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137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4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透气隔离组件和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的夹壁,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固定夹持于所述夹壁并与所述夹壁共同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第二后腔连通,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扬声器箱低频声学性能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箱包括下盖、与该下盖组配形成一收容空间的上盖、一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以及由所述上盖向下盖方向延伸的挡壁,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挡壁与所述上盖围成辅助发声腔,其靠近所述下盖的一侧贴设与所述下盖平行的透气隔板,通过向所述辅助发声腔内填设吸音颗粒形成虚拟声腔,从而改善所述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然而,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中,所述透气隔板与所述挡壁通过热熔连接,所述挡壁需要设置一层厚度约为0.70mm的热熔墙以配合热熔工艺,同时,所述透气隔板为平行于所述下盖板设置,其需与所述下盖设置约0.3mm高度的间隙作为后腔的泄漏。所述热熔墙和所述泄漏的间隙结构的设置占用的作为虚拟声腔的所述辅助发声腔的体积,则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扬声器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透气隔离组件和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的夹壁,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固定夹持于所述夹壁并与所述夹壁共同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第二后腔连通,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透气隔离组件和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并抵接于所述下盖的夹壁,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固定夹持于所述夹壁并与所述夹壁共同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第二后腔连通,所述发声单体位于所述第一后腔,所述第二后腔内填充吸音颗粒,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吸音颗粒封装于所述第二后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包括框架和结合于所述框架上的网布,所述框架夹持于所述夹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抵压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夹壁。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良柳林张伏虎施胜荣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