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守运专利>正文

一种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20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包括由封闭式的框架和设置于框架中的中柱组成的磁芯,以及交替绕制在中柱上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分别采用双层并绕结构,所述双层并饶结构是一根自粘导线中部盘绕成并排的两圈螺旋,从两圈螺旋分别向外延伸的两部分各自以所连接的螺旋为内圈向外盘绕形成的两个平面螺纹线圈。采用双层并绕结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得引脚全部位于外侧方便接线,充分利用了变压器内的空间,而且不需要使用安装板,只要将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套在磁芯中柱上即可,组装十分方便。

A transfor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former, comprising a magnetic core column by a closed frame and arranged in the frame of the composition, and alternate winding in the primary winding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of the colum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windings respectively with double and winding structure, the double layer structure and Rao a self-adhesive coiled wire central side by side two spirals, the two part from the two spirals respectively extend by each screw connected to two plane coil inner thread form coiled outwards. The double winding structure, primary winding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to pin all located in the lateral and convenient wiring in the transformer, make full use of the space, and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a mounting plate, as long a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winding set in the core columns can be assembled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567049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其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交替绕制在磁芯的中柱上,克服了传统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通常缠绕在磁芯的不同部位,或者在磁芯的同一部位上缠绕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并且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设置绝缘层,导致漏感较大的缺陷,有效的减小了变压器的损耗,进而提高了电源的工作效率;但是根据其附图可见,当初级绕组或次级绕组采用线形结构绕制时,所形成的线圈为单层结构,两个引脚分别位于线圈的内、外两侧,而且根据其说明书所记载,两个引脚分别通过高温粘接胶固定在安装板上,这就使得该变压器的组装过程复杂,效率低下,如果不采用安装板,线圈内侧引脚必须跨过线圈的端面才能延伸至外侧以便接线,在足以容纳一个线圈的空间内只有一根线穿过,严重浪费变压器内部空间,不利于变压器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可以解决现有将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交替绕制在磁芯中柱上的变压器,绕组线圈的引脚固定在安装板上,导致组装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压器,包括由封闭式的框架和设置于框架中的中柱组成的磁芯,以及交替绕制在中柱上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分别采用双层并绕结构,所述双层并饶结构是一根自粘导线中部盘绕成并排的两圈螺旋,从两圈螺旋分别向外延伸的两部分各自以所连接的螺旋为内圈向外盘绕形成的两个平面螺纹线圈。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两个平面螺纹线圈相向的端面贴合。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自粘导线包括由多根外设屏蔽层、直径为0.1毫米的铜导线绞制而成的导体,所述导体表面包覆有绝缘耐磨层,所述绝缘耐磨层表面还包覆有醋酸丝层。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绝缘耐磨层由高强度绝缘膜包覆形成。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铜导线的绞距为18~28毫米。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屏蔽层为油漆层或丝线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一、采用双层并绕结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得引脚全部位于外侧方便接线,充分利用了变压器内的空间,而且不需要使用安装板,只要将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套在磁芯中柱上即可,组装十分方便;二、两个平面螺纹线圈相向的端面贴合,既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还可以提高线圈的强度,防止受热变形,延长变压器使用寿命;三、线圈盘绕成型后用丙酮与醋酸丝层反应产生粘接性,待固化后实现线圈定型,不再需要使用骨架,绕制、安装都很方便;屏蔽层和绝缘耐磨层使线缆的耐压系数达4000V,耐温180℃,用于绕制线圈时安全性好,线圈之间以及线圈与磁芯之间不在需要隔离板,进一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四、采用绝缘膜包覆形成绝缘耐磨层,克服传统注胶工艺对线缆直径的限制,绞制导体的导线数量从数根扩展到数万根,适用于多种规格线圈的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粘导线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变压器,包括由封闭式的框架1和设置于框架中的中柱2组成的EC型磁芯,以及交替绕制在中柱2上的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磁芯还可以采用PQ型、EI型、RM型等现有结构,初级绕组3有四组,次级绕组4有三组,采用初级绕组3在外侧、次级绕组4在中间的交替形式,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分别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串联或并联或单独使用,根据升压或是降压的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初级绕组3在中间、次级绕组4在两侧的交替形式。所述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分别采用双层并绕结构,所述双层并饶结构是一根自粘导线中部盘绕成并排的两圈螺旋,从两圈螺旋分别向外延伸的两部分各自以所连接的螺旋为内圈向外盘绕形成的两个平面螺纹线圈,所述两个平面螺纹线圈相向的端面贴合。所述自粘导线如图2所示,包括由多根外设屏蔽层6、直径为0.1毫米的铜导线5绞制而成的导体,所述铜导线5的绞距为18~28毫米,所述屏蔽层6为油漆层或涤纶、尼龙等材质的丝线层,所述导体表面包覆有绝缘耐磨层7,所述绝缘耐磨层7由PET、PI、氧化硅等有机或无机高强度绝缘膜包覆形成,所述绝缘耐磨层7表面还包覆有醋酸丝层8。组装时直接将绕制的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交替套在磁芯中柱上,然后封闭磁芯框架即可,十分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包括由封闭式的框架(1)和设置于框架中的中柱(2)组成的磁芯,以及交替绕制在中柱(2)上的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分别采用双层并绕结构,所述双层并饶结构是一根自粘导线中部盘绕成并排的两圈螺旋,从两圈螺旋分别向外延伸的两部分各自以所连接的螺旋为内圈向外盘绕形成的两个平面螺纹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包括由封闭式的框架(1)和设置于框架中的中柱(2)组成的磁芯,以及交替绕制在中柱(2)上的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组(3)和次级绕组(4)分别采用双层并绕结构,所述双层并饶结构是一根自粘导线中部盘绕成并排的两圈螺旋,从两圈螺旋分别向外延伸的两部分各自以所连接的螺旋为内圈向外盘绕形成的两个平面螺纹线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平面螺纹线圈相向的端面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李守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