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褶皱针织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6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褶皱针织衫,其特征在于在针织衫的袖口处(1),均匀缝上3-5道褶皱(3),在针织衫的下摆处(2),均匀缝上5-10道褶皱(2),且缝褶皱所使用的表线为涤纶线,使用的里线为纱线包覆橡筋(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另外一种袖口、下摆的编织形式,使这二个部位的编织形式有个突破,操作的方式更为简约,效果更为漂亮。(*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衫,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褶皱针织衫。属服装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的服装发展前景,已称得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新品种不断得以开发,新功能不断得以实现。近几年来, 毛针织面料以它独特的织物风格特性在流行服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早已 不单是保暖御寒的衣服了。在本技术作出以前,常规的针织衫在下摆与袖口的编织工艺一般 采用罗纹组织的形式,如图1所示。取该组织形式在横向拉伸时有较好弹 性这一性能。但也同时存在了这个组织形式的单一化、老化、针织衫款式 过于统一等问题。约制了现在针织服饰要向外衣化、时装化、艺术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另外一种袖口、下摆的编 织形式,使这二个部位的编织形式有个突破,操作的方式更为简约,效果 更为漂亮的多褶皱针织衫。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褶皱针织衫,在针织衫的袖口处,均匀缝上3-5道褶皱,在针织衫的下摆处,均匀缝上5-10道褶鮍, 且缝褶皱所使用的表线为涤纶线,使用的里线为纱线包覆橡筋。本技术在针织衫编织下摆、袖口时,免去空转和翻针操作方式, 采用与大身相同的单面的组织形式直接进行编织,来提高作业效率;成衣 后使用平缝机对下摆、袖口进行处理,所述平缝机对下摆、袖口进行处理时,使用的表线为纱线包覆橡筋, 且表线作里线用;里线使用普通漆纶线,且里线用作表线用,通过这样对 平缝机缝合线的简单更换和处理,在针织衫的袖口处,均匀缝上3-5道, 可取得与罗纹相当的横向弹性,又不同于罗纹外观效果的多褶皱花式袖; 在针织衫的下摆处均匀缝上5-10道,产生更多的褶皱,充满宫廷韵味,这种束腰的设计加毛衫服装本身质地的柔软,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勾勒纤纤 细腰,尽显单穿的窈窕之姿。综上,本技术提供了另外一种袖口、下摆的编织形式,使这二个 部位的编织形式有个突破,操作的方式更为简约,效果更为漂亮。附图说明图1为本以往普通罗纹式样的针织衫正面外观图。 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多褶皱针织衫正面外观图。 图中袖口处l、下摆处2、褶皱3、橡筋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本技术涉及的多褶皱针织衫,在针织衫编织下摆、袖 口时,免去空转和翻针操作方式,采用与大身相同的单面的组织形式直接进行编织;成衣后使用平缝机对下摆、袖口进行处理。本技术的重点在于平缝机对下摆、袖口进行处理时,使用的表线为纱线包覆橡筋,且表线作里线用;里线使用普通涤纶线,且里线用作表 线用。通过这样对平缝机缝合线的简单更换和处理,在针织衫的袖口处, 均匀缝上3-5道,可取得与罗纹相当的横向弹性,又不同于罗纹外观效果 的多褶皱花式袖;在针织衫的下摆处均匀缝上5-10道,产生更多的褶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褶皱针织衫,其特征在于在针织衫的袖口处(1),均匀缝上3-5道褶皱(3),在针织衫的下摆处(2),均匀缝上5-10道褶皱(2),且缝褶皱所使用的表线为涤纶线,使用的里线为纱线包覆橡筋(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褶皱针织衫,其特征在于在针织衫的袖口处(1),均匀缝上3-5道褶皱(3),在针织衫的下摆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