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733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包括:S1,将IP地址进行分级组织,网络被划分为复数级,公网、不同级的子网、同级的不同子网各自使用独立编址空间;S2,报文在分级后的网络中传输,若是跨单元网进行传输,则单元网之间的路由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和当前地址,判断出报文的传输路径并根据该路径进行传输;S3,将ARP功能整合到ICMP中,并在地址请求时用组播代替广播。本发明专利技术拓展网络地址资源,且各级地址自主管理,管理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IPv4网络,采用32位(二进制)地址。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为缓解地址资源的不足,引入了地址动态分配、NAT(网络地址转换)等方法。但这样做破坏了端到端的属性。网络上的两个终端要想通信,其中必须有一个终端(一般是服务器)拥有固定的公网IP地址。普通的两个终端(如两台手机)之间直接进行通信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限制了很多端到端应用的实现。物联网难以推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IPv6采用128位(二进制)地址,地址资源得到了丰富,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分配独立的地址,从而实现端到端通信。但是,IPv6与IPv4兼容性差造成升级困难,且扁平化的地址结构造成管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通过对网络进行分级组织,拓展了网络通信的地址资源,同时与现有通信架构兼容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包括:S1,将IP地址进行分级组织,网络被划分为复数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S1,将IP地址进行分级组织,网络被划分为复数级,公网、不同级的子网、同级的不同子网各自使用独立编址空间,使用所述独立编址空间的网络区间构成单元网;S2,报文在分级后的网络中传输,若是跨单元网进行传输,则单元网之间的路由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和当前地址,判断出报文的传输路径,报文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传送至目的地址所在的终端;S3,将ARP功能整合到ICMP中,并在地址请求时用组播代替广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S1,将IP地址进行分级组织,网络被划分为复数级,公网、不同级的子网、同级的不同子网各自使用独立编址空间,使用所述独立编址空间的网络区间构成单元网;S2,报文在分级后的网络中传输,若是跨单元网进行传输,则单元网之间的路由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和当前地址,判断出报文的传输路径,报文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传送至目的地址所在的终端;S3,将ARP功能整合到ICMP中,并在地址请求时用组播代替广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分级后网络的基本结构为树形,从最上面一级逐级向下划分子网,划分的级数范围为0~15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数用绝对级数和相对级数两种方式表示,所述绝对级数在IP地址前面加符号/,相对级数在IP地址前面加符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地址对应用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两种方式表示,每级IP地址用16进制表示或十进制表示,不同级之间的IP地址用符号-相连,且IP地址还包括网络的级数,所述级数为对IP地址进行寻址的起点所处的级,且级数与IP地址之间用#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一级的子网间发生地址重复时,则需将相应的子网另起一级,形成独立的编址空间;分级后的单元网上的设备级数不明确时,则根据当前使用的网关来确定其级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报文中封装有IP包头,所述IP包头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派因太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