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106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清障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包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回转平台,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的操作室,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且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一端的尾部配重机构,及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尾部配重机构上的工作主体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360度全向旋转的抓取的功能,稳定性更好、灵活性好及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A multifunctional earthquake rescue wrecker

The utility model wrecker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earthquake rescue wrecker, including driving mechanism, driving mechanism of rotary platform settings in the operating room, set on the rotating platform, disposed at the tail end of the counterweight mechanism operating room on the rotary platform and, and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tail of the main body of work balanc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grabbing function of 360 degree omnidirectional rota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tter stability, good flexibility and high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
本技术涉及清障车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
技术介绍
现有大型装备多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在高速公路中需要运输装备进行运输,独立性较差,需要运输车辆对该装备进行运输工作;现有的工作装置多为独立,缺乏共同协助救援性质,一般采用人员间的配合协调救援工作,工作效率较低;现有装备住所集成的功能过于单一,在面对灾后救援清障工作方面缺乏针对性救援清障,往往要面对救援与清障装备的不断调换,实现协调工作,造成了大量宝贵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能够实现360度全向旋转的抓取的功能,稳定性更好、灵活性好及工作效率高等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包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回转平台,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的操作室,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且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一端的尾部配重机构,及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尾部配重机构上的工作主体机构。优选地,所述工作主体机构包括:与所述尾部配重机构连接的第一动臂,与所述第一动臂连接的第二动臂结构,及与所述第一动臂连接的驱动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动臂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动臂连接的第二动臂,及与所述第二动臂连接的工作组件。优选地,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动臂连接的第一转轴,依序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抓取回转模组、四连杆模组、铲斗及液压钳。优选地,所述四连杆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四连杆动力油缸,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所述四连杆动力油缸和所述铲头的四连杆。优选地,每一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回转平台连接的连接臂,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齿轮结构,设置在所述齿轮结构上的转动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所述齿轮结构和所述转动驱动结构外侧的履带,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履带清理维护结构。优选地,所述履带清理维护结构上开设有过孔,所述履带穿过所述过孔。优选地,所述操作室前端设置有前窗保护网,所述操作室后端上设置有发动机进气口,所述操作室一侧上设置有照明装置。优选地,所述尾部配重机构上凹设有收纳槽,所述尾部配重机构侧面上设置有警示带。优选地,所述回转平台下端还设置有前推铲机构。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包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回转平台,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的操作室,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且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一端的尾部配重机构,及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尾部配重机构上的工作主体机构。工作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本技术前进,所述回转平台的设置便于所述工作主体机构的多方位工作,设置所述尾部配重机构便于所述工作主体机构的收纳,提供了本技术使用的稳定性。本技术具有能够实现360度全向旋转的抓取的功能,稳定性更好、灵活性好及工作效率高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的工作主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包括:驱动机构1、回转平台2、操作室3、尾部配重机构4、工作主体机构5和前推铲机构6,所述回转平台2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1上,所述操作室3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2上,所述尾部配重机构4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2上、且设置在所述操作室3的一端,所述工作主体机构5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尾部配重机构4上,所述前推铲机构6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2下端。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1的个数为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2的四周,每一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与所述回转平台2连接的连接臂11,与所述连接臂11连接的固定结构12,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12上的齿轮结构13,设置在所述齿轮结构13上的转动驱动结构14,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12、所述齿轮结构13和所述转动驱动结构14外侧的履带15,及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12上履带清理维护结构16。更具体地,所述连接臂11的一端通过底盘连接端与所述回转平台2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固定结构12连接,所述齿轮结构13包括履带张紧轮和设置在所述履带15内侧上的履带同步齿轮,所述转动驱动结构14为油压步进马达,设置所述履带清理维护结构16使得本技术的所述履带15具有清理及维护方便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履带清理维护结构16上开设有过孔,所述履带15穿过所述过孔。四个所述驱动机构1位于与所述回转平台2保持一定活动间隙,实现面对不同复杂地形的路面通过性。所述连接臂11为悬挂连接方式。设置所述回转平台2,使得本技术能够实现360°工作方位的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回转平台2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本技术的动力,实现工作状态下的平衡配重以及驾驶员对装备进行操作的驾驶控制室,实现操作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平台2内设置有发动机。所述操作室3前端设置有前窗保护网31,所述操作室3后端上设置有发动机进气口32,所述操作室3一侧上设置有照明装置33。所述尾部配重机构4上凹设有收纳槽41,所述尾部配重机构4侧面上设置有警示带42。所述工作主体机构5包括:与所述尾部配重机构4连接的第一动臂51,与所述第一动臂51连接的第二动臂结构52,及与所述第一动臂51连接的驱动结构53。所述第二动臂结构52包括:与所述第一动臂51连接的第二动臂521,及与所述第二动臂521连接的工作组件522,所述工作组件522包括:与所述第二动臂521连接的第一转轴5221,依序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5221上的抓取回转模组5222、四连杆模组5223、铲斗5224及液压钳5225,所述四连杆模组522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5221上的四连杆动力油缸a1,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5221上、连接所述四连杆动力油缸a1和所述铲斗5224的四连杆a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工作主体机构5的初始状态中,所述第一动臂51和所述驱动结构53全部收入到所述尾部配重机构5内,降低了本技术的整体重心,增强了本技术运输的稳定性;在工作装置中,所述液压钳5225位于所述铲斗5224的内部,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5221内的液压装置进行弹出,不使用时回收回,以适应抓取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工作主体机构5所述第一动臂51、所述第二动臂结构52通过连杆工作臂与液压杆配合设置方式,实现了运动的功能,所述工作组件522通过所述四连杆模组5223与所述第一转轴5221的配合,实现了抓取功能;所述液压钳5225则是通过所述四连杆模组5223实现了伸缩式的钳压功能,此结构的设置,使得本技术对不同工作状态下了灵活性。本技术能够实现360度全向旋转的抓取功能、且实现了多种方式的作业要求,内收式的所述液压钳5225在不需要的时候能够收到结构内部,进行钳压工作的过程中,所述抓取回转模组5222又可以通过选装调整到驾驶员易于观察的合适角度,让清障工作款速高效的进行。另外,所述连接臂11的悬挂连接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路面自动调整所述转动驱动结构14的径向旋转,与此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回转平台,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的操作室,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且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一端的尾部配重机构,及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尾部配重机构上的工作主体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的回转平台,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的操作室,设置在所述回转平台上、且设置在所述操作室一端的尾部配重机构,及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尾部配重机构上的工作主体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主体机构包括:与所述尾部配重机构连接的第一动臂,与所述第一动臂连接的第二动臂结构,及与所述第一动臂连接的驱动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臂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动臂连接的第二动臂,及与所述第二动臂连接的工作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动臂连接的第一转轴,依序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抓取回转模组、四连杆模组、铲斗及液压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震灾救援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四连杆动力油缸,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产权交易中心张建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