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山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608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由长条状形状记忆材料和胶带组成,形状记忆材料能够包裹被测管子、与被测管子的接触面通过胶带粘合、外表面布满向内凹陷的间隙,每个间隙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只需要将测试设备粘贴到被测管子表面,缠绕一周,待测试设备恢复原状态后即可开始测试,易于操作,管子测试结果可在实验后通过肉眼直接判断,可视化,达到判断准确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一次测试即可发现问题,不需要多次测试。

Device for detecting tube s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ection tube flat suction device is composed of strip shape memory material and adhesive tape, shape memory materials can be measured, the contact surface coated pipe and the measured tube through the adhesive tape, the surface with concave gap spacing, each gap between equ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only need to test equipment paste to the measured surface of the pipe winding, a week, a device to be tested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state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test, easy to operate, the test results after the experiment by naked eye judgment, visualization, to judge the exact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only needs a the test can be found, does not need to repeatedly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
技术介绍
市场上时常反馈发动机出现动力不足甚至异常熄火故障,其中部分故障是因进气管子耐压不足(老化或设计时就不满足耐压要求)而被吸瘪导致进气阻力增加引起的。在对故障车(或样车)进排气性能测试时,怀疑出现因进气管子被吸瘪导致进气阻力增大,发动机动力不足甚至异常熄火的故障。但是只有发动机运行在大功率区间时才会出现进气管被吸瘪的情况,测试完成后发动机处于怠速或熄火状态,进气管子恢复到原状态,无法直接下定论试验中管子是否存在吸瘪问题,需要更换新的符合耐压要求的管子进行对比实验后方能判断出原管子工作时被吸瘪,整个过程需要专业设备进行测试且要更换管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通过观察形状记忆材料两峰之间间隙的形状,即可判断管子吸瘪的程度,实用性强、节省成本和时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长条状形状记忆材料和胶带组成,形状记忆材料能够包裹被测管子、与被测管子的接触面通过胶带粘合、外表面布满向内凹陷的间隙,每个间隙之间的间距相等。本技术所述的形状记忆材料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本技术所述的形状记忆材料采用反式聚异戊二烯、交联聚乙烯、聚氨酯、聚冰片烯聚合物、环氧树脂、聚乙烯与丁二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形状记忆材料在收到挤压时会出现形变,并保持一定时间内形状维持不变(最佳形状记忆时间为1小时),形状记忆材料由许多峰组成,相邻两个峰之间的间隙宽度L取决于φd和φD两个数据,针对不同管径的被测管子,需要设计几组不同的检测设备(φd、φD、L值不同)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被测管子的直径,将形状记忆材料粘贴到管子上,环绕一周并剪断,待形状记忆材料恢复原状后,进行实验检测,实验完成后,观察形状记忆材料两峰之间间隙的形状,从而判断管子吸瘪的程度,粘贴到被测管子上的形状记忆材料在的间隙发生变化,说明此处被测管子被吸瘪,导致内径尺寸φd和外径尺寸φD发生变化,从而使相邻两峰间隙消失,两峰相互挤压,待实验结束后,被测管子恢复原样,形状记忆材料两峰间出现豁口,从而达到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发现管子在使用中是否存在吸瘪的目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实用性强,只需要将测试设备粘贴到被测管子表面,缠绕一周,待测试设备恢复原状态后即可开始测试,易于操作。2、可视化,管子测试结果可在实验后通过肉眼直接判断,可视化,达到判断准确的效果3、节省成本和时间,只需要一次测试即可发现问题,不需要多次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长条状形状记忆材料1和胶带2组成,形状记忆材料1能够包裹被测管子、与被测管子的接触面通过胶带2粘合、外表面布满向内凹陷的间隙2,每个间隙2之间的间距相等。本技术所述的形状记忆材料1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本技术所述的形状记忆材料1采用反式聚异戊二烯、交联聚乙烯、聚氨酯、聚冰片烯聚合物、环氧树脂、聚乙烯与丁二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形状记忆材料在收到挤压时会出现形变,并保持一定时间内形状维持不变(最佳形状记忆时间为1小时),形状记忆材料由许多峰组成,相邻两个峰之间的间隙宽度L取决于φd和φD两个数据,针对不同管径的被测管子,需要设计几组不同的检测设备(φd、φD、L值不同)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被测管子的直径,将形状记忆材料粘贴到管子上,环绕一周并剪断,待形状记忆材料恢复原状后,进行实验检测,实验完成后,观察形状记忆材料两峰之间间隙的形状,从而判断管子吸瘪的程度,粘贴到被测管子上的形状记忆材料在的间隙发生变化,说明此处被测管子被吸瘪,导致内径尺寸φd和外径尺寸φD发生变化,从而使相邻两峰间隙消失,两峰相互挤压,待实验结束后,被测管子恢复原样,形状记忆材料两峰间出现豁口,从而达到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发现管子在使用中是否存在吸瘪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长条状形状记忆材料和胶带组成,形状记忆材料能够包裹被测管子、与被测管子的接触面通过胶带粘合、外表面布满向内凹陷的间隙,每个间隙之间的间距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长条状形状记忆材料和胶带组成,形状记忆材料能够包裹被测管子、与被测管子的接触面通过胶带粘合、外表面布满向内凹陷的间隙,每个间隙之间的间距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管子吸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忠伊淑莹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