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543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仔稚鱼口裂宽度确定最佳的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自所述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开始,于轮虫活饵料中混合占活饵料湿重2%的开口配合饲料;15日龄至2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上述基础上提高0.5倍;26日龄至3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上述基础上再提高1倍;36日龄至4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上述基础上再提高2倍;46日龄至5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占日常所摄入饵料质量比的50%;56日龄至60日龄,全部投喂开口配合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的转换效率,最终提高银鲳仔稚鱼的培育成活率。

A method of pomfret fish larvae in biological feed pellet feed to transi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fish larvae to feed biological bait transi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ccording to the larval mouth width to determine the best pellet feeding time of the starting point, since the particles feeding time the starting point in the rotifer live bait mixed with the feed opening accounts for 2% of the wet weight of live bait; 15 to 25 days of age, with the opening proportion of feed increased 0.5 time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26 to 35 days of ag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feed ope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d then increased 1 times; 36 to 45 days of age, the proportion of the added material feeding opening on the base a further increase of 2 times; 46 to 55 days of ag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feed opening for daily intake food quality ratio 50%; 56 to 60 days of age, all feeding feed opening. The invention improves pomfret larvae biological feed conversion to pellet feed efficiency,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larvae cultivation of pomfr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银鲳育苗饲料投喂过渡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银鲳是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海水经济鱼类之一,近些年来,国内已实现了银鲳的全人工繁育,其人工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得到完善。因此,银鲳是目前非常具有潜力的未来水产养殖新对象,鉴于其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其开发潜力大。当前,在银鲳人工育苗环节,仔稚鱼培育成活率相对偏低,这也是限制银鲳规模化产业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银鲳仔稚鱼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的过渡不理想;二是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的过渡不理想。对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不理想,其关键的制约因素要追溯到受精卵的质量,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亲体强化培育的角度来入手。而对于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的过渡不理想,这个问题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因此,需要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的衔接过渡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提高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的转换效率,最终提高银鲳仔稚鱼的培育成活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仔稚鱼口裂宽度确定最佳的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自所述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开始,于轮虫活饵料中混合占活饵料湿重2%的开口配合饲料;(2)15日龄至2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1)的基础上提高0.5倍,占活饵料湿重的3%;(3)26日龄至3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2)的基础上再提高1倍,占活饵料湿重的6%;(4)36日龄至4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3)的基础上再提高2倍,占活饵料湿重的18%;(5)46日龄至5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占日常所摄入饵料质量比的50%;(6)56日龄至60日龄,全部投喂开口配合饲料。所述步骤(1)中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为仔稚鱼10日龄。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苗池中轮虫的密度保持在15个/mL以上。所述步骤(1)中每天向苗池中加入消毒后过滤的海水5cm深度,不排水。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每天对苗池底进行吸污处理,操作时先停止供气再进行吸污,换水量为5%。所述步骤(4)-(6)中每天对苗池进行换水操作,换水量为10-15%,苗池底进行吸污处理。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每天进行两次投喂。所述步骤(3)中每天分3次进行投喂,每次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投喂。所述步骤(4)中每天分4次进行投喂,每次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投喂。所述步骤(5)和步骤(6)中每天分6次进行投喂,每次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投喂。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1)结合仔稚鱼口裂大小确定了最佳的开口配合饲料的驯化起始时间;2)逐步过渡,且后期投喂频率增加,显著提高了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的过渡效率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3)避免了育苗池内过多死饵料的堆积,保障了育苗池内的水质条件,提高了培育成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银鲳仔稚鱼口裂随日龄的变化趋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的实验,培育3日龄银鲳苗种至60日龄。设置处理组与对照组,设三重复,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投喂技术进行处理,实验于六个20立方水体的圆形水泥池中进行,池子深度1.8米,育苗水体起始水位高度为80厘米。每个水泥池放置1万粒受精卵。实验过程:处理组(设三重复):(1)通过对不同日龄仔稚鱼口裂宽度的测量,统计出自开口后随日龄增加口裂宽度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10日龄时仔鱼口裂达到400微米以上,口高度(按照口裂二分之一计算)可达200微米,目前市场上的仔稚鱼开口颗粒料最小颗粒在200微米,因此,选定10日龄为最佳颗粒饲料投喂时间点。10日龄仔稚鱼开始于轮虫活饵料中混合占活饵料湿重2%(质量比)的开口配合饲料,苗池中轮虫的密度保持在15个/mL以上,每天投喂2次,且每天于苗池中加入消毒后过滤海水5cm的深度,不排水。(2)15日龄至2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此前基础上提高0.5倍,每天投喂2次,每天进行池底吸污处理,先停气后再进行吸污操作,换水量5%。(3)26日龄至3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添加比例再此前基础上提高提高1倍,每天投喂3次,换水量5%。(4)36日龄至4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添加比例再此前基础上提高提高2倍,每天投喂4次,换水量10%。(5)46日龄至5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占日常所摄入饵料的50%(质量比),每天投喂6次,换水量10%。(6)56日龄至60日龄,全部投喂开口配合饲料,每天投喂6次,换水量15%。对照组(设三重复):按照常规的育苗投喂技术处理,即从36日龄起逐步添加颗粒饲料进行投喂。实验结果:表1:不同日龄阶段银鲳仔稚鱼摄食颗粒饲料的数量比值(占总数的%)日龄15日龄26日龄36日龄46日龄56日龄对照组--028.54±3.0139.62±3.69处理组10.15±1.1222.36±2.0835.77±3.2652.16±4.8798.75±1.02由表1可以看出,15日龄仔稚鱼中开始摄食开口料的尾数占总数的10%以上,26日龄时比例达到20%以上,36日龄时比例达到35%,46日龄时比例达到50%以上,56日龄时基本全部开始摄食开口配合饲料,表明本技术方法可有效提高转饵效率。表2:银鲳育苗出苗率及幼体畸形率出苗率畸形率对照组12.24±2.368.05±2.02处理组25.67±4.697.33±1.25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银鲳仔稚鱼的培育成活率,出苗率达25%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畸形率方面,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论:处理组所采用的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的转换效率,并最终提高银鲳仔稚鱼的培育成活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仔稚鱼口裂宽度确定最佳的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自所述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开始,于轮虫活饵料中混合占活饵料湿重2%的开口配合饲料;(2)15日龄至2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1)的基础上提高0.5倍,占活饵料湿重的3%;(3)26日龄至3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2)的基础上再提高1倍,占活饵料湿重的6%;(4)36日龄至4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3)的基础上再提高2倍,占活饵料湿重的18%;(5)46日龄至5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占日常所摄入饵料质量比的50%;(6)56日龄至60日龄,全部投喂开口配合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仔稚鱼口裂宽度确定最佳的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自所述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开始,于轮虫活饵料中混合占活饵料湿重2%的开口配合饲料;(2)15日龄至2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1)的基础上提高0.5倍,占活饵料湿重的3%;(3)26日龄至3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2)的基础上再提高1倍,占活饵料湿重的6%;(4)36日龄至4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在步骤(3)的基础上再提高2倍,占活饵料湿重的18%;(5)46日龄至55日龄,开口配合饲料的添加比例占日常所摄入饵料质量比的50%;(6)56日龄至60日龄,全部投喂开口配合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颗粒饲料投喂时间起点为仔稚鱼10日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苗池中轮虫的密度保持在15个/mL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鲳仔稚鱼生物饵料向颗粒饲料过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士明张晨捷高权新施兆鸿王建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