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拍照成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34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了多维拍照成像支架。属于三维重构成像装置技术领域,该成像支架结构简单,在三维重构成像的拍摄时成像距离和成像角度不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朝上布置的竖直轴,在竖直轴的顶端水平固定设有水平托盘,在竖直轴上水平转动设有竖直圆环,并且竖直圆环的环平面与水平托盘的盘平面垂直,竖直圆环的圆心与水平托盘的盘心重合;在竖直圆环的左半竖直圆环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卡座,在竖直轴上固定设有能检测竖直圆环水平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维拍照成像支架
本技术涉及三维重构成像装置
,具体涉及多维拍照成像支架。
技术介绍
人类感知外界信息有80%以上是由视觉获取的。视觉包括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与理解的全过程。人们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仪器获取环境图像,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视觉信息的处理即称为计算机视觉。三维重构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被广泛应用在虚拟现实、计算机动画、显微摄影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工业检测、计算流体力学、军事模拟、医学图像等领域。三维重构主要通过二维图像中的基元图来恢复三维空间,也就是要研究三维空间里的点、线、面的三维坐标与二维图像中所对应点、线、面的二维坐标间的关系,实现定量分析物体大小和空间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换句话说,对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就是从二维图像中抽取三维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加工、综合等一系列处理,在三维空间中重新构造图像的相应形体。因此三维重构通常是几何作图或者摄影成像过程的逆过程。一般通过图像特征点的提取,特征点的自动匹配,三维模型关键点的重构,三维网格的处理,三角化处理等过程生成完整的三维的物体结构。重构完成后,我们可以从任意视角观察物体,重构形成的物体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目前,三维重构系统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利用精密的硬件设备,如激光扫描仪、结构光、深度扫描仪等,直接测量出物体表面点的三维坐标。这类方法由于直接对三维物体的空间信息进行处理,精度较高。但是这类方法需要较为精密、复杂的仪器和设备,包括激光扫描装置、数据存储设备等,此类设备十分昂贵,且占用空间巨大,从而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场合。另一类三维重构系统是通过照相机成像模型,从二维图像中计算出物体的三维结构。这类方法成本较低,但是重构结果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例如成像距离和成像角度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较为随意,二维视觉图像信息获取缺乏标准化,导致后期处理效果不佳。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三维重构成像支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三维重构成像在拍摄时易受到成像距离和成像角度的人为因素影响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三维重构成像的拍摄时成像距离和成像角度不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多维拍照成像支架。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多维拍照成像支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朝上布置的竖直轴,在竖直轴的顶端水平固定设有水平托盘,在竖直轴上水平转动设有竖直圆环,并且竖直圆环的环平面与水平托盘的盘平面垂直,竖直圆环的圆心与水平托盘的盘心重合;在竖直圆环的左半竖直圆环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卡座,在竖直轴上固定设有能检测竖直圆环水平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在使用时,将待重构物放在水平托盘的中央,并将相机固定在竖直圆环最上端的卡座上,竖直圆环按照拍摄所需的维度转动角度要求进行旋转,每隔一定的维度角度就进行一次拍摄,例如,每30度拍照一次,一圈共拍摄12次;待一圈拍完后,将相机取下固定在竖直圆环上的下一个卡座上,变换竖直圆环的维度角度进行新一轮拍摄,直到完成竖直圆环上所有卡座维度方向的环状拍摄。本方案结构简单,在三维重构成像的拍摄时成像距离和成像角度不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能有效克服三维重构系统中二维视觉图像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信息标准化水平,为二维视觉图像信息的后续三维重构处理提供便利。作为优选,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刻度圆盘和弹性滑片,在刻度盘的中心设有通孔,刻度盘通过通孔套紧固定连接在竖直圆环下方的竖直轴上,围绕通孔在刻度盘的上表面上设有刻度槽,弹性滑片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竖直圆环上,弹性滑片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刻度圆盘的上表面上。弹性滑片和刻度圆盘上的刻度槽配合,能直观准确的控制竖直圆环的维度转动角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作为优选,在竖直圆环的右半竖直圆环上固定设有背景罩。背景罩能为二维视觉图像信息的后续三维重构处理提供便利。作为优选,所述支架还包括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下端连接在竖直圆环下方的竖直轴上,加固杆的上端与竖直圆环的上端转动连接。加固杆下端与竖直轴可固定连接也可转动连接。加固杆使得本方案的结构可靠性高。本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三维重构成像的拍摄时成像距离和成像角度不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能有效克服三维重构系统中二维视觉图像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信息标准化水平,为二维视觉图像信息的后续三维重构处理提供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刻度圆盘一种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多维拍照成像支架,参见图1、图2所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朝上布置的竖直轴7,在竖直轴的顶端水平固定设有水平托盘4,在竖直轴上通过转动轴3水平转动设有竖直圆环2,并且竖直圆环的环平面与水平托盘的盘平面垂直,竖直圆环的圆心与水平托盘的盘心重合;在竖直圆环的左半竖直圆环8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卡座5,在竖直轴上固定设有能检测竖直圆环水平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水平托盘采用透光性高的玻璃或者塑料制成。参见图2、图3所示,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刻度圆盘13和弹性滑片11,在刻度盘的中心设有通孔15,刻度盘通过通孔套紧固定连接在竖直圆环下方的竖直轴上,围绕通孔在刻度盘的上表面上设有刻度槽14,弹性滑片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竖直圆环上,弹性滑片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刻度圆盘的上表面上。在竖直圆环的右半竖直圆环9上固定设有背景罩10。所述支架还包括加固杆6,所述加固杆的下端固定或转动连接在竖直圆环下方的竖直轴上,加固杆的上端与竖直圆环的上端转动连接。弹性滑片的下端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12。所述弯折段的厚度与刻度槽的宽度匹配。在使用时,将待重构物放在水平托盘的中央,并将相机固定在竖直圆环最上端的卡座上,竖直圆环按照拍摄所需的维度转动角度要求进行旋转,弹性滑片下端的弯折段压紧在对应维度角度的刻度槽内。每隔一定的维度角度就进行一次拍摄,例如,每30度拍照一次,一圈共拍摄12次;待一圈拍完后,将相机取下固定在竖直圆环上的下一个卡座上,变换竖直圆环的维度角度进行新一轮拍摄,直到完成竖直圆环上所有卡座维度方向的环状拍摄。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在三维重构成像的拍摄时成像距离和成像角度不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能有效克服三维重构系统中二维视觉图像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信息标准化水平,为二维视觉图像信息的后续三维重构处理提供便利。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实现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维拍照成像支架

【技术保护点】
多维拍照成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朝上布置的竖直轴,在竖直轴的顶端水平固定设有水平托盘,在竖直轴上水平转动设有竖直圆环,并且竖直圆环的环平面与水平托盘的盘平面垂直,竖直圆环的圆心与水平托盘的盘心重合;在竖直圆环的左半竖直圆环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卡座,在竖直轴上固定设有能检测竖直圆环水平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维拍照成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竖直朝上布置的竖直轴,在竖直轴的顶端水平固定设有水平托盘,在竖直轴上水平转动设有竖直圆环,并且竖直圆环的环平面与水平托盘的盘平面垂直,竖直圆环的圆心与水平托盘的盘心重合;在竖直圆环的左半竖直圆环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卡座,在竖直轴上固定设有能检测竖直圆环水平转动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拍照成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刻度圆盘和弹性滑片,在刻度盘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鑫栾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致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