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45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备得到的:当归30‑45份、川芎25‑35份、莪术25‑40份、三棱25‑40份、青皮35‑55份、桂枝35‑45份、益智仁25‑35份、香附25‑40份、藿香25‑35份、甘草20‑30份;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治疗奶牛卵泡囊肿,解决临床治疗药物缺乏、激素疗法致奶制品中残留以及停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符合现代奶业绿色健康养殖的用药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兽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奶牛卵巢疾病是兽医临床常见的奶牛繁殖疾病。其中卵泡囊肿比较普遍,大约占卵巢疾病的75%以上,一般多发于4-6胎产奶高峰期。卵泡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胞其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卵细胞死亡,卵泡液不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其临床特征是无规律频繁发情和持续发情,当发展为慢性卵泡囊肿,患牛丧失繁殖力,直接影响奶牛群的繁育性能,给奶牛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目前,治疗奶牛卵泡囊肿的方法主要有激素疗法、挤破囊肿法、体内外穿刺法以及中兽医药疗法等。对症治疗,激素治疗法虽有效治疗奶牛论阿婆囊肿,但费用比较高,且易复发,相应地其治疗剂量也要逐渐加大,这种大量、长期的使用激素会导致在牛体内的残留,不仅给养牛业带来损失,还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挤破囊肿法和体内外穿刺法虽可取的一定的近期疗效,但因对子宫和输卵管的损伤是一个潜在的危险,而且复发率也比较高,临床已较少应用。中兽医药治疗奶牛卵泡囊肿积累有丰富的证治经验,且疗效确切,符合现代奶业健康绿色养殖用药需求,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中兽药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期达到安全有效治疗奶牛卵泡囊肿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备得到的:当归30-45份、川芎25-35份、莪术25-40份、三棱25-40份、青皮35-55份、桂枝35-45份、益智仁25-35份、香附25-40份、藿香25-35份、甘草20-30份。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备得到的:当归30份、川芎30份、莪术30份、三棱30份、青皮50份,桂枝40份、益智仁25份、香附30份、藿香30份、甘草20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比称取各原料药,混合、净制、烘干后粉碎过筛,搅拌均匀即可。进一步的,上述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烘干温度为65℃,过筛目数为80-150目。奶牛卵泡囊肿多由产后肾气亏损,阳气不足,温煦失职,血行迟滞,且体内气、血、痰、湿互相影响,日久成癥所致,属于中兽医“癥瘕”范畴。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选用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三棱、莪术消癥化积,颇和卵泡囊肿“癥瘕”特点;桂枝通血脉而消瘀血,温阳气而助气化,助力活血化瘀之功效;藿香燥湿化痰,益智仁益气健脾;青皮、三棱破肝气郁结,香附疏肝理气,止痛,辅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结、健脾疏肝、消积化痰之效,使瘀化癥消,诸症皆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治疗奶牛卵泡囊肿,解决临床治疗药物缺乏、激素疗法致奶制品中残留以及停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符合现代奶业绿色健康养殖的用药需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处方比例,称取当归40kg、川芎25kg、莪术25kg、三棱25kg、青皮35kg、桂枝35kg、益智仁30kg、香附25kg、藿香25kg、甘草25kg,净制,65℃烘干,碎过150目筛,搅拌均匀,分装,即得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散剂。实施例2:一种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处方比例,称取当归30kg、川芎30kg、莪术30kg、三棱30kg、青皮50kg、桂枝40kg、益智仁25kg、香附30kg、藿香30kg、甘草20kg,净制,65℃烘干,碎过120目筛,搅拌均匀,分装,即得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散剂。实施例3:一种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处方比例,称取当归45kg、川芎35kg、莪术40kg、三棱40kg、青皮55kg、桂枝45kg、益智仁35kg、香附40kg、藿香35kg、甘草30kg,净制,65℃烘干,碎过80目筛,搅拌均匀,分装,即得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散剂。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奶牛卵泡囊肿的临床试验研究:1.1试验药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药组合物。试验动物: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临夏市郊奶牛场(300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试验研究,所选用患牛均在2~5胎次,体况评分在3.0~4.0之间,产后50~100天,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直肠触诊和B超检测确定入选的卵泡囊肿患牛。诊断标准:患牛表现为频繁或持续发情或者不发情,囊肿卵泡壁较薄,呈单个或多个存在于一侧或两侧卵巢上,1个或多个直径超过25mm的大卵泡,囊肿壁厚度大于3mm,且出现囊肿交替发育或者大卵泡持续存在,但不排卵。试验程序:1.4.1随机分组:将符合本研究卵泡囊肿患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0头),试验Ⅰ组(实施例1,60头),试验Ⅱ组(实施例2,60头)和试验Ⅲ组(实施例3,60头)。给药方案:三组别的试验患牛,按照400g/头剂量给药,开水浸泡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候温,经口灌服,一天一次,连用3天。对照组患牛,肌注促黄体素(促黄体素200U/支)给药治疗。试验项目观察:试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奶牛精神、食欲、直肠触诊和B超检测卵泡囊肿的状态。受试奶牛按照牧场既定的繁育管理程序和配种方案进行繁育管理。配种后35~38天,直肠检测确定受配奶牛是否怀孕,必要时采用B超检测确认。试验期间有专人负责记录受试奶牛的繁育情况,包括发情时间、首次配种时间、配种次数以及怀孕时间。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囊肿完全消失,新卵泡形成为治愈,第一个情期内受孕,判为痊愈;有效:囊肿大部分消失,有新卵泡形成为有效,第1个情期内受孕,判为有效;无效:囊肿只有小部分消失或未消失,没有新卵泡形成,未能配种或配后不孕,判为无效。数据统计分析:利用SPSS®(Version17.0)进行数据分析。卡方检验评价两组受试奶牛的治愈率。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奶牛卵泡囊肿的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而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治疗奶牛卵泡囊肿。表1注:同一列数据肩标有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标注不同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P<0.05),标注不同大写字母者差异显著(P<0.01)。从表1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有效中药制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备得到的:当归30‑45份、川芎25‑35份、莪术 25‑40份、三棱 25‑40份、青皮35‑55份、桂枝35‑45份、益智仁 25‑35份、香附 25‑40份、藿香 25‑35份、甘草 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备得到的:当归30-45份、川芎25-35份、莪术25-40份、三棱25-40份、青皮35-55份、桂枝35-45份、益智仁25-35份、香附25-40份、藿香25-35份、甘草2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奶牛卵泡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药制备得到的:当归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东安王胜义王磊王慧王俊宝徐润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