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9549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复合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三个滤池,辅助组件为进水管、配水槽、承托板、进气管、闸板、导流渠、反冲洗进气管、反冲洗进气管、出水配水槽、出水管。第一滤池包含两个过滤组件,上部为物理过滤组件,下部为厌氧生物过滤组件;第二滤池和第三滤池内各设置一个过滤组件,分别为好氧生物滤池和化学脱氮除磷滤池。该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系统采用物理截留、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以及化学脱氮除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有效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的目标,水处理工作周期长、反冲洗耗水量小、脱氮除磷效果好,无污染,经济效益高。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composit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composit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composite system includes three filter series, auxiliary components for the water inlet pipe, water tank, support plate, an air inlet pipe, gate, diversion channel, backwashing inlet pipe, an air inlet pipe, backwash water tank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with water. The first filter contains two filter components, the upper physical filtration components, lower anaerobic biological filter assembly; a filter component of each set of second filter and the third filter, respectively aerobic biofilter and chem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filter.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BAF complex systems by physical interception, anaerobic and 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and chemical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mbination, to achieve effective removal of organic matte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ater treatment cycle is long, the backwash water consumption is smal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ect, no pollution, economy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曝气生物滤池(BAF)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曝气生物滤池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其基本原理是以颗粒状填料及其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为主要处理介质,充分发挥生物代谢作用、物理过滤作用、生物膜和填料的物理吸附作用以及反应器内食物链的分级捕食作用,实现污染物在同一单元反应器内去除。节省了后续的二次沉淀池,具有有机负荷大、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氧传输效率高等优点。虽然BAF有着众多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任然存在着一些问题,BAF的截留悬浮固体使得滤池在短时间里容易发生堵塞,从而导致了频繁的反冲洗,导致运行周期过短,能耗过大。另外,现有BAF工艺生物除磷效果差,运行费用较高,溶药、投药和计量等设备的增加也会增加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物理截留、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以及化学脱氮除磷相结合的方式,水处理工作周期长、反冲洗耗水量小、脱氮除磷效果好,无污染,成本低,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将污水处理干净,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组。滤池组包括三个滤池和四个过滤组件,三个滤池分别为第一滤池、第二滤池和第三滤池,四个过滤组件分别为供水流依次穿过的物理过滤组件、厌氧生物过滤组件、好氧生物过滤组件及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物理过滤组件与厌氧生物过滤组件位于第一滤池,物理过滤组件相对于厌氧生物过滤组件靠近第一滤池的进水口,好氧生物过滤组件位于第二滤池,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位于第三滤池。每个滤池组件包括相应的填料和穿孔承托板,穿孔承托板通过滤池的侧壁的支撑体搁置于滤池中,物理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中的至少一种,厌氧生物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波纹板、瓷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好氧生物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瓷环、聚苯乙烯球中的至少一种,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的填料为铁屑、铝屑、直接还原铁中的至少一种,并添加防板结材料。在该实施例中,三个滤池串联组成滤池组,其中包含四个处理组件,每个处理组件具有独立的反冲洗组件,采用物理截留、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以及化学脱氮除磷相结合,水处理工作周期长、反冲洗耗水量小、脱氮除磷效果好,处理之后的水无污染,成本低,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连通第一滤池和第二滤池的第一穿孔花墙和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穿孔花墙的第一闸板,厌氧生物过滤组件、第一穿孔花墙、好氧生物过滤组件与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滤池包括竖向隔板,竖向隔板将第一滤池分为相对独立工作的两个子滤池,每个子滤池分别包括物理过滤组件和厌氧生物过滤组件,第一穿孔花墙和第一闸板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每个子滤池均设置有一个第一穿孔花墙和一个第一闸板,每个子滤池分别与第二滤池连接。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滤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第一滤池的顶部和底部,第二滤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第二滤池的底部和顶部,第二滤池的进水口与第一滤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穿孔花墙连通,第三滤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第三滤池的顶部和底部,第三滤池的进水口与第二滤池的出水口连通。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滤池与第二滤池之间设置有导流渠,第一滤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第一滤池的顶部和底部,导流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导流渠的底部和顶部,导流渠的进水口与第一滤池的出水口连通,第二滤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第二滤池的顶部和底部,第二滤池的进水口与导流渠的出水口连通,第三滤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第三滤池的底部和顶部,第三滤池的进水口与第二滤池的出水口连通。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连通第二滤池与第三滤池的第二穿孔花墙和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穿孔花墙的第二闸板,好氧生物过滤组件、第二穿孔花墙与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配水槽,配水槽与第一滤池相连,配水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为高度可调且用于将配水槽与第一滤池隔开的可调溢流堰。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过滤组件下方设置有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包括固定于穿孔承托板的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排水管及反冲洗曝气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物理截留、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以及化学脱氮除磷相结合的方式,水处理工作周期长、反冲洗耗水量小、脱氮除磷效果好,无污染,经济效益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Ⅱ-Ⅱ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Ⅳ-Ⅳ剖视图。图标:100-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200-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11-配水槽;111-可调溢流堰;12-第一反冲洗排水槽;13-第二反冲洗排水槽;20-滤池组;21-第一滤池;211-物理截留滤池;212-厌氧生物滤池;213-竖向隔板;22-第二滤池;23-第三滤池;24-过滤组件;241-物理过滤组件;242-厌氧生物过滤组件;243-好氧生物过滤组件;244-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245-反冲洗进水管;246-反冲洗排水管;247-反冲洗曝气件;30-第一穿孔花墙;31-第一闸板;32-导流渠;33-第二穿孔花墙;34-第二闸板;41-进水管;42-出水管;43-出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组;所述滤池组包括三个滤池和四个过滤组件,三个所述滤池分别为第一滤池、第二滤池和第三滤池,四个所述过滤组件分别为供水流依次穿过的物理过滤组件、厌氧生物过滤组件、好氧生物过滤组件及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所述物理过滤组件与所述厌氧生物过滤组件位于第一滤池,所述物理过滤组件相对于所述厌氧生物过滤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滤池的进水口,所述好氧生物过滤组件位于第二滤池,所述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位于第三滤池;每个所述滤池组件包括相应的填料和穿孔承托板,所述穿孔承托板通过所述滤池的侧壁的支撑体搁置于所述滤池中,所述物理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厌氧生物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波纹板、瓷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好氧生物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瓷环、聚苯乙烯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的填料为铁屑、铝屑、直接还原铁中的至少一种,并添加防板结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组;所述滤池组包括三个滤池和四个过滤组件,三个所述滤池分别为第一滤池、第二滤池和第三滤池,四个所述过滤组件分别为供水流依次穿过的物理过滤组件、厌氧生物过滤组件、好氧生物过滤组件及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所述物理过滤组件与所述厌氧生物过滤组件位于第一滤池,所述物理过滤组件相对于所述厌氧生物过滤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滤池的进水口,所述好氧生物过滤组件位于第二滤池,所述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位于第三滤池;每个所述滤池组件包括相应的填料和穿孔承托板,所述穿孔承托板通过所述滤池的侧壁的支撑体搁置于所述滤池中,所述物理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厌氧生物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波纹板、瓷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好氧生物过滤组件的填料为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瓷环、聚苯乙烯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的填料为铁屑、铝屑、直接还原铁中的至少一种,并添加防板结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滤池和所述第二滤池的第一穿孔花墙和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穿孔花墙的第一闸板,所述厌氧生物过滤组件、所述第一穿孔花墙、所述好氧生物过滤组件与所述化学脱氮除磷过滤组件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复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池包括竖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第一滤池分为相对独立工作的两个子滤池,每个所述子滤池分别包括所述物理过滤组件和所述厌氧生物过滤组件,所述第一穿孔花墙和所述第一闸板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每个所述子滤池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穿孔花墙和一个所述第一闸板,每个所述子滤池分别与所述第二滤池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子春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