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365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包括两端分别固定聚氨酯透声帽和封装底座的拾音头壳体,拾音头壳体内安装有声传感器微结构并灌满硅油;拾音头壳体通过内置引线的柱形连接管连接手持支撑体,手持支撑体内安装有信号处理电路板和供电电源,信号处理电路板通过引线与声传感器微结构连接,供电电源为信号处理电路板和声传感器微结构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听诊器是利用MEMS技术加工的声学传感器作为接收声信号的敏感元件,并结合信号处理电路板上各模块的处理功能,使收到的心肺音信号更准确,同时通过蓝牙模块将实时采集到的心音、心率及呼吸音信号发送到客户端上进行实时显示和分析,并通过相应算法计算出心率等常规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生物医疗器件,具体是一种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诊断手段仍然是对心音和呼吸音的听诊。听诊器仍是广大医生判断病人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传统听诊器主要是医生依靠心跳次数来计算心率,而且信号极其微弱,低频响应差,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主观判断,并且人耳具有先天限制(听觉最敏感的频率范围在1kHz-3kHz之间),对于低频声音敏感性差,而有临床价值的心音频率范围常集中在20Hz-600Hz,因而一些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低频及强度较小的心音(如第二心音等)的病理特征难以捕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本专利技术听诊器是基于MEMS技术设计的一种既能听诊又能够实时显示波形的高信噪比、低成本电子听诊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头壳体、聚氨酯透声帽、封装底座、声传感器微结构、柱形连接管和手持支撑体;拾音头壳体的两端为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头壳体(1)、聚氨酯透声帽(2)、封装底座(3)、声传感器微结构(4)、柱形连接管(5)和手持支撑体(6);拾音头壳体(1)的两端为敞口设置,拾音头壳体(1)的壳壁上开设有注油孔(7);聚氨酯透声帽(2)封装于拾音头壳体(1)的一端敞口端,封装底座(3)封装于拾音头壳体(1)的另一端敞口端;声传感器微结构(4)设于拾音头壳体(1)内并通过圆形PCB板(8)固定于封装底座(3)上,声传感器微结构(4)包括矩形支撑框(4‑2)、矩形应变片(4‑3)、悬臂梁(4‑4)和压敏电阻(4‑1),矩形支撑框(4‑2)固定于圆形PCB板(8)上,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EMS声传感原理的电子式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头壳体(1)、聚氨酯透声帽(2)、封装底座(3)、声传感器微结构(4)、柱形连接管(5)和手持支撑体(6);拾音头壳体(1)的两端为敞口设置,拾音头壳体(1)的壳壁上开设有注油孔(7);聚氨酯透声帽(2)封装于拾音头壳体(1)的一端敞口端,封装底座(3)封装于拾音头壳体(1)的另一端敞口端;声传感器微结构(4)设于拾音头壳体(1)内并通过圆形PCB板(8)固定于封装底座(3)上,声传感器微结构(4)包括矩形支撑框(4-2)、矩形应变片(4-3)、悬臂梁(4-4)和压敏电阻(4-1),矩形支撑框(4-2)固定于圆形PCB板(8)上,矩形应变片(4-3)通过悬臂梁(4-4)悬置于矩形支撑框(4-2)的中心位置,压敏电阻(4-1)共有四个,其中两个分布于悬臂梁(4-4)上,剩余两个分布于与悬臂梁(4-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军尚珍珍薛晨阳张斌珍张文栋杨晟辉丁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