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两时隙的一比特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670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23:27
该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两时隙的一比特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主要涉及基于两时隙的一比特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技术。在不增加系统开销的条件下,每个时隙仍然只反馈一个比特信息,利用当前时隙的反馈和上一时隙的反馈值决定下一时隙的相位扰动步长和校正因子,在保留之前算法的优势上,实时的调整相位扰动步长和校正因子,在相位差很小时适当减小扰动步长,远离收敛值时适当增加扰动步长,提高扰动的正确率,加快了收敛的速度。

One bit feedback cooperative beam forming method based on two time sl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one bit feedback cooperative beam forming method based on two time slot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mainly relates to a one bit feedback cooperative beam forming technique based on two time slot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system co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ach slot is only one bit feedback information, the feedback of the current slot and a feedback slot value determines the next time slot of the phase perturbation step and correction factor algorithm can retain the advantage before, adjust the phase perturbation step and real time correction factor in decreasing the phase difference is small perturbation step, away from the convergence value increasing perturbation step,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disturbance, accelerating the convergence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两时隙的一比特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领域,主要涉及基于两时隙的一比特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波束成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天线技术的融合,目的是用于信号的定向传输和接收,以达到最大的传输效率。波束成形技术可以通过多天线阵列各路信号的加权合成,形成所需的特定方向的信号。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旨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配备多个天线,显著的提高通信的质量和信道容量。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有的终端难以配备多个天线,因此很多系统都是以分布式的通信网络构成。在本文所研究的分布式无线传感网络中,多个传感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相同的信息,当它们同时协作传输时,多个节点则构成了该分布式系统的多天线结构。通过协作波束成形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降低通信成本。波束成形技术将多路信号加权合成,形成所需的理想信号并发送到接收端,将原来全方向的接收方位图变成了有零点和最大指向的波瓣图,可以极大的改善接收端的信噪比。实现波束成形中各路信号的权值计算一般分为两种方法。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两时隙的一比特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两个时隙的一比特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模型建立:设共有N+1个节点,其中N个协作节点,一个目的节点,协作节点同时向目的节点传送消息;步骤2:系统参数设置:设n代表时隙,则涉及的参数为θi[n],δi[n]=±δ[n],τi[n],RSS[n],其中θi[n]表示第i个协作节点在第n时隙的相位权值,δi[n]表示第i个协作节点在第n时隙的相位随机扰动值,并且以等概率取值±δ[n];τi[n]是第i个协作节点在时隙n的相位校正因子,RSS[n]为接收节点在时隙n的接收信号强度;步骤3:其他参数设定:b[n]表示第n个时隙的反馈值为0或1,b[n‑1]表示n‑1时隙的反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两个时隙的一比特反馈协作波束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模型建立:设共有N+1个节点,其中N个协作节点,一个目的节点,协作节点同时向目的节点传送消息;步骤2:系统参数设置:设n代表时隙,则涉及的参数为θi[n],δi[n]=±δ[n],τi[n],RSS[n],其中θi[n]表示第i个协作节点在第n时隙的相位权值,δi[n]表示第i个协作节点在第n时隙的相位随机扰动值,并且以等概率取值±δ[n];τi[n]是第i个协作节点在时隙n的相位校正因子,RSS[n]为接收节点在时隙n的接收信号强度;步骤3:其他参数设定:b[n]表示第n个时隙的反馈值为0或1,b[n-1]表示n-1时隙的反馈值;RD:0<RD<1表示扰动步长调整因子,用于根据一比特反馈值动态调整相位扰动δ[n]的大小;步骤4:在时隙n,第i个协作节点采用已知的相位权值、相位随机扰动值、相位校正因子参与波束成形,则相应的发送相位权值为:φi[n]=θi[n]+δi[n]+τi[n];步骤5:在时隙n,接收节点接收N个协作节点发送的波束信号计算出相应的信号强度RSS[n],并且将当前时隙的RSS[n]值与已知的其中最大RSS与RSSbest[n]做比较;若RSS[n]>RSSbest[n],则更新下个时隙RSSbest[n+1]=RSS[n],此时表明当前时隙的相位扰动成功,接收信号增强,并向发送端反馈一比特信息b[n]=1;若RSS[n]≤RSSbest[n],则说明相位随机扰动失败,RSSbest[n]保持当前值不变,并向发送节点反馈一比特信息b[n]=0;步骤6:发送端的协作节点接收反馈回的一比特信息作出相应的相位权值调整;当接收的反馈比特信息为1时,表明扰动成功,保留该时隙的相位扰动值和相位校正因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华杨海芬刘冬林水生姚毅汪嘉玮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