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740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技术领域。该肥料由双包膜缓释肥200‑400份、磷酸二铵颗粒40‑60份、大颗粒钾肥20‑4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该肥料采用高塔造粒工艺制作多种成分的氮钾中微颗粒肥,再将该颗粒,用脲醛树脂、聚乙烯醇、环氧树脂、功能性微生物菌剂进行双包膜处理,形成具有防控果树病虫害功能的双膜缓释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使用后病虫害发生率显著降低,因而果实大幅度增产及商品品质明显提高。

Double coated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fruit tre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coated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fruit tre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belongs to the fertilizer technology field. The fertilizer consists of a double coated slow-release fertilizer 200 400 copies, 40 copies of 60 diammonium phosphate particles, 20 granular potash fertilizer 40 parts; the double coated slow-release fertilizer is composed of fertilizer core, first layer and second layer coating agent and coating agent. The fertilizer by tower granulation process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cont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a variety of micro granular fertilizer, then the particles with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polyvinyl alcohol, epoxy resin, functional microbial agents are double coated, forming a double membrane with slow-release fertilizer control function of fruit diseases and pests. After the use of the fertilizer, the occurrence rat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s obviously reduced, so that the fruit yield is greatly increased and the commodity quality is obvious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包膜缓释肥,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在果树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生产成本高、品质下降,引起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以及土壤养分失衡、退化、板结等问题。因此,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克服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在保证果实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化肥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环境是农业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缓效控释肥通过肥料的逐步缓释,减少了肥料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包膜类缓控释肥种类繁多,但养分在缓释过程的前期和中期仍释放过快,不能很好地符合果树的养分需求,降低了肥料利用率,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且不能够有效的防止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更符合果树生长期需肥规律并可有效防控病虫害的缓控释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根据果树需肥规律以及果树种植中容易出现的真菌性病虫害、再植障碍等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采用高塔造粒工艺制作多种成分的氮钾中微颗粒肥,再将该颗粒,用脲醛树脂、聚乙烯醇、环氧树脂、超细碳酸钙和功能性微生物菌剂进行双包膜处理,形成具有防控果树病虫害功能的双膜缓释肥料。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它是由双包膜缓释肥200-400份、磷酸二铵颗粒40-60份、大颗粒钾肥20-4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所述肥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00-200份、硫酸钾80-100份、海藻肥20-30份、农用硒肥30-50份、硫酸锌10-20份、脲酶抑制剂3-5份、微量元素1-3份、硅烷化改性沸石3-5份、硼砂3-5份、聚天门冬氨酸3-8份;所述第一层包膜剂为聚乙烯醇1-2份、脲醛树脂3-5份、超细碳酸钙1-3份组成;所述第二层包膜剂为环氧树脂3-5份、功能性微生物菌剂3-8份组成。所述微量元素为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硒、氨基酸螯合镁按照2:1:0.3:0.5的重量比制成。所述大颗粒钾肥为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度为2-4mm。所述功能性微生物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苏云金杆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巴氏梭菌活化后分别在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下培养15-20小时,然后按照1%的接种量转入已灭菌的大罐培养基中,在30℃培养25小时后,将各菌种按照质量比1:1:1复配后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得。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2%蛋白胨、1%牛肉膏、2%葡萄糖、0.05%氯化钠、2%琼脂、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大罐培养基为5%蛋白胨、1%蔗糖、15%玉米粉、3%淀粉、0.1%磷酸二氢钾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大罐培养基的pH为7.1。上述的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尿素、海藻肥、农用硒肥、硫酸锌、脲酶抑制剂、硫酸钾、微量元素、硅烷化改性沸石、硼砂、聚天门冬氨酸按照重量配比称取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利用塔式溶体造粒工艺造粒得到肥芯,备用;2)将聚乙烯醇、脲醛树脂、超细碳酸钙混合后加热至完全融化,搅拌均匀得到第一层包膜液,然后将步骤1)所得肥芯颗粒置于包膜机中预热至55℃,将包膜液于喷雾装置中雾化并喷涂在肥料颗粒表面,然后经过40℃的风干燥15-20分钟后得到一次包膜的颗粒;3)将环氧树脂在反应釜中加热搅拌2小时形成包膜液,然后待包膜液温度降至30℃以下后将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二层包膜液,将包膜液于喷雾装置中雾化喷涂在步骤2)所制的一次包膜的颗粒上,干燥后得到双包膜缓释肥;4)将配方量的磷酸二铵、大颗粒钾肥与上述制备的双包膜缓释肥混合均匀,分装即得产品。所述步骤2)中包膜液雾化压力为0.2-0.4Mpa,雾化速度为20-30ml/min。所述步骤3)中包膜液雾化压力为0.1-0.2Mpa,雾化速度为10-15ml/min。本专利技术所用苏云金杆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巴氏梭菌均为市售产品。传统的包膜缓释肥是将颗粒氮磷钾肥料进行包膜,往往造成磷的利用率低或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需肥曲线差距大,本专利技术是根据“控氮、缓钾、速磷”的施肥理念设计而成,其养分质量份数的配方是根据施肥土壤的供肥性能和不同果树的需肥规律对氮磷钾及中微肥用量进行配方并加入对果树生长有促生作用的农用硒肥、海藻肥,缓释作用的脲酶抑制剂,可吸收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硅烷化改性沸石以及肥料增效剂聚天门冬氨酸,将以上多种成分混合均匀通过高塔造粒生产出多元素氮钾中微颗粒肥,然后再将多元素氮钾中微颗粒肥进行两次包膜缓释处理,且外层包膜剂中采用复配的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各菌种经过扩大培养和处理后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植物抗逆性和根系营养吸收,同时也可对果树病虫害具有优异的防控效果,可显著降低果树病虫害发生率,有效提高果实品质。此外,本专利技术肥料中还再配入速效的磷酸二铵,大颗粒钾肥,使整体肥料的释放曲线与果树的需肥曲线相近,且可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营养所需,达到一次施肥不需追肥,省工省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产品具有肥料和农药的双重效果,既可使果树促生、增产,又可有效防控作物病虫害,是一种含有生物菌、果树生长营养元素、植物生长刺激素类物质和速效、缓释养分于一体的环保型肥料,其所含苏云金杆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巴氏梭菌协同作用,益生菌存活率高,所形成的微生态结构可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根系营养吸收,可显著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施肥次数,降低施肥劳动强度,节省劳力,还可提升施肥土壤的地力水平,尤其对柑橘产量、品质及病虫害防控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它是由双包膜缓释肥200份、磷酸二铵颗粒40份、大颗粒钾肥2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所述肥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00份、硫酸钾80份、海藻肥20份、农用硒肥30份、硫酸锌10份、脲酶抑制剂3份、微量元素1份、硅烷化改性沸石3份、硼砂3份、聚天门冬氨酸3份;所述第一层包膜剂为聚乙烯醇1份、脲醛树脂3份、超细碳酸钙1份组成;所述第二层包膜剂为环氧树脂3份、功能性微生物菌剂3份组成。所述微量元素为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硒、氨基酸螯合镁按照2:1:0.3:0.5的重量比制成。所述大颗粒钾肥为硫酸钾,粒度为2-4mm。所述功能性微生物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苏云金杆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巴氏梭菌活化后分别在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下培养15-20小时,然后按照1%的接种量转入已灭菌的大罐培养基中,在30℃培养25小时后,将各菌种按照质量比1:1:1复配后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得。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2%蛋白胨、1%牛肉膏、2%葡萄糖、0.05%氯化钠、2%琼脂、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大罐培养基为5%蛋白胨、1%蔗糖、15%玉米粉、3%淀粉、0.1%磷酸二氢钾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大罐培养基的pH为7.1。上述的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尿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双包膜缓释肥200‑400份、磷酸二铵颗粒40‑60份、大颗粒钾肥20‑4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所述肥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00‑200份、硫酸钾80‑100份、海藻肥20‑30份、农用硒肥30‑50份、硫酸锌10‑20份、脲酶抑制剂3‑5份、微量元素1‑3份、硅烷化改性沸石3‑5份、硼砂3‑5份、聚天门冬氨酸3‑8份;所述第一层包膜剂为聚乙烯醇1‑2份、脲醛树脂3‑5份、超细碳酸钙1‑3份组成;所述第二层包膜剂为环氧树脂3‑5份、功能性微生物菌剂3‑8份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控果树病虫害型双包膜缓释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双包膜缓释肥200-400份、磷酸二铵颗粒40-60份、大颗粒钾肥20-4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所述肥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00-200份、硫酸钾80-100份、海藻肥20-30份、农用硒肥30-50份、硫酸锌10-20份、脲酶抑制剂3-5份、微量元素1-3份、硅烷化改性沸石3-5份、硼砂3-5份、聚天门冬氨酸3-8份;所述第一层包膜剂为聚乙烯醇1-2份、脲醛树脂3-5份、超细碳酸钙1-3份组成;所述第二层包膜剂为环氧树脂3-5份、功能性微生物菌剂3-8份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为氨基酸螯合铜、氨基酸螯合锌、氨基酸螯合硒、氨基酸螯合镁按照2:1:0.3:0.5的重量比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颗粒钾肥为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度为2-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微生物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苏云金杆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巴氏梭菌活化后分别在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5℃下培养15-20小时,然后按照1%的接种量转入已灭菌的大罐培养基中,在30℃培养25小时后,将各菌种按照质量比1:1:1复配后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2%蛋白胨、1%牛肉膏、2%葡萄糖、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应广柏万文蒋天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