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9367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打孔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打孔装置。该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臂、转动臂和打孔组件,所述固顶臂连接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固顶臂上,所述打孔组件设于所述固顶臂之上,并与所述转动臂相抵触,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排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控制打孔位置,所述固顶臂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设有顶杆,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顶杆正下方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顶杆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和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回弹弹簧,所述转动臂上设有与所述顶杆上部相抵触的挤压部;所述转动臂上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定位块的下部设有两个突柱,所述突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Punch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drilling technology field, in particular to the punching device. The perfor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 fixed arm, rotating arm and drilling assembly, the fixed arm is connected on the base, the rotating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arm,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arm on the drilling assembly, and the rotating arm collide, the bottom seat there are two rows of positioning holes, the positioning hole is sleeved in the positioning block and the positioning block to control the location of holes, the fixed a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ush rod, the base is located in the top bar is arranged below the third hole, the top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etainer ring, the ring and the second resilient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oles, the rotary arm is provided with an extrusion part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op rod is inconsistent; the rotat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ntiskid threads; the positioning block under Th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two projecting columns, and the projecting column is inserted into the positioning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孔装置本申请为2016年3月21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0181768.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打孔装置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孔
,具体地说是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对一些小型薄件的打孔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操作的,这样的打孔方式单一,效率低且效果不好,当需要大规模生产的时候,由于人员操作体力有限,很容易发生工伤情况,现在也有打孔机不过紧固件打孔机的成本过高,结构过于复杂,那么,设计一种简化打孔的过程,提高打孔的效率的钻孔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能够有效控制打孔一致性的、操作更加简便的打孔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臂、转动臂和打孔组件,所述固顶臂连接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固顶臂上,所述打孔组件设于所述固顶臂之上,并与所述转动臂相抵触,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排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控制打孔位置,所述固顶臂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设有顶杆,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顶杆正下方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顶杆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和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回弹弹簧,所述转动臂上设有与所述顶杆上部相抵触的挤压部;所述转动臂上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定位块的下部设有两个突柱,所述突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转动臂与所述固顶臂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螺栓。本专利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臂、转动臂和打孔组件,所述固顶臂连接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固顶臂上,所述打孔组件设于所述固顶臂之上,并与所述转动臂相抵触,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排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固顶臂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和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回弹弹簧,所述打孔装置中的定位块的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打孔位置难以控制的难题,保证了所述打孔装置的打孔位置一致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底座;2、固定臂;3、转动臂;4、打孔组件;5、定位孔;6、定位块;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顶杆;10、第三通孔;11、挡圈;12、回弹弹簧;13、挤压部;14、防滑螺纹;15、突柱;16、转动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打孔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固定臂2、转动臂3和打孔组件4,所述固顶臂2连接于所述底座1之上,所述转动臂3转动连接在所述固顶臂2上,所述打孔组件4设于所述固顶臂2之上,并与所述转动臂3相抵触,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排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内套设有定位块6,所述打孔装置中的定位块的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打孔位置难以控制的难题,保证了所述打孔装置的打孔位置一致性,所述固顶臂2上设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内部设有顶杆9,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顶杆9正下方设有第三通孔10,所述顶杆9上设有挡圈11,所述挡圈11和第二通孔8之间设有回弹弹簧12,所述转动臂3上设有与所述顶杆9上部相抵触的挤压部13,所述挤压部13的设计,能够使得所述打孔装置的操作更加简便。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臂3上设置有防滑螺纹14,此处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转动臂难以抓稳的难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6的下部设有两个突柱15,所述突柱15插入所述定位孔5内。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臂3与所述固顶臂2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螺栓16,此处的设计,使得所述转动臂3能够更加灵活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打孔装置

【技术保护点】
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臂、转动臂和打孔组件,所述固顶臂连接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固顶臂上,所述打孔组件设于所述固顶臂之上,并与所述转动臂相抵触,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排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控制打孔位置,所述固顶臂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设有顶杆,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顶杆正下方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顶杆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和第二通孔之间设有回弹弹簧,所述转动臂上设有与所述顶杆上部相抵触的挤压部;所述转动臂上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定位块的下部设有两个突柱,所述突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臂、转动臂和打孔组件,所述固顶臂连接于所述底座之上,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在所述固顶臂上,所述打孔组件设于所述固顶臂之上,并与所述转动臂相抵触,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排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控制打孔位置,所述固顶臂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秀洋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乌镇润桐嘉业机械维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