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75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壳体;上风机和下风机,竖向排列在壳体内,至少一个用于与上风机匹配的上送风口和至少一个用于与下风机匹配的下送风口,人体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室内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以及控制装置配置成接收人体信息,确定送风需求人体,其表面温度为Ta;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和下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行;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下风机转速低于最高转速;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和下风机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

Air condition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condition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fan and the fan,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shell, at least one fan, and for the outlet and at least one fan, and the outlet under the body, detection device configured to detect indoor human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including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human body; and a control device configured to receive human information, determine the air needs of the human body,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a; if Ta in cooling mode is higher than the preset temperature cooling comfort or below the preset heating comfort temperature in the heating mode, the fan and the fan run at top speed; if the Ta in the cooling mode in the cooling area or in a comfortable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comfort temperature in the heating mode, the fan run at top speed, the speed of the fan is lower than the highest speed; if the Ta in cooling mode It is lower than the refrigeration comfort temperature zone or higher than the heating comfort temperature zone in the heating mode, so that the speed of both the wind turbine and the wind turbine is lower than the maximum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空调向室内送风的方式比较固定,或者为朝某一方向定向吹风,或通过自动控制导风板或摆叶循环扫风,或根据人感传感器使风躲避人体,免直吹人体造成不舒适。总之,现有空调的送风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新颖送风方式的空调。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空调送风的智能化,实现按需送风和柔和送风,增强用户的舒适性。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壳体;上风机和下风机,竖向排列在壳体内,用于向室内空间送风;至少一个用于与上风机匹配的上送风口和至少一个用于与下风机匹配的下送风口,均开设于壳体前侧;人体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室内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以及控制装置,配置成接收人体信息,确定需进行重点送风的送风需求人体,其表面温度为Ta;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和下风机均以最高转速运行;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行,使下风机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风机和下风机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可选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送风;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进行扫风且使两者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下送风口朝上送风以与上送风口的出风相混合。可选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均朝向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定向送风。可选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上送风口和下送风口进行最大范围扫风。可选地,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制热舒适温区,使下送风口朝上定向送风,使上送风口进行最大范围扫风。可选地,上送风口处和下送风口处各自安装有用于引导送风方向的多个水平延伸的横摆叶和多个竖直延伸的竖摆叶。可选地,人体检测装置还配置成检测室内人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若室内存在一人,以该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若室内存在多人,在制冷模式下以表面温度最高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在制热模式下表面温度最低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可选地,制冷舒适温区为18至22℃;制热舒适温区为22至26℃。可选地,上送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下送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且两个上送风口和一个下送风口沿竖向直线排列。可选地,上风机和下风机均为轴线竖向延伸的贯流风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根据人体的表面温度确定最需要送风的人体为送风需求人体,根据送风需求人体的温度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的关系,来调节两个风机的转速,实现两个风机风量的智能调节,使风量大小更加匹配室内的风量需求,节约了风机耗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根据送风需求人体的表面温度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的关系,来调节送风口的风向,实现风向的智能调节,在送风需求人体制冷(或制热)需求较大时将风重点吹向人体附近,实现快速制冷(或制热);在送风需求人体处于制冷舒适温区或制热舒适温区,即制冷(或制热)需求较小时使送风口正常扫风,兼顾整个室内空间;在送风需求人体无制冷(或制热)需求时,使下送风口朝上送风,在躲避人体的同时将上送风口的出风冲向两侧,避免人体被风直吹引起不舒适。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送风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送风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在制冷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送风方法在制热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空调,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送风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送风结构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可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其包括壳体,两个风机(包括竖向排列的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多个送风口(包括至少一个上送风口112、114和至少一个下送风口116),人体检测装置200以及控制装置。其中,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向室内空间送风,两个风机单独运行互不影响。上送风口112、114和下送风口116设置在壳体前侧的前面板110上,上送风口112、114用于与上风机410匹配,使上风机410的风经上送风口112、114吹向室内,下送风口116用于与下风机420匹配,使下风机420的风经下送风口116吹向室内。两个风机位于前面板110的后方,风道组件120设置在风机与前面板110之间,用于引导风向。壳体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壳体内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通过与室外机的冷凝器、压缩机以及节流装置构成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在两个风机的驱动下,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进入壳体,与蒸发器换热后降温(制冷时)或升温(制热时)后,经送风口吹向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送风口的数量可为两个分别为上送风口112和上送风口114,下送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为下送风口116。两个上送风口112、114和一个下送风口116沿竖向直线排列。如此,上风机410因对应两个上送风口112、114,可使其额定功率较大,下风机420对应两个下送风口116可使其额定功率较小。如图1和图2中,可使三个送风口的出风面积相同,使上风机410的额定功率为下风机420的两倍。另外,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均为轴线竖向延伸的贯流风机,可使上风机410的电机411位于上风机411的顶部,使下风机420的电机421位于下风机420的底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仅通过控制两个风机的开闭即可实现三个风量挡的送风模式的切换,风量从小到依次为:仅开启下风机420的模式、仅开启上风机410的模式以及同时开启上风机410和下风机420模式。并且,在这三种风量挡送风模式下,再通过改变风机的风速,能够获取更加多样的送风模式,以满足用户的不同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竖向排列的多个送风口,能够在竖向方向上基本覆盖人体的活动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空调仅在前侧顶部设置一个送风口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风范围更大(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如此)。特别是在制热模式下,因热风具有上升趋势,现有技术通常仅设置一个位置较高的送风口不便于向下送热风,使室内底层空间的制热效果较差。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利用最下方的送风口对底层空间输送热风,满足底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包括:壳体;上风机和下风机,竖向排列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向室内空间送风;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上风机匹配的上送风口和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下风机匹配的下送风口,均开设于所述壳体前侧;人体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室内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以及控制装置,配置成接收所述人体信息,确定需进行重点送风的送风需求人体,其表面温度为Ta;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均以最高转速运行;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行,使所述下风机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包括:壳体;上风机和下风机,竖向排列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向室内空间送风;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上风机匹配的上送风口和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下风机匹配的下送风口,均开设于所述壳体前侧;人体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室内人体信息,包括人体表面温度和人体位置;以及控制装置,配置成接收所述人体信息,确定需进行重点送风的送风需求人体,其表面温度为Ta;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均以最高转速运行;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以最高转速运行,使所述下风机的转速低于最高转速;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风机和所述下风机的转速均低于最高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成:若Ta在制冷模式下高于预设的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低于预设的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送风口和所述下送风口均朝向所述送风需求人体所在的室内局部区域送风;若Ta在制冷模式下处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处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上送风口和所述下送风口进行扫风且使两者的送风方向保持不同;若Ta在制冷模式下低于所述制冷舒适温区或在制热模式下高于所述制热舒适温区,使所述下送风口朝上送风以与所述上送风口的出风相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兵吴洪金耿宝寒朱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