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卓逸专利>正文

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627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眼镜,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该可后视眼镜包括眼镜、两块反光膜和两块遮光片;所述眼镜包括眼镜框、两个眼镜腿和两块眼镜片;每块眼镜片的内表面的靠外侧设置有一块所述反光膜;每个眼镜腿包括本体及固定腿,所述固定腿包括固定侧和遮挡侧,所述固定腿的固定侧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每块遮光片活动连接于本体上,每块遮光片的外侧可运动至固定腿的遮挡侧从而阻挡光线从本体与固定侧之间的空间进入反光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不会明显增加眼睛的分量和体积,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是否接纳后面射来的光线的优点,有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
本技术涉及眼镜,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佩戴的眼镜,如近视镜、远视镜、平光镜、散光镜、太阳镜、变色镜等,已经出现带有后视功能的眼镜。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挤,当人们在公路、大街上行走时,常担心后边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对自己造成交通伤害;当人们背上或提着包在大街上行走时总担心有人在自己背后行窃;当走在夜深人静的大街时常常感到后边有人跟着自己等等。许多人常感到有这些现象,但频频后头既不方便又难以看清身后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后视眼镜,是在眼镜架上加挂后视镜,这样做,会增加后视镜掉落的可能,且增加了复杂度,佩戴不便。或者在眼镜片的内表面外侧设置反射镜,这样的话,无论何种情况都可以反射后方来的光线,而有时候是不需要进行后视的,比如说在家里或办公的时候。后方反射过来的光线反而扰乱了佩戴者。专利号为201620347328.5的技术提供一种带反光镜的多功能眼镜包括框架,反光镜结构,定位器,镜片,按钮,导线,电池和灯,所述的镜片安装在框架的内部。通过反光镜结构,灯,定位器和电池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观察范围。但存在结构复杂,不能自主选择是否接受反射光的问题。专利号为201420642145.7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遮光防尘眼镜,包括镜架、镜框、镜片,该眼镜包括遮光装置。使用该技术的遮光防尘眼镜时,用户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微型电机转动来达到遮光帘展开遮住镜片并防尘的效果。存在缺陷是结构非常复杂,不具有实用性。专利号为201521095461.8的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结构,特别指一种在眼镜两侧设有后视镜,能提供使用者在骑乘的时候,随时利用余光注意后方的车况,以提高行车安全的眼镜结构设计。其后视镜在镜片外,而眼镜在设计的时候,其视野就是镜片可视区域,在镜片外悬挂后视镜,不在视野内,或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后面的一丝光线。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和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所述可后视眼镜包括眼镜、两块反光膜和两块遮光片;所述眼镜包括眼镜框、两个眼镜腿和两块眼镜片;每块眼镜片的内表面的靠外侧设置有一块所述反光膜;每个眼镜腿包括本体及固定腿,所述固定腿包括固定侧和遮挡侧,所述固定腿的固定侧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每块遮光片活动连接于本体上,每块遮光片的外侧可运动至固定腿的遮挡侧从而阻挡光线从本体与固定侧之间的空间进入反光膜。上述方案中,每块遮光片自由状态下呈卷曲状,遮光片的卷曲内端连接于本体上,遮光片的卷曲外端在伸展状态下可与固定腿的遮挡侧固定从而阻挡光线从本体与固定侧之间的空间进入反光膜。上述方案中,所述遮光片还包括设置于卷曲外端的卷帘钩,所述卷帘钩可勾住固定腿。上述方案中,所述遮光片铰接于本体上,所述遮光片为平板状,所述遮光片向下翻转至固定腿则可阻挡从后部进入反光膜的光线。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腿的遮挡侧与所述本体平行。上述方案中,所述遮光片与所述固定腿的遮挡侧的间距为1-4cm。上述方案中,所述遮光片与所述固定腿的遮挡侧的间距为眼镜片高度的0.3-1倍。上述方案中,反光膜为半透明的,其对自然光的反射率不高于60%;对自然光的透射率不低于60%。上述方案中,固定腿为铁磁性固定腿,遮光片为磁性遮光片。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光膜为月牙形。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不会明显增加眼睛的分量和体积,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是否接纳后面射来的光线。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眼镜框,2-眼镜腿,3-遮光片,4-本体,5-固定腿,6-卷帘钩,7-眼镜片,8-反光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该可后视眼镜包括眼镜、两块反光膜8和两块遮光片3。眼镜包括眼镜框1、两个眼镜腿2和两块眼镜片7。每块眼镜片7的内表面的靠外侧设置有一块反光膜8。每个眼镜腿包括本体4及固定腿5,固定腿5包括固定侧和遮挡侧,固定腿的固定侧与本体4固定连接,每块遮光片3自由状态下呈卷曲状,遮光片的卷曲内端连接于本体4上,遮光片的卷曲外端在伸展状态下可与固定腿5的遮挡侧固定从而阻挡从后部进入反光膜8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腿5的遮挡侧与本体4平行。遮光片3与固定腿5的遮挡侧的间距为1-4cm。或者遮光片3与固定腿5的遮挡侧的间距为眼镜片7高度的0.3-1倍。本体4端部与眼镜框1边缘相铰接。在本实施例中,反光膜8为半透明的,其对自然光的反射率不高于60%;对自然光的透射率不低于60%。在本实施例中,遮光片3还包括设置于卷曲外端的卷帘钩6,卷帘钩6可勾住固定腿5。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将固定腿5设置为铁磁性材料,遮光片3为磁性遮光片,两者可以依靠磁力连接。该可后视眼镜的工作过程为:戴上眼镜,当需要反射后面射来的光线的时候,则让连接于本体4上的遮光片3不向固定腿5延伸,后面的光线可以透过本体4和固定腿5之间的区域照射在反光膜8上,从而反射在眼睛中。从前方照射过来的光线,从眼镜片7的其他透明区域,进入眼睛,从而不会影响视线。当不需要后视的时候,将遮光片3从本体4伸展至固定腿5,从而封闭了本体4和固定腿5之间的区域,阻止后面的光线照射在反光膜8上。实施例2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其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光膜8为月牙形,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前射光线投射到眼睛中。实施例3如图6所示,其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其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遮光片铰接于本体上并可绕本体旋转。向上翻转则不挡光线,向下翻转至固定腿则可阻挡穿过两者之间的光线。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不会明显增加眼睛的分量和体积,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是否接纳后面射来的光线。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另外,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表示本技术的内容的一例,可以进一步与其它的公知技术组合,也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省略一部分等进行变更来构成。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后视眼镜包括眼镜、两块反光膜和两块遮光片;所述眼镜包括眼镜框、两个眼镜腿和两块眼镜片;每块眼镜片的内表面的靠外侧设置有一块所述反光膜;每个眼镜腿包括本体及固定腿,所述固定腿包括固定侧和遮挡侧,所述固定腿的固定侧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每块遮光片活动连接于本体上,每块遮光片的外侧可运动至固定腿的遮挡侧从而阻挡光线从本体与固定侧之间的空间进入反光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后视眼镜包括眼镜、两块反光膜和两块遮光片;所述眼镜包括眼镜框、两个眼镜腿和两块眼镜片;每块眼镜片的内表面的靠外侧设置有一块所述反光膜;每个眼镜腿包括本体及固定腿,所述固定腿包括固定侧和遮挡侧,所述固定腿的固定侧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每块遮光片活动连接于本体上,每块遮光片的外侧可运动至固定腿的遮挡侧从而阻挡光线从本体与固定侧之间的空间进入反光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每块遮光片自由状态下呈卷曲状,遮光片的卷曲内端连接于本体上,遮光片的卷曲外端在伸展状态下可与固定腿的遮挡侧固定从而阻挡光线从本体与固定侧之间的空间进入反光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遮光片的可后视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还包括设置于卷曲外端的卷帘钩,所述卷帘钩可勾住固定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光片的可后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逸
申请(专利权)人:陈卓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