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连杆动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067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2:48
在连杆动作装置(51A)中,前端侧的连杆枢毂(3)经由三组以上的连杆机构(4),以姿势能变更的方式与基端侧的连杆枢毂(2)连接。各连杆机构(4)由基端侧和前端侧的端部连杆部件(5、6)、中间连杆部件(7)构成,在连杆机构(4)中设置促动器(53),该促动器任意地变更前端侧的连杆枢毂(3)相对基端侧的连杆枢毂(2)的姿势。在基端侧或前端侧的连杆枢毂(2、3)中,以朝向该两个连杆枢毂(2、3)的配置的内侧的方式设置末端执行器(61)。末端执行器(61)对工件(62)进行作业,该工件作为作业对象而设置于:与设有该末端执行器(61)的连杆枢毂(3)相反一侧的连杆枢毂(2)侧。

Connecting rod action device

In the connecting rod actuating device (51A), the connecting rod hub (3) at the fron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hub (2) at the base end by means of the change of the posture potential energy through the three or mor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s (4).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4)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parts from the base end side and the front side (5, 6), intermediate link member (7), the linkage (4) arranged in the actuator (53), a hub connecting the actuator arbitrarily change front end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3) the hub relative to the base end side (2). The end effector (61) is positioned in the hub (2, 3) of the connecting rod (2, 3) on the base end or the front sid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two connecting rod hubs (two and two). The end effector (61) operates on the workpiece (62), and the work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rod hub (2)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hub (3) opposite to the end effector (61) as the operation ob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杆动作装置本专利技术是2014年11月14日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连杆动作装置”的第201480062955.8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本专利技术要求申请日为2013年11月22日、申请号为JP特愿2013—241845号的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其整体,将其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进行引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医疗器械、产业机械等的必须要求精密且范围广的动作范围,进行高速动作的机械的连杆动作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2中提出有用于各种作业装置的平行连杆机构。在专利文献1的平行连杆机构中,结构较简单,但是各连杆的动作角小。由此,如果较大地设定移动板的动作范围,则具有连杆长度增大,机构整体的尺寸变大的问题。专利文献2的平行连杆机构为下述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前端侧的连杆枢毂经由4节连锁的三组以上的连杆机构,以姿势可变更的方式与基端侧的连杆枢毂连接。由此,在紧凑的同时,可进行精密而范围广的动作范围的动作。已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94245号公报专利文献2:US5893296号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杆动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杆动作装置,其中,前端侧的连杆枢毂经由三组以上的连杆机构,以姿势能变更的方式与基端侧的连杆枢毂连接,上述各连杆机构由基端侧和前端侧的端部连杆部件、中间连杆部件构成,该基端侧和前端侧的端部连杆部件的一端分别能旋转地连接于上述基端侧的连杆枢毂和前端侧的连杆枢毂上,在该中间连杆部件中,其两端分别能旋转地连接于该基端侧和前端侧的端部连杆部件的另一端,在上述各连杆机构中,通过直线而表现该连杆机构的几何学模型为基端侧部分和前端侧部分相对上述中间连杆部件的中间部呈对称的形状,在上述三组以上的连杆机构中的两组以上的连杆机构中设置促动器,该促动器任意地变更上述前端侧的连杆枢毂相对上述基端侧的连杆枢毂的姿势...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22 JP 2013-2418451.一种连杆动作装置,其中,前端侧的连杆枢毂经由三组以上的连杆机构,以姿势能变更的方式与基端侧的连杆枢毂连接,上述各连杆机构由基端侧和前端侧的端部连杆部件、中间连杆部件构成,该基端侧和前端侧的端部连杆部件的一端分别能旋转地连接于上述基端侧的连杆枢毂和前端侧的连杆枢毂上,在该中间连杆部件中,其两端分别能旋转地连接于该基端侧和前端侧的端部连杆部件的另一端,在上述各连杆机构中,通过直线而表现该连杆机构的几何学模型为基端侧部分和前端侧部分相对上述中间连杆部件的中间部呈对称的形状,在上述三组以上的连杆机构中的两组以上的连杆机构中设置促动器,该促动器任意地变更上述前端侧的连杆枢毂相对上述基端侧的连杆枢毂的姿势,在上述基端侧或前端侧的连杆枢毂中,以朝向该两个连杆枢毂的配置的内侧的方式设置末端执行器,并且上述末端执行器对下述工件进行作业,该工件作为作业对象物而设置于:与设有该末端执行器的连杆枢毂相反一侧的连杆枢毂侧,上述末端执行器设置于上述前端侧的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部浩坂田清悟山田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