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被自动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棚被生产
,具体为一种大棚被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现在大棚种植产业越来越火,冬季大棚种植时需要给棚内作物保温,现多采用大棚棉被覆盖在大棚外表这种方式进行解决,因为大棚棉被可重复使用,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深受农民的欢迎,大棚被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布料叠加缝合、裁切、封口和包装四个步骤,现有的生产方式人工参与多,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较高的同时生产效率却很低,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大棚被自动生产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被自动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棚被现有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被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的左侧设有缝被机,所述缝被机的左侧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滑动卡接有裁切机和封口机,所述支撑框架左侧上部横梁的底部均匀设有气动打孔装置,所述支撑框架左右两侧面的中部均设有主罗拉辊副,所述主罗拉辊副的下部转动连接有气压翻转板,右侧所述主罗拉辊副的右侧设有光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被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的左侧设有缝被机(2),所述缝被机(2)的左侧设有支撑框架(3),所述支撑框架(3)的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滑动卡接有裁切机(4)和封口机(5),所述支撑框架(3)左侧上部横梁的底部均匀设有气动打孔装置(6),所述支撑框架(3)左右两侧面的中部均设有主罗拉辊副(7),所述主罗拉辊副(7)的下部转动连接有气压翻转板(8),右侧所述主罗拉辊副(7)的右侧设有光电传感器(10),所述支撑框架(3)右侧面的下部设有软启控制柜(11),所述支撑框架(3)的左侧设有卷被机(9);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两组槽钢(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被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的左侧设有缝被机(2),所述缝被机(2)的左侧设有支撑框架(3),所述支撑框架(3)的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滑动卡接有裁切机(4)和封口机(5),所述支撑框架(3)左侧上部横梁的底部均匀设有气动打孔装置(6),所述支撑框架(3)左右两侧面的中部均设有主罗拉辊副(7),所述主罗拉辊副(7)的下部转动连接有气压翻转板(8),右侧所述主罗拉辊副(7)的右侧设有光电传感器(10),所述支撑框架(3)右侧面的下部设有软启控制柜(11),所述支撑框架(3)的左侧设有卷被机(9);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两组槽钢(100),两组所述槽钢(100)的顶部均匀通过定位螺栓和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运输辊(104),所述运输辊(104)的外壁左右两端均套接有从动齿轮(105),两组所述槽钢(100)的内腔均匀通过定位螺栓和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支撑辊(103),两组所述槽钢(100)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螺接有支撑柱(101),相对两个所述支撑柱(101)的内表面下部之间设有横梁(102),任意所述支撑柱(101)的内表面中央通过支撑板设有运料电机(106),所述运料电机(106)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支撑柱(101)套接有主动齿轮(107),所述主动齿轮(107)与右侧两组从动齿轮(105)之间通过链条(108)连接,任意相邻两组所述从动齿轮(105)之间头尾交错通过链条(108)连接;所述裁切机(4)包括运动机体(400),所述运动机体(400)左右两侧的上部设有支撑轮(401),且支撑轮(401)与支撑框架(3)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运动机体(400)的顶部通过支撑座设有两组包边条辊(402),所述运动机体(400)前表面的左侧上部设有导向轮(403),且导向轮(403)与支撑框架(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运动机体(400)前表面的中央和上部右侧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机(406)和减速机(408),所述运动机体(400)开口区的侧壁上设有转轴(409),所述转轴(409)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410)和裁刀(411),且裁刀(411)通过固定螺母和挡块与转轴(409)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06)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套接有主带轮(407),所述减速机(408)的左侧动力输入端和右侧动力输出端分别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413)和传动齿轮(405),所述传动齿轮(405)的底部啮合有同步带(404),且同步带(404)位于支撑框架(3)内壁右侧上部的滑槽里,所述第二从动带轮(413)、主带轮(407)和第一从动带轮(410)之间设有皮带(412),所述运动机体(400)后表面左右两侧的下部均设有垫块(414),所述垫块(414)的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415),所述电动伸缩杆(415)的伸缩端部固定有包边条导向弯板(416),所述包边条导向弯板(416)的表面焊接有自由伸缩杆(417),所述自由伸缩杆(41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U形夹块(418);所述卷被机(9)包括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所述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之间的上部水平间隔设有两组细横梁(902),所述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之间的下部水平间隔设有两组方梁(903),所述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之间的左侧中央贯穿设有第二罗拉辊副(904),且第二罗拉辊副(904)的顶部罗拉辊和底部罗拉辊分别通过通槽和通孔贯穿设在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之间,所述第二罗拉辊副(904)的右侧设有传动辊(905),且传动辊(905)通过通孔贯穿设在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之间,所述传动辊(905)的右侧设有压辊副(906),且压辊副(906)通过通槽贯穿设在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之间,所述压辊副(906)的右侧设有粗滑辊(908),且粗滑辊(908)通过通槽和导向块贯穿设在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之间,所述压辊副(906)的下方设有细滑辊(907),且细滑辊(907)通过通槽贯穿设在左机箱(900)和右机箱(901)之间;所述左机箱(900)的内腔底部右侧设有第一气压杆(910)和第二气压杆(91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兴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萧县徽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