叠弹性件3,折叠弹性件3一力臂作用在支架杆5上,另一力臂作用在连接主体上,使支架杆5相对连接主体弹性复位转动,复位位置为支架杆5的张开位置。该折叠弹性件3优选扭簧,其可赋予支架杆5弹性复位转动的效果,有助于衣架自动打开。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杆5上设有用于容纳折叠弹性件3的环形腔室505;连接主体上设有用于定位折叠弹性件3一力臂的定位凸块202,定位凸块202呈U形,力臂装嵌于定位凸块202的内部。折叠弹性件3通过腔室5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衣架的折叠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架的折叠结构,包括连接主体,及分别延伸于连接主体两侧的两支架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5)一端部弹性复位转动在连接主体上,且该端部上设有第一定位部(501)和第二定位部(502);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活动的按钮(1),该按钮(1)对应第一定位部(501)和/或第二定位部(502)设有锁定部(101);使用状态下,锁定部(101)作用在对应的第一定位部(501)上,两支架杆(5)同时和/或同步定位张开;折叠状态下,锁定部(101)作用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502)上,两支架杆(5)同时和/或同步定位靠拢折叠;使用状态下,两支架杆(5)具有弹性折叠的作用力,或者,折叠状态下,两支架杆(5)具有弹性张开的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架的折叠结构,包括连接主体,及分别延伸于连接主体两侧的两支架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5)一端部弹性复位转动在连接主体上,且该端部上设有第一定位部(501)和第二定位部(502);所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弹性复位活动的按钮(1),该按钮(1)对应第一定位部(501)和/或第二定位部(502)设有锁定部(101);使用状态下,锁定部(101)作用在对应的第一定位部(501)上,两支架杆(5)同时和/或同步定位张开;折叠状态下,锁定部(101)作用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502)上,两支架杆(5)同时和/或同步定位靠拢折叠;使用状态下,两支架杆(5)具有弹性折叠的作用力,或者,折叠状态下,两支架杆(5)具有弹性张开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衣架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与支架杆(5)之间设置有折叠弹性件(3),折叠弹性件(3)一力臂作用在支架杆(5)上,另一力臂作用在连接主体上,使支架杆(5)相对连接主体弹性复位转动,复位位置为支架杆(5)的张开位置或折叠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衣架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5)上设有用于容纳折叠弹性件(3)的腔室(505);连接主体上设有用于定位折叠弹性件(3)一力臂的定位凸块(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衣架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上设有导套(601),该导套(601)内设置有开关弹性件(4),按钮(1)通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素朋
申请(专利权)人:吴素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