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381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体,所述假体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其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假体。
技术介绍
患有肿瘤的儿童,尤其是患有高发病率的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肉瘤,早期的截肢治疗已经慢慢被保肢治疗取代,患儿手术切除肿瘤后需安装一个内假体,传统的保肢治疗手段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普通假体置换。但是,随着患儿的成长,其健康一侧的肢体会随着身体发育而变长,而植入假体的一侧则因骨骺的破坏无法正常生长,这将导致患儿两侧肢体不等长问题。这不仅外形难看,而且给患儿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可引起骨盆倾斜、脊柱侧弯、非正常应力所致关节损害等一系列并发症。为解决保肢术后儿童肢体不等长问题,目前常见的可延长假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有创的可延长假体,虽然能够延长,但是设计的延长机制必须行二次手术才能完成,如需要手术暴露假体,用专用工具拧动内部结构式假体,该类假体需反复手术延长,不仅增加患儿的术后并发症,费时费力,而且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另一类假体为自动可延长假体,如一种有体内电源、体外电源的假体,这类假体的设计结构复杂,失效率高,使用寿命有限,延长长度不确定,体内体外的电源连接要通过皮下组织,这也会造成一些并发症,而且患儿体内安装电源装置,这无法保证假体的可靠性,极易出现失效,设计不合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无创可延长的假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延长不安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结构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需要有创手术才能完成延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容易失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假体,以解决现有的假体具有体内电源而造成并发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假体,所述假体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其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上具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容置有永磁体;所述第二套筒被布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另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具有多个凸耳,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均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均沿周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位于该第一凹槽的同一侧;所述凸耳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可以在第一凹槽中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置于第二凹槽中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保持轴向相对静止。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顺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左侧;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逆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具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卡接所述凸耳。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假体还包括螺纹轴,所述螺纹轴外部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套接于所述螺纹轴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和所述螺纹轴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动第一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进而延轴向移动。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螺纹轴远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筒,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三套筒,所述假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销,至少一个第四插销,所述第一插销固定于所述螺纹轴的近端,且同时第一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至少一个所述第四插销固定于所述螺纹轴的远端,且同时第四插销的两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套筒后与外壳固定,以使所述螺纹轴与所述外壳固定。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限制阻件包括端盖,第一推力球轴承,第二推力球轴承和第三插销,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第二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端部,所述端盖位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的远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相对于第一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端的端部具有一外凸缘,所述外凸缘位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之间;所述第三套筒具有一轴向延伸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插销穿过所述第四凹槽,且所述第三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限制组件包括端盖,双向推力球轴承和第三插销,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端部,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远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相对于第一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筒具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插销穿过所述第四凹槽,且所述第三插销的两端延伸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第三套筒至少远端的形状为棱柱形,所述假体还包括容纳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五套筒,所述第五套筒位于所述外壳的远端,且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套筒具有一第一内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内腔具有与所述第三套筒的远端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以限制第三套筒发生旋转。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假体还包括多个第二插销,所述第五套筒的外壁与外壳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所述第五凹槽,以限制所述第五套筒围绕轴线旋转。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假体还包括第四套筒,第三推力球轴承和第四推力球轴承,所述第四套筒位于容纳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套筒的远端,且所述第四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三推力球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套筒与外壳之间,所述第四推力球轴承位于第二套筒与第四套筒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且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旋转。可选的,在所述的假体中,所述假体还包括第五套筒,壳帽,所述第五套筒容纳于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第四套筒的远端,所述壳帽位于所述外壳的远端,与所述外壳为可拆卸连接,使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四套筒和所述第五套筒在轴向上与所述外壳保持相对静止;所述壳帽所述壳帽具有第二内腔,以使所述第三套筒通过所述第二内腔并向所述壳帽的远端延伸。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假体中,通过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假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其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其中: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于第一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通过一限制组件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从近端往远端延伸,且延伸出外壳,所述限制组件限制所述第三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使所述第一套筒延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使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保持轴向相对静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上具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容置有永磁体;所述第二套筒被布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以另一方向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具有多个凸耳,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多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均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均沿周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凹槽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位于该第一凹槽的同一侧;所述凸耳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可以在第一凹槽中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凸耳置于第二凹槽中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保持轴向相对静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可围绕第二套筒轴线的旋转;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顺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左侧;在交变磁场作用下,所述第二套筒逆时针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延轴向向远端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5.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具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卡接所述凸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还包括螺纹轴,所述螺纹轴外部设有外螺纹,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套接于所述螺纹轴的外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上具有和所述螺纹轴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套筒驱动第一套筒围绕第二套筒的轴线旋转,进而延轴向移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远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套筒,并延伸进入所述第三套筒,所述假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销,至少一个第四插销,所述第一插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齐欧张立争张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