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7569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整鞋采用套筒式做法编织完成,先从鞋头编织,到鞋口部时再采用倒着编织到内衬鞋头,然后二合一成双层。这样的套筒式编织的做法,打破了传统的裁剪缝合工艺环节,直接成型,节省了时间和后续的人工环节。

Knitting method of sleeve type fully formed seamless knitting sho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weaving sleeve forming seamless knitted shoes, the shoes with telescopic weaving practice, first from toe to weave, when the back shoe lining is woven into the toe, and then double combo. This kind of sleeve weaving method breaks the traditional cutting and sewing process, direct molding, saving time and subsequent manual lin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鞋面编织
,特别涉及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针织鞋面做法中,鞋面一般是通过鞋样在编织好的织料上裁剪后得到,或者是直接通过横机按照鞋样编织出合适的鞋面,然后再缝合或粘合到鞋底上。同时,为了穿着舒适以及增加鞋面厚度,在鞋面内部往往需要加一层内衬,这个内衬可以为针织布材质或其他,内衬一般与外侧鞋面贴合。因此,在鞋面编织好或裁剪好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裁剪、缝合等工作,且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工完成,整体费时费力,且缝合时还容易出现线圈错位等影响鞋子良品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套筒式一体无缝编织技术来实现了一体无缝成型的针织鞋的编织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上进行编织,所述前后一对针床中至少有一个针床能够左右移动,且前、后床具有翻针功能;横编织机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带有16把或16把以上的纱嘴,一个系统带动一把纱嘴;其特征在于:从外侧的鞋头部分开始,依次编织鞋头部分、鞋身部分、鞋跟部分和鞋口部分,然后开始编织内衬,依次编织内衬鞋跟部分、内衬鞋身部分和内衬鞋头部分;鞋头部分为类圆锥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且向外扩针的方式编织;鞋身部分和内衬鞋身部分均为圆筒形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的方式编织;鞋跟部分和内衬鞋跟部分均由梯形结构和倒梯形结构上下拼接而成,采用后床编织且向内缩针的方式编织梯形结构后,继续后床编织且向外扩针的方式编织倒梯形结构;鞋口部分为圆筒形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的方式编织;内衬鞋头部分采用为类圆锥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且向内缩针的方式编织。进一步地,左右以正面面对前床为参照;所述编织初始状态为,机头、纱嘴均停在左侧位置,前床、后床均为空针状态;1)编织鞋头部分,鞋头最窄处为M针,鞋头最宽处为N针,鞋头设有L1行;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针;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M1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M1针;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M2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M2针;依次类推,编织L1行,至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其中M1,M2为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2)编织鞋身部分,鞋身部分宽度为N针,设有L2行;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依次类推,编织L2行;3)编织鞋跟部分,最宽处为N针,最窄处为P针,梯形结构为L3行,倒梯形结构为L4行;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N1针,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N2针,依此类推,机头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第L3行在后床编织P针;然后,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P+P1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P+P2针,依此类推,编织至L4行;其中N1、N2、P1、P2为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4)编织鞋口部分,宽度为N针,设有L5行;机头移动,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依次类推,编织L5行;5)编织内衬鞋跟部分,最宽处为N针,最窄处为P针,梯形结构为L4行,倒梯形结构为L3行;机头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P4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P3针,依此类推,编织L4行后,在后床编织P针;机头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P+N4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P+N3针,依此类推,编织L3行后,在后床编织N针,其中N3、N4、P3、P4为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6)编织内衬鞋身部分,宽度为N针,设有L2行;机头移动,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依次类推,编织L2行;7)编织内衬鞋头部分,最窄处为M针,最宽处为N针,设有L1行;机头移动,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M3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M3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M4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M4针;依次类推,编织L1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针;其中M3,M4为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本专利技术以最为简单的平针为例来编织套筒式全成型针织鞋,所述的鞋头部分、鞋身部分、鞋跟部分、鞋口部分以及内衬的编织都是常规的编织方法,可根据需求编织花型来丰富鞋子的美观度。本专利技术的整鞋采用套筒式做法编织完成,先从鞋头编织,到鞋口部时再采用倒着编织到内衬鞋头,然后二合一成双层。这样的套筒式编织的做法,打破了传统的裁剪缝合工艺环节,直接成型,节省了时间和后续的人工环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的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上进行编织,所述前后一对针床中至少有一个针床能够左右移动,且前、后床具有翻针功能;横编织机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带有16把或16把以上的纱嘴,一个系统带动一把纱嘴;左右以正面面对前床为参照;所述编织初始状态为,机头、纱嘴均停在左侧位置,前床、后床均为空针状态;1)编织鞋头部分S1,鞋头最窄处为M针,鞋头最宽处为N针,鞋头设有L1行;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针;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M1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M1针;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M2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M2针;依次类推,编织L1行,至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其中M1,M2为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因为鞋子尺码不同,以及男鞋和女鞋的形状不同,所以鞋头编织时的针数、行数以及缩针数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限定,现在只是描述最基本的鞋头编织方法,这里可随时替换各种带花型的鞋头编织方法。2)编织鞋身部分S2,鞋身部分宽度为N针,设有L2行;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依次类推,编织L2行;鞋身编织时的针数与鞋头最宽部分相同,行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限定,现在只是描述最基本的鞋身编织方法,这里可随时替换各种带花型的鞋身编织方法。3)编织鞋跟部分S3,最宽处为N针,最窄处为P针,梯形结构为L3行,倒梯形结构为L4行;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N1针,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N2针,依此类推,机头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第L3行在后床编织P针;然后,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P+P1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P+P2针,依此类推,编织至L4行;其中N1、N2、P1、P2为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鞋跟处由于需要转折点,因此采用单层编织,而不是跟鞋身一样采用筒状编织。4)编织鞋口部分S4,宽度为N针,设有L5行;机头移动,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换向移动,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依次类推,编织L5行;鞋口编织的行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上进行编织,所述前后一对针床中至少有一个针床能够左右移动,且前、后床具有翻针功能;横编织机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带有16把或16把以上的纱嘴,一个系统带动一把纱嘴;其特征在于:从外侧的鞋头部分开始,依次编织鞋头部分、鞋身部分、鞋跟部分和鞋口部分,然后开始编织内衬,依次编织内衬鞋跟部分、内衬鞋身部分和内衬鞋头部分;鞋头部分为类圆锥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且向外扩针的方式编织;鞋身部分和内衬鞋身部分均为圆筒形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的方式编织;鞋跟部分和内衬鞋跟部分均由梯形结构和倒梯形结构上下拼接而成,采用后床编织且向内缩针的方式编织梯形结构后,继续后床编织且向外扩针的方式编织倒梯形结构;鞋口部分为圆筒形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的方式编织;内衬鞋头部分采用为类圆锥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且向内缩针的方式编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上进行编织,所述前后一对针床中至少有一个针床能够左右移动,且前、后床具有翻针功能;横编织机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带有16把或16把以上的纱嘴,一个系统带动一把纱嘴;其特征在于:从外侧的鞋头部分开始,依次编织鞋头部分、鞋身部分、鞋跟部分和鞋口部分,然后开始编织内衬,依次编织内衬鞋跟部分、内衬鞋身部分和内衬鞋头部分;鞋头部分为类圆锥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且向外扩针的方式编织;鞋身部分和内衬鞋身部分均为圆筒形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的方式编织;鞋跟部分和内衬鞋跟部分均由梯形结构和倒梯形结构上下拼接而成,采用后床编织且向内缩针的方式编织梯形结构后,继续后床编织且向外扩针的方式编织倒梯形结构;鞋口部分为圆筒形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的方式编织;内衬鞋头部分采用为类圆锥结构,采用前后床交替编织且向内缩针的方式编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全成型无缝针织鞋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左右以正面面对前床为参照;所述编织初始状态为,机头、纱嘴均停在左侧位置,前床、后床均为空针状态;1)编织鞋头部分,鞋头最窄处为M针,鞋头最宽处为N针,鞋头设有L1行;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针;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M1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M1针;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M+M2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M+M2针;依次类推,编织L1行,至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其中M1,M2为包括0在内的自然数;2)编织鞋身部分,鞋身部分宽度为N针,设有L2行;机头左行,带动纱嘴在前床编织N针,机头右行,带动纱嘴在后床编织N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范杨树龙凤华马劝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