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材料储能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77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材料储能箱,包括:空心结构的内胆储料箱;内胆储料箱外设置有壳体;内胆储料箱和壳体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内胆储料箱内设置有第一储料箱隔板和第二储料箱隔板;第一储料箱隔板和第二储料箱隔板将内胆储料箱分割为第一介质换热箱、第二介质换热箱、相变材料储料箱;相变材料储料箱位于第一介质换热箱和第二介质换热箱之间;第一介质换热箱的侧壁设置有介质进入管;第二介质换热箱的侧壁设置有介质流出管,相变材料储料箱内设置有介质换热管,介质换热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储料箱隔板与第一介质换热箱连通;介质换热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储料箱隔板与第二介质换热箱连通;相变材料储料箱的顶部开设有相变材料加料口。

Phase change material energy storage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storage box, including: liner material storage tank of hollow structure; a shell lining material storage tank;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filled between the liner and the shell material storage tank; tank storag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torage box clapboard and second storage box clapboard; the first storage the material box clapboard and second storage boxes to partition the liner material storage tank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medium heat exchange box, second medium heat exchange box,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storage tank; phase change material storage box in the first medium heat exchange box and second medium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first medium heat exchange box; the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medium box enter the second medium heat pipe; the box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medium outlet pipe,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storag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medium heat pipe, one end of the heat transfer medium tube through the first storage box clapboard and the first medium heat medium heat pipe connected box; The other end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storage box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medium heat exchanger box, and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storage box is equipped with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feed port at the top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storage box (sec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材料储能箱
本技术涉及储热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变材料储能箱。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相变储能材料的英文全称为PhaseChangeMaterials,简称为PCM。相变储能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利用材料本身相态或结构变化,向环境自动吸收或释放潜热,从而达到调控环境温度的一类材料。具体相变过程为:当环境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材料吸收并储存热量,以降低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相变温度时,材料释放储存的热量,以提高环境温度;显而易见,相变材料在其物相变化过程中,可以吸收环境的热(冷)量,并在需要时向环境放出热(冷)量,从而达到控制周围环境温度的目的。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能量的贮存和应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课题。相变储能材料的种类很多,从化学组成来看,可分为无机、有机以及混合相变材料3大类;从储能的温度范围来看,可分为高温、中温及低温等类型;储能过程中,按材料相态的变化,又可分为固-固、固-液、固-气和液-气四种相变形态。其中,应用较广的是中、低温固-液相变储能材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紧张,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传统能源(比如石油、煤炭)在一些领域已经逐渐被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替代;但是通过实践发现,太阳能和风能受限于时间,比如太阳能一般白天比较充足,夜间则不足,风能一般也存在间隙性的问题,因此,为了克服传统能源的污染问题,同时克服新型能源的持续性不足的问题,设计开发一种相变材料储能箱则显得是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变材料储能箱,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该相变材料储能箱具有结构简单,储热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变材料储能箱,至少包括:空心结构的内胆储料箱(3);在所述内胆储料箱(3)外设置有壳体(1);所述内胆储料箱(3)和壳体(1)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所述内胆储料箱(3)内设置有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所述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彼此平行;所述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将内胆储料箱(3)分割为第一介质换热箱(6)、第二介质换热箱(7)、相变材料储料箱(8);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位于第一介质换热箱(6)和第二介质换热箱(7)之间;所述第一介质换热箱(6)的侧壁设置有介质进入管(10);所述第二介质换热箱(7)的侧壁设置有介质流出管(11),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内设置有介质换热管(9),所述介质换热管(9)的一端通过第一储料箱隔板(4)与第一介质换热箱(6)连通;所述介质换热管(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储料箱隔板(5)与第二介质换热箱(7)连通;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的顶部开设有相变材料加料口(13)。进一步:所述介质换热管(9)为直管。更进一步:所述介质换热管(9)至少有两根,且每根介质换热管(9)均为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均为竖直方向设置。更进一步:所述介质进入管(10)位于第一介质换热箱(6)侧壁的底部。更进一步:所述介质流出管(11)位于第二介质换热箱(7)侧壁的顶部。更进一步:所述相变材料加料口(13)上安装有加料口盖(14),所述加料口盖(14)上开设有排气孔(15)。更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检测相变材料储料箱(8)内相变材料温度信息的料温探头(17),所述料温探头(17)位于相变材料储料箱(8)内,所述料温探头(17)通过数据线与料温显示器连接。更进一步:所述料温探头(17)嵌于探头保护管(16)内。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相变材料加料口向相变材料储料箱内添加相变材料(比如水),随后将介质流出管与外设取暖设备连接;将介质进入管与热源介质入口连通,热源介质(比如高温油)经热源介质入口进入第一介质换热箱,随后通过介质换热管进入第二介质换热箱,当热源介质通过介质换热管时,会与相变材料发生热交换,即将热源的热能存储进相变材料;最后第二介质换热箱内的热源介质通过介质流出管进入取暖设备;在相变材料与热源介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当热源介质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吸收并储存热量,以降低热源介质温度;当热源介质温度低于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释放储存的热量,以提高热源介质的温度;显而易见,相变材料在其物相变化过程中,可以吸收热源介质的热(冷)量,并在需要时向环境放出热(冷)量,从而达到控制热源介质温度的稳定性。由于热源介质的加热源(即加热器)位于壳体外部,即壳体内部不具有加热源,因此第一介质换热箱和第二介质换热箱内不会产生气体压力,不需要安装加料口和排气阀。同时,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料温探头,因此能够对相变材料储料箱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储能箱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保温层;3、内胆储料箱;4、第一储料箱隔板;5、第二储料箱隔板;6、第一介质换热箱;7、第二介质换热箱;8、相变材料储料箱;9、介质换热管;10、介质进入管;11、介质流出管;12、底座;13、相变材料加料口;14、加料口盖;15、排气孔;16、探头保护管;17、料温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相变材料储能箱,包括:空心结构的内胆储料箱3;在所述内胆储料箱3外设置有壳体1;本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为矩形柜式结构,在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2;所述内胆储料箱3和壳体1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所述内胆储料箱3内设置有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所述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彼此平行;所述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将内胆储料箱3分割为第一介质换热箱6、第二介质换热箱7、相变材料储料箱8;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位于第一介质换热箱6和第二介质换热箱7之间;所述第一介质换热箱6的侧壁设置有介质进入管10;所述第二介质换热箱7的侧壁设置有介质流出管11,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内设置有介质换热管9,所述介质换热管9的一端通过第一储料箱隔板4与第一介质换热箱6连通;所述介质换热管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储料箱隔板5与第二介质换热箱7连通;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的顶部开设有相变材料加料口13。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介质换热管9为直管。为了提高换热的效率:所述介质换热管9至少有两根,且每根介质换热管9均为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均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介质进入管10位于第一介质换热箱6侧壁的底部。所述介质流出管11位于第二介质换热箱7侧壁的顶部。所述相变材料加料口13上安装有加料口盖14,所述加料口盖14上开设有排气孔15,这样使得相变材料储能箱内产生的气体能够及时排除,保证储能箱的安全性。还包括用于检测相变材料储料箱8内相变材料温度信息的料温探头17,所述料温探头17位于相变材料储料箱8内,所述料温探头17通过数据线与料温显示器连接。为了保护料温探头17的正常工作:所述料温探头17嵌于探头保护管16内。本优选实施例通过相变材料加料口向相变材料储料箱内添加相变材料(比如水),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相变材料储能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变材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空心结构的内胆储料箱(3);在所述内胆储料箱(3)外设置有壳体(1);所述内胆储料箱(3)和壳体(1)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所述内胆储料箱(3)内设置有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所述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彼此平行;所述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将内胆储料箱(3)分割为第一介质换热箱(6)、第二介质换热箱(7)、相变材料储料箱(8);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位于第一介质换热箱(6)和第二介质换热箱(7)之间;所述第一介质换热箱(6)的侧壁设置有介质进入管(10);所述第二介质换热箱(7)的侧壁设置有介质流出管(11),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内设置有介质换热管(9),所述介质换热管(9)的一端通过第一储料箱隔板(4)与第一介质换热箱(6)连通;所述介质换热管(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储料箱隔板(5)与第二介质换热箱(7)连通;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的顶部开设有相变材料加料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材料储能箱,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空心结构的内胆储料箱(3);在所述内胆储料箱(3)外设置有壳体(1);所述内胆储料箱(3)和壳体(1)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所述内胆储料箱(3)内设置有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所述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彼此平行;所述第一储料箱隔板(4)和第二储料箱隔板(5)将内胆储料箱(3)分割为第一介质换热箱(6)、第二介质换热箱(7)、相变材料储料箱(8);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位于第一介质换热箱(6)和第二介质换热箱(7)之间;所述第一介质换热箱(6)的侧壁设置有介质进入管(10);所述第二介质换热箱(7)的侧壁设置有介质流出管(11),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内设置有介质换热管(9),所述介质换热管(9)的一端通过第一储料箱隔板(4)与第一介质换热箱(6)连通;所述介质换热管(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储料箱隔板(5)与第二介质换热箱(7)连通;所述相变材料储料箱(8)的顶部开设有相变材料加料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相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爱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