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涉及无线网络领域,尤其涉及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AP)是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的桥梁。家庭中常见的无线AP是路由器,路由器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拨号网络接入因特网。相关技术中,当终端成功连接一个路由器接入网络之后,如果路由器没有主动丢失连接,那么终端会一直接入该路由器对应的网络,不会主动断掉,即使路由器无法接入网络。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包括:在连接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从连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切换到连接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连接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情况下,在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未达到预设条件时,自动切换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如此终端可以在当前连接的第一网络信号不佳或者没有数据传输时,动态的切换到第二网络,减少因为第一网络的原因造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连接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从连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切换到连接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连接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在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从连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切换到连接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质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网速、网络信号强度、终端与网络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其中,在所述网络质量参数包括所述网速的情况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网速大于预设网速;在所述网络质量参数包括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的情况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网络信号强度;在所述网络质量参数包括所述终端与网络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可连接的其他网络的接入点;检测所述其他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在所述其他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优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时,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包括:确定可连接的其他网络的接入点;检测所述其他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在所述其他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其他网络的接入点为所述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或者,在所述其他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优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时,确定所述其他网络的接入点为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其他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包括:确定连接所述其他网络的终端;获取所述连接所述其他网络的终端所检测到的所述其他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网络的接入点包括多个网络的接入点,所述确定所述其他网络的接入点为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包括:确定所述多个网络的接入点中网络质量参数最优的网络的接入点;将所述网络质量参数最优的网络的接入点确定为所述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连接的第二网络包括多个第二网络,所述多个第二网络包括第一子网络和第二子网络,所述从连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切换到连接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包括:从连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切换到连接所述第一子网络;检测所述第一子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者检测所述第一子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是否优于所述第一网络;在所述第一子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一子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优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情况下,保持连接所述第一子网络;在所述第一子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者所述第一子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不优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情况下,切换到连接所述第二子网络。8.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连接第一网络的接入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参数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可连接的第二网络的接入点;切换模块,用于从连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切换到连接所述第二网络的接入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质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网速、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