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素梅专利>正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15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针对南疆水资源匮乏、蒸发强烈的特点,采取能保持水土,实现水土资源高效持续利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覆盖措施,如秸秆覆盖、枣园种草、枣园覆膜等,同时结合旋耕与免耕技术措施,推动枣园土壤耕作技术的全面改革和提升,提高枣园水分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本专利技术涉及耕作方式,更具体地来说,特别涉及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技术介绍
耕作方式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种地的方式。灌溉渠系工程开渠道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开水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是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所以沟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种型式。商、周时期农田中的沟洫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排水的作用。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为达到富国强兵目的,水利事业倍受重视,大型渠系建设迅速兴起。魏国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主持兴建漳水十二渠,为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自西汉以下数百年间,本地区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公元前三世纪,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历时二千多年而不废,效益有增无减。都江堰建于岷江冲积扇地形上,为无坝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鱼咀、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整个工程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构思巧妙,管理运用科学,施工维修经济,为中国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工程。建成后,四川平原遂“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关中平原上的郑国渠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渠系工程,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特征在于:旋耕覆草的保水能力明显高于免耕覆草、深耕覆草和传统耕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特征在于:旋耕覆草的保水能力明显高于免耕覆草、深耕覆草和传统耕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特征在于:与传统耕作相比,旋耕覆草处理下的枣树长势最好,枣树株高、茎粗、二次枝长和二次枝粗分别高于免耕覆草、深耕覆草、传统耕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特征在于:在萌芽期,土壤蒸发量和叶面蒸腾量均较低,因此需水较少,此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左右,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55-70%为宜,在低于50%需浇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特征在于:在萌芽展叶期,此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红枣生育加快,土壤蒸发量也随之增加,需水量也逐渐加大。此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水量的10%左右,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在低于55%需浇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耕作方式对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特征在于:在开花期-果实膨大期,枣树开花以后,气温高,枣树生长旺盛,叶面积和根系吸收都达高峰,是需水高峰期,此阶段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素梅胡守林苏晔赵书珍
申请(专利权)人:万素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