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8868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其结构包括用户、低压配电线、降压变压器、高压配电线、区域变电站、高压输出线、降压控制器、降压监控器、升压变压器、升压控制器、升压监控器、开闭控制器、发电机、数据采集站、调度控制中心,所述用户与低压配电线连接,所述低压配电线与降压变压器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与高压配电线连接,所述高压配电线与区域变电站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传输系统通过设有的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力的升压降压过程,使升压降压的过程更加便捷,通过监控器可以对升压降压过程进行监控,在故障的第一时间可以被了解到,通过设有的调度控制中心可以对各升压降压控制器进行控制,使在电力传输中更加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传输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属于电力领域。
技术介绍
电力传输系统使输电装置和受电装置电场耦合或者磁场耦合,通过该耦合来从输电装置向受电装置传输电力。在一般提高电力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的手法中,将低损耗的谐振电路设置于输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是有效的。在经由谐振电路从输电装置的电源向受电装置的负载进行电力传输的情况下,存在使效率最大的负载电阻。一般地,该负载电阻被设定为使效率在额定功率附近最大化。但是,在不知道使用什么作为负载的情况下,或者在负载的阻抗变化的情况下,在偏离额定负载时,效率降低。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80065960.5的一种电力传输系统,方案是:第一至第三耦合电极对中至少第三耦合电极对是与基准电位相连接的基准电极对,第一通信部的一端与送电装置的基准电位相连接,第二通信部的一端与受电装置的基准电位相连接。第一通信部的另一端与送电装置侧的第一或第二耦合电极中的任意一者相连接,第二通信部的另一端与受电装置侧的第一或第二耦合电极中的任意一者相连接,能够提高通信灵敏度,并且能使数据通信更加稳定。但不具有监控器无法对电力传输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传输系统,以解决不具有监控器无法对电力传输进行实时监控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其结构包括用户、低压配电线、降压变压器、高压配电线、区域变电站、高压输出线、降压控制器、降压监控器、升压变压器、升压控制器、升压监控器、开闭控制器、发电机、数据采集站、调度控制中心、供电站,所述用户与低压配电线连接,所述低压配电线与降压变压器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与高压配电线连接,所述高压配电线与区域变电站连接,所述区域变电站内连接有降压变压器,所述降压变压器上连接有降压控制器,所述降压变压器上连接有降压监控器,所述区域变电站与高压输出线连接,所述高压输出线与升压变压器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上连接有升压控制器,所述升压变压器上连接有升压监控器,所述升压变压器与供电站连接,所述供电站内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上连接有开闭控制器,所述供电站与调度控制中心连接,所述调度控制中心与数据采集站连接,所述降压控制器由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断电开关、通电开关、控制器显示屏、数据处理中心、控制器天线、控制器控制面板组成,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断电开关,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通电开关,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控制器显示屏,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数据处理中心,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控制器天线,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控制器控制面板,所述降压监控器由监控器控制面板、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监控器显示屏、监控器天线、电压感受器组成,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监控器控制面板,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监控器显示屏,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监控器天线,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上连接有电压感受器。进一步地,所述用户通过低压配电线与降压变压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降压变压器通过高压配电线与区域变电站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区域变电站通过高压输出线与升压变压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降压监控器通过降压控制器与降压变压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压监控器通过升压控制器与升压变压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电力传输系统通过设有的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力的升压降压过程,使升压降压的过程更加便捷,通过监控器可以对升压降压过程进行监控,在故障的第一时间可以被了解到,通过设有的调度控制中心可以对各升压降压控制器进行控制,使在电力传输中更加有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力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力传输系统的降压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力传输系统的降压监控器结构示意图;图中:用户-1、低压配电线-2、降压变压器-3、高压配电线-4、区域变电站-5、高压输出线-6、降压控制器-7、降压监控器-8、升压变压器-9、升压控制器-10、升压监控器-11、开闭控制器-12、发电机-13、数据采集站-14、调度控制中心-15、供电站-16、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断电开关-702、通电开关-703、控制器显示屏-704、数据处理中心-705、控制器天线-706、控制器控制面板-707、监控器控制面板-801、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监控器显示屏-803、监控器天线-804、电压感受器-8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其结构包括用户1、低压配电线2、降压变压器3、高压配电线4、区域变电站5、高压输出线6、降压控制器7、降压监控器8、升压变压器9、升压控制器10、升压监控器11、开闭控制器12、发电机13、数据采集站14、调度控制中心15、供电站16,所述用户1与低压配电线2连接,所述低压配电线2与降压变压器3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3与高压配电线4连接,所述高压配电线4与区域变电站5连接,所述区域变电站5内连接有降压变压器3,所述降压变压器3上连接有降压控制器7,所述降压变压器3上连接有降压监控器8,所述区域变电站5与高压输出线6连接,所述高压输出线6与升压变压器9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9上连接有升压控制器10,所述升压变压器9上连接有升压监控器11,所述升压变压器9与供电站16连接,所述供电站16内连接有发电机13,所述发电机13上连接有开闭控制器12,所述供电站16与调度控制中心15连接,所述调度控制中心15与数据采集站14连接,所述降压控制器7由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断电开关702、通电开关703、控制器显示屏704、数据处理中心705、控制器天线706、控制器控制面板707组成,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断电开关702,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通电开关703,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控制器显示屏704,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数据处理中心705,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控制器天线706,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控制器控制面板707,所述降压监控器8由监控器控制面板801、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监控器显示屏803、监控器天线804、电压感受器805组成,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上连接有监控器控制面板801,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上连接有监控器显示屏(803),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上连接有监控器天线804,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上连接有电压感受器805,所述用户1通过低压配电线2与降压变压器3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3通过高压配电线4与区域变电站5连接,所述区域变电站5通过高压输出线6与升压变压器9连接,所述降压监控器8通过降压控制器7与降压变压器3连接,所述升压监控器11通过升压控制器10与升压变压器9连接。在进行使用时,将用户1通过低压配电线2与降压变压器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用户(1)、低压配电线(2)、降压变压器(3)、高压配电线(4)、区域变电站(5)、高压输出线(6)、降压控制器(7)、降压监控器(8)、升压变压器(9)、升压控制器(10)、升压监控器(11)、开闭控制器(12)、发电机(13)、数据采集站(14)、调度控制中心(15)、供电站(16),所述用户(1)与低压配电线(2)连接,所述低压配电线(2)与降压变压器(3)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3)与高压配电线(4)连接,所述高压配电线(4)与区域变电站(5)连接,所述区域变电站(5)内连接有降压变压器(3),所述降压变压器(3)上连接有降压控制器(7),所述降压变压器(3)上连接有降压监控器(8),所述区域变电站(5)与高压输出线(6)连接,所述高压输出线(6)与升压变压器(9)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9)上连接有升压控制器(10),所述升压变压器(9)上连接有升压监控器(11),所述升压变压器(9)与供电站(16)连接,所述供电站(16)内连接有发电机(13),所述发电机(13)上连接有开闭控制器(12),所述供电站(16)与调度控制中心(15)连接,所述调度控制中心(15)与数据采集站(14)连接,所述降压控制器(7)由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断电开关(702)、通电开关(703)、控制器显示屏(704)、数据处理中心(705)、控制器天线(706)、控制器控制面板(707)组成,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断电开关(702),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通电开关(703),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控制器显示屏(704),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数据处理中心(705),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控制器天线(706),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控制器控制面板(707),所述降压监控器(8)由监控器控制面板(801)、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监控器显示屏(803)、监控器天线(804)、电压感受器(805)组成,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上连接有监控器控制面板(801),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上连接有监控器显示屏(803),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上连接有监控器天线(804),所述第二降压控制器主体(802)上连接有电压感受器(8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用户(1)、低压配电线(2)、降压变压器(3)、高压配电线(4)、区域变电站(5)、高压输出线(6)、降压控制器(7)、降压监控器(8)、升压变压器(9)、升压控制器(10)、升压监控器(11)、开闭控制器(12)、发电机(13)、数据采集站(14)、调度控制中心(15)、供电站(16),所述用户(1)与低压配电线(2)连接,所述低压配电线(2)与降压变压器(3)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3)与高压配电线(4)连接,所述高压配电线(4)与区域变电站(5)连接,所述区域变电站(5)内连接有降压变压器(3),所述降压变压器(3)上连接有降压控制器(7),所述降压变压器(3)上连接有降压监控器(8),所述区域变电站(5)与高压输出线(6)连接,所述高压输出线(6)与升压变压器(9)连接,所述升压变压器(9)上连接有升压控制器(10),所述升压变压器(9)上连接有升压监控器(11),所述升压变压器(9)与供电站(16)连接,所述供电站(16)内连接有发电机(13),所述发电机(13)上连接有开闭控制器(12),所述供电站(16)与调度控制中心(15)连接,所述调度控制中心(15)与数据采集站(14)连接,所述降压控制器(7)由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断电开关(702)、通电开关(703)、控制器显示屏(704)、数据处理中心(705)、控制器天线(706)、控制器控制面板(707)组成,所述第一降压控制器主体(701)上连接有断电开关(7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元玉徐花美许文鹏吴荣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力盟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