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丽专利>正文

一种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25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生物技术资源化利用领域,所述的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包括(1)分类筛选、(2)粉碎混合、(3)分装灭菌、(4)接种出菇、(5)堆料发酵、(6)干燥粉碎包装步骤,主要通过与秸秆农作副产物混合后种植平菇、姬菇的方式处理厨余物,并将采摘2~3潮菇后的菌渣经发酵后制成饲料,实现了厨余物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避免了环境污染、产生了经济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生物技术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厨余物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和食物残余。其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塑料袋、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我国厨余物数量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物已超过6000万吨。厨余物具有显著的危害和资源二重性,其特点主要有:(1)含水率高、可达80%~95%。(2)盐分含量较高。(3)有机物含量高,含有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脂肪等。(4)富含氮、磷、钾、钙及其他矿质元素。(5)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蝇。厨余物主要危害有:(1)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因餐厨物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水分,容易受微生物作用致使加快腐烂变质,从而了产生大量的渗滤液以及恶臭气体,滋生蚊虫,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2)传播疾病。厨余物露天存放会招致蚊蝇鼠虫的大量繁殖,可能导致疾病流行。综上,未经处理的厨余物成为了城市环境的一种重要污染源,对人们的生活与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厨余物常见物理处理方法是将其脱水,液体部分进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固体部分粉碎成为饲料原料,工艺法简单、设备投资相对少,但成品饲料利用率低。尽管也有厨余物饲料化生物处理工艺,例如一种利用餐饮废弃物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申请号为200710070802.X,公开了一种利用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其通过分拣步骤、蒸煮步骤、压榨步骤、发酵步骤、烘干步骤、分筛包装步骤利用厨余物制成了饲料。但是,上述方法没有能够解决餐厨物中脂肪、洗涤剂含量,并且由于餐厨物中盐分含量高对酵母菌的发酵不利,造成发酵的时间较长,造成单位时间处理餐厨物的量降低,且制成的饲料口味不好,家畜不喜食用。餐厨物高温熟化、浸制备饲料的方法,申请号为201110035235.0,公开一种餐厨物高温熟化、浸出制备饲料的方法,介绍了用适当电解质的水溶液洗涤餐厨物,再经过分拣、熟化、压榨、干燥后提取植物油,在高温杀灭微生物后得到饲料的方法。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虽然用电解质水溶液将厨余物中脂肪、洗涤剂、盐分等溶解在水溶液中,再通过提取植物油,使得厨余物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但是浸泡后的厨余物含水率更高,使厨余物黏在一起,造成分拣比较困难,提取溶解在电解质中脂肪比较困难,并且上述方法容易被滥用,很多黑心商贩就是利用上述方法将提取的植物油(地沟油)又经过熬制卖给餐馆赚取利润。另外,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等成分,是一种可供再综合开发利用的植物体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据调查统计,2010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吨,而且秸秆产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主要包括:秸秆直接还田,作肥料使用、种植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食用菌是一种腐生性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能有效降解和利用多种复杂的自然界废弃物,如厨余物、农业、畜禽养殖等废弃物。从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再利用角度看,将这些废弃物混合做为食用菌栽培料,一举多得,变废为宝。另一方面,我国也是牛羊养殖大国,随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快速和养殖业的技术提高,养殖方式从传统散养模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转变,对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厨余物处理方法,使其能够便于工人处理,同时能够处理厨余物中的脂肪、洗涤剂,稀释盐分,提供酵母菌发酵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利用厨余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玉米、稻草、小麦秸秆和甘蔗渣,再添加麸皮和生石灰为辅料,混匀后种植平菇、姬菇食用菌获得子实体;进而以食用菌培养基作为饲料发酵基料,接种适量酵母菌进行发酵处理,制成优质饲料用于牛羊养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1份破碎后的可生物利用厨余物、1份农作物秸秆粉、0.80份甘蔗渣、0.18份麸皮、0.02份生石灰(质量比),送入混合机内充分搅拌混匀,调整混合培养基含水量至55%~65%,调节培养基pH为6-8,装袋灭菌后种植平菇、姬菇食用菌。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采收所述食用菌2~3潮子实体后,把培养基再次送入粉碎机内粉碎,控制粒径在0.5~1cm,送入发酵池内发酵,并在发酵池内接种0.5%(重量)的酵母菌,发酵36~48h,再将发酵后的培养基送入干燥机内。干燥后的培养基送入粉碎机内再次粉碎,直至粒径为20~30mm,粉碎后的培养基作为牛羊饲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种植平菇、姬菇食用菌,一方面将厨余物和秸秆、甘蔗渣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所述食用菌子实体;另一方面利用菌丝体降解厨余物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和其他有害物,降解秸秆和甘蔗渣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有利于提高后期发酵效果。食用菌渣中含有大量的菌丝体蛋白正好适合制作饲料。在菌渣中添加酵母菌更有利于促进迅速繁殖和菌料发酵效果。此外,菌丝体的蘑菇香味和发酵后产生的酒精和乳酸为香味物质,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所示:实施例1将厨余物进行分类筛选,得到可生物利用厨余物,包括果蔬残渣和食物残渣,将厨余物进行机械破碎备用,不能利用的硬物进行回收或填埋处理,包括塑料袋、废餐具、骨头、果核。厨余物内含有的食物残渣多为米面、禽蛋、肉类,其主要的成分为淀粉、脂肪、动物蛋白这类高分子物质,果蔬残渣多为蔬菜的叶、花、茎、果实,水果的果皮,其主要成分多为果胶、纤维、木质素,同时厨余物内还含有大量的植物油、动物脂肪、洗涤剂及盐分。而玉米秸秆粉、甘蔗渣、麸皮内的成分多为纤维素、木质素。称取上述得到的可生物利用厨余物1份50kg、混合秸秆1份、玉米秸秆粉50kg、甘蔗渣0.8份40kg、麸皮0.18份9kg、生石灰0.02份1kg,送入搅拌机内充分混匀。添加的玉米秸秆粉、甘蔗渣、麸皮均为废弃的物料,若采用自然腐烂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而采用野外焚烧,则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更可能会造成引发火灾的危险。调整混合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内,调整培养基的含水率至55%~60%,并调节混合培养基pH值至6.5-7.5,分装入聚丙烯塑料袋,制成的食用菌培养基干重1.0~1.5kg,装入灭菌锅,保持121℃、高温灭菌2小时,置于清洁、无菌培养室内自然冷却备用。经过高温处理,不但杀死了培养基中的杂菌,保证了培养基的安全。从市场购买广温型优质平菇栽培菌种,所述的每袋袋装的食用菌培养基按10%~15%(重量)接种平菇或姬菇固体菌种,可得最佳菌丝生长情况和满袋时间,培养袋在常温下培菌,控制空气相对湿度70%~80%,及时通风,避免直射光,不时挑出受污染菌袋,包括已长出杂菌和不再出菇的废菌料的食用菌菌袋,培养30~4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经过平菇的寄生生长处理,不仅充分的处理掉大量浪费掉的玉米秸秆粉、甘蔗渣、麸皮,而且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出菇管理。去掉培养基袋两侧的颈圈,理直预留袋口,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保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分类筛选将餐厨物送入餐厨物处理中心进行人工分拣,将以下硬物分拣出来另行处理,需要分拣出的硬物包括塑料袋、废餐具、骨头、果核,得到可生物利用的厨余物,可生物利用的厨余物包括食物残余、果蔬残渣剩皮;将分拣出的硬物按回收或填埋分类,可回收的硬物包括骨头、果核,需要填埋的硬物包括塑料袋、废餐具;第二步、破碎将第一步中得到的可生物利用的厨余物放入机械式破碎机中进行机械破碎,得到粒径为0.5~1cm的粗厨余物料;第三步、混合将第二步中的1份破碎后的厨余物料、1份秸秆混合料、0.8份甘蔗渣、0.18份麸皮、0.02份生石灰(质量比)送入混合机内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调节混合培养基含水率至55%~60%,调节培养基酸碱值pH至6‑8,制成待接种培养基;第四步、分装灭菌接种将第三步中的待接种培养基装入聚丙烯塑料袋制成食用菌培养基,再将食用菌培养基置入高压灭菌锅内,在121℃高温条件下,灭菌2小时,然后将灭菌后的菌袋送入清洁、无菌培养室自然冷却,再在菌袋中接种优质食用菌种,放入培养室内培养;第五步、培养出菇将第四步中接种后的食用菌菌袋置于室温下培菌,采收2~3潮菇;从培养室内挑选已长杂菌的被污染菌料、不再出菇的废菌料食用菌菌袋,把其内的菌料再次送入粉碎机内粉碎,直至粒径为0.5~1cm,送入发酵池池内发酵,发酵池接种0.5%(重量)酵母菌,发酵36~48h,再将发酵后的培养基送入干燥机内;第六步、干燥粉碎步骤将第五步中发酵后的培养基在干燥机内干燥,保持干燥温度为65℃,设定干燥时间为3小时,再将干燥冷却后的培养基送入粉碎机内再次粉碎,直至粒径为20~30mm,粉碎后的培养基装袋作为牛羊饲料,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零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物饲料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分类筛选将餐厨物送入餐厨物处理中心进行人工分拣,将以下硬物分拣出来另行处理,需要分拣出的硬物包括塑料袋、废餐具、骨头、果核,得到可生物利用的厨余物,可生物利用的厨余物包括食物残余、果蔬残渣剩皮;将分拣出的硬物按回收或填埋分类,可回收的硬物包括骨头、果核,需要填埋的硬物包括塑料袋、废餐具;第二步、破碎将第一步中得到的可生物利用的厨余物放入机械式破碎机中进行机械破碎,得到粒径为0.5~1cm的粗厨余物料;第三步、混合将第二步中的1份破碎后的厨余物料、1份秸秆混合料、0.8份甘蔗渣、0.18份麸皮、0.02份生石灰(质量比)送入混合机内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调节混合培养基含水率至55%~60%,调节培养基酸碱值pH至6-8,制成待接种培养基;第四步、分装灭菌接种将第三步中的待接种培养基装入聚丙烯塑料袋制成食用菌培养基,再将食用菌培养基置入高压灭菌锅内,在121℃高温条件下,灭菌2小时,然后将灭菌后的菌袋送入清洁、无菌培养室自然冷却,再在菌袋中接种优质食用菌种,放入培养室内培养;第五步、培养出菇将第四步中接种后的食用菌菌袋置于室温下培菌,采收2~3潮菇;从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丽陈强张自全罗鹏
申请(专利权)人:舒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