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08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湖泊污染领域,公开了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所述湖泊污染净化器包括至少一个浮体(1)、第一挂架(5)、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浮体(1)与所述第一挂架(5)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6)、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挂架(5)上的充氧装置(3),该湖泊污染净化器能够设置在湖泊水面上,并利用组合生物填料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分解为简单的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达到修复水环境污染的目的。

Purifier for lake pollu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ake pollution, discloses a lake pollution purifier, the lake pollution purifier comprises at least one floating body (1), the first rack (5), connected to the at least one floating body (1) and the first rack (5) at least one connection device (6) and fixed on the first rack (5) oxygen on the device (3), the lake pollution purifier can be arranged in lake water, and use a combination of biological filler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 by oxidative degradation, decomposition of water,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harmful substances to simple, restor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湖泊污染领域,具体地涉及湖泊污染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发展、城镇化提速以及人口数量的膨胀,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形势,近几年中国重大环境污染以及事故频频发生,其中水污染事故占一半左右。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而相关调查表明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污染物是我国地表水的主要污染形式,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消除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污染物并修复污染水体成为解决湖泊污染问题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该湖泊污染净化器能够设置在湖泊水面上,并利用组合生物填料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分解为简单的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达到修复水环境污染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所述湖泊污染净化器包括至少一个浮体、第一挂架、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浮体与所述第一挂架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挂架上的充氧装置。优选地,所述湖泊污染净化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组合生物填料。优选地,所述充氧装置包括曝气管。优选地,所述曝气管为纳米曝气管。优选地,所述湖泊污染净化器还包括与所述充氧装置连接的风机。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装置,所述多个连接装置中的一个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悬挂点,所述悬挂点用于固定组合生物填料。优选地,所述多个悬挂点呈矩阵分布。优选地,至少一个浮体包括多个浮体,所述湖泊污染净化器还包括连接所述多个浮体的第二挂架,所述连接装置通过连接所述第二挂架来连接所述多个浮体。优选地,所述组合生物填料包括活性污泥,所述活性污泥包括好氧性微生物和/或兼氧性微生物。优选地,所述活性污泥的浓度范围为0.5~2.5kg/m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湖泊污染净化器能够设置在湖泊水面上,并利用组合生物填料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分解为简单的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达到修复水环境污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湖泊污染净化系统的网状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湖泊污染净化系统的网状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湖泊污染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湖泊污染净化器的布置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湖泊污染净化器的布置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湖泊污染净化器的布置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浮体2组合生物填料3曝气管4第二挂机5第一挂架6连接装置7湖泊污染净化器8经向联结索9纬向联结索10牵拉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申请中提及的“纬向”和“经向”是指两个彼此垂直或近似垂直的方向。在本申请的附图中,“纬向”可以指横向,“经向”可以指纵向。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湖泊污染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该湖泊污染净化器包括至少一个浮体1,第一挂架5,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浮体1与第一挂架5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6,以及固定在第一挂架5上的充氧装置3。浮体1可以为湖泊污染净化器提供了浮力,使湖泊污染净化器能够漂浮于水面上。连接装置6将浮体1与第一挂架5连接起来,是湖泊污染净化器的主体结构。第一挂架5用于固定充氧装置3。湖泊污染净化器还包括设置于连接装置6上的组合生物填料2。组合生物填料2是微生物的载体,可以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分解为简单的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达到水环境污染修复要求。组合生物填料2降解污染物时需要人工增加污染水体中的溶解氧,因此设置充氧装置3对污染水体进行充氧,提高污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以促进组合生物填料2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充氧装置可以包括曝气管3。曝气管3优选为纳米曝气管,压缩空气经纳米曝气管逸出,能够形成大量直径微小且细密的气泡,有利于氧分子溶解于污染水体,更有效地提高了污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分散的微气泡对组合生物填料2周围的水体形成一定的冲击和扰动,起到更新需要净化的水体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净化污染水体的效率。湖泊污染净化器还包括与充氧装置6连接的风机(未图示)。风机吹送的压缩空气经曝气管3以气泡的形式逸出,可以对上方的第一挂架5所处的水体充氧,提高该处污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促进组合生物填料2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风机可以设置在水岸边,通过输气管道与曝气管3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曝气管3固定在第一挂架5上,这样利用逸出的气泡的自然上升,可以对组合生物填料2周围的污染水体进行充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曝气管3还可以用其他合适的方式设置,比如沿连接装置6设置曝气管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连接装置6包括多个连接装置6,多个连接装置6中的一个连接装置6上设置有多个悬挂点,多个悬挂点用于固定组合生物填料2。为了更好地发挥组合生物填料2的降解作用,可以如图1所示,设置多个连接装置6,并在多个连接装置6中的一个连接装置6上设置有多个悬挂点6,当然也可以在每个连接装置6上都设置有多个悬挂点。在悬挂点上固定组合生物填料2,通过多个悬挂点形成组合生物填料2的集合布置,可以使得湖泊污染净化器占据的水域内更好地发挥降解净化的作用。如图1所示,多个悬挂点呈矩阵分布,形成组合生物填料2的矩阵分布并对周围水体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连接装置6可以具有一定的长度(该长度由水体深度和具体需要决定),可以下探到水面以下较深的位置,有利于组合生物填料2中的微生物在较大的水域范围降解污染物,提高的净化作用。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浮体1包括多个浮体1,湖泊污染净化器还包括连接所述多个浮体1的第二挂架4,连接装置6通过连接第二挂架4来连接多个浮体1。第二挂架4可以与多个浮体1分别形成螺栓连接,使湖泊污染净化器的结构更加牢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连接装置6可以包括绳索、锁链、软管、硬管、连接杆中的至少一者。虽然图1中示出了多个连接装置6在一个平面的分布,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连接装置6可以是立体分布。例如,连接装置6可以被分布成柱体,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等。组合生物填料2可以包括活性污泥,该活性污泥包括好氧性微生物和/或兼氧性微生物。微生物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具有强大的优势,每千克由好氧性微生物和/或兼氧性微生物组成的活性污泥每天可以降解0.24~2.2kg的有机污染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湖泊污染净化器中,组合生物填料2上的活性污泥的浓度范围为0.5~2.5kg/m3。如前文所述的湖泊污染净化器,单只湖泊污染净化器在大型的湖泊污染治理中效果甚微。因此,需要组合一定数量的湖泊污染净化器形成湖泊净化系统以覆盖于水面上,才能取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湖泊污染净化器包括至少一个浮体(1)、第一挂架(5)、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浮体(1)与所述第一挂架(5)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6)、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挂架(5)上的充氧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污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湖泊污染净化器包括至少一个浮体(1)、第一挂架(5)、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浮体(1)与所述第一挂架(5)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6)、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挂架(5)上的充氧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污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湖泊污染净化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6)上的组合生物填料(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污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氧装置(3)包括曝气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湖泊污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为纳米曝气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污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湖泊污染净化器还包括与所述充氧装置(3)连接的风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污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装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申倪志刚李天高卢凯蒋旭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