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81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包括两个以上依次间隔连接的第一标准件和第二标准件构成的链条本体,链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第一标准件和第二标准件通过螺栓贯穿连接。本方案可随时通过控制标准件和标准件的数量来调节链式抱箍的长短,从而紧紧抱在塔身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涉及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为顺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通信行业对铁塔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实行三家共享政策。对于已经建成的存量站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存量铁塔进行改造,包括新增天线。新增的天线,大都是由抱箍固定。现有的抱箍形式是由特定长度的扁铁和角钢组合而成,抱箍的长度需根据安装位置处的直径确定,不同高度不同塔型的抱箍,长度均不同,需要厂家特制,设计周期长,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现象调节长度的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包括两个以上依次间隔连接的第一标准件和第二标准件构成的链条本体,链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第一标准件和第二标准件通过螺栓贯穿连接,通过控制第一标准件和第二标准件的数量来调节链条本体的长短。其中,第一标准件包括两片第一连接件和两个角钢,所述角钢焊接于两片第一连接件之间,角钢开有圆孔,用于固定天线。其中,第二标准件由两片第二连接件组成。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留有三个圆孔,两头圆孔用于螺栓贯穿连接两个相邻的第一标准件和第二标准件。其中,第一端头由短耳连接件、第一连接板和挡板相互焊接而成;第一连接板和挡板相互垂直,以保证第一端头的稳定性,第一连接板中间开有一圆孔。其中,短耳连接件通过螺栓贯穿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其中,第二端头由楔形连接件和第二连接板焊接而成,第二连接板中间留有两个长圆孔。其中,楔形连接件通过螺栓贯穿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其中,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中间开孔,通过螺栓贯穿第一连接板上的圆孔与第二连接板上的两个长圆孔中的一个,从而将链式抱箍锁紧。其中,螺栓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两侧均配有一个螺母,螺栓一头再设置一个螺母用来拧紧。有益效果:1、可以根据塔身主材不同位置、不同管径的差别,通过增减标准件个数,自由调节抱箍的大小。2、只需要根据安装位置,增减标准件就可实现抱箍的调节,安装方便。3、各部件可批量化流水线生产,不需要个性化定制,节约了成本。4、标准件较为规整,制作工艺简单。5、生产容易形成规模化运作,构件的质量有保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1是链式抱箍整体三维图;图2是第一标准件示意图;图3是第二标准件示意图;图4是第一端头示意图;图5是第二端头示意图;图6-1、图6-2是链式抱箍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包括第一标准件12和第二标准件13构成的链条本体,链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头14和第二端头15;第一标准件12包括两片第一连接件5a和两个角钢6,角钢6焊接于两片第一连接件5a之间;第二标准件13由两片第二连接件5b组成;第一连接件5a和第二连接件5b留有三个圆孔,两头圆孔通过螺栓3贯穿连接两个相邻的第一标准件12和第二标准件13;第一端头14由短耳连接件7、第一连接板8和挡板9相互焊接而成;第一连接板8和挡板9相互垂直,第一连接板8中间开有一圆孔8a;短耳连接件7通过螺栓3贯穿连接第一连接件5a与第二连接件5b中的一个;第二端头15由楔形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板11焊接而成,第二连接板11中间留有第一长圆孔11a和第二长圆孔11b;楔形连接件10通过螺栓3贯穿连接第一连接件5a与第二连接件5b中的一个;第一连接板8与第二连接板11中间开孔,通过螺栓贯穿圆孔8a和第一长圆孔11a或第二长圆孔11b,从而将链式抱箍锁紧;螺栓3在第一连接件5a和第二连接件5b两侧均配有一个螺母4,螺栓3一头再设置一个螺母4用来拧紧。如图6-1和6-2所示,链式抱箍2与连接件1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抱杆16与连接件17之间用U型卡18连接,一端用双螺母19拧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依次间隔连接的第一标准件(12)和第二标准件(13)构成的链条本体,链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头(14)和第二端头(15),第一标准件(12)和第二标准件(13)通过螺栓(3)贯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依次间隔连接的第一标准件(12)和第二标准件(13)构成的链条本体,链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头(14)和第二端头(15),第一标准件(12)和第二标准件(13)通过螺栓(3)贯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件(12)包括两片第一连接件(5a)和两个角钢(6),所述角钢(6)焊接于两片第一连接件(5a)之间,角钢(6)开有圆孔,用于固定天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准件(13)由两片第二连接件(5b)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a)和第二连接件(5b)留有三个圆孔,两头圆孔用于螺栓(3)贯穿连接两个相邻的第一标准件(12)和第二标准件(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信塔上的链式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头(14)由短耳连接件(7)、第一连接板(8)和挡板(9)相互焊接而成;第一连接板(8)和挡板(9)相互垂直,第一连接板(8)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师葛卫春陈允锐张少衡陈元伟朱墨君祝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市分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分公司江苏昊天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