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握插组件及应用该插座握插组件的墙壁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083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4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插座握插组件及应用该插座握插组件的墙壁插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弹性接触臂,弹性接触臂上端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拱起的电接触部一;固定部,两弹性接触臂的下部通过固定部连接,且三者的横截面为U型,固定部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卡接部一与插座壳体卡接配合;夹持部,由固定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且位于两个弹性接触臂之间,夹持部向外侧弯折形成向内侧拱起的电接触部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插座的插座握插组件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更安全的墙壁插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握插组件及应用该插座握插组件的墙壁插座
本技术涉及电气
,尤其涉及一种插座握插组件及应用该插座握插组件的墙壁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是各类电气设备线路连接的必备配件,是确保安全用电的关键环节,随着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类电器的广泛普及,人们对电器配件,特别是对常用的电源插座的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插座由于插孔的存在,所以当没有电力常识的人如儿童因好奇等原因将手指伸入插孔中或是拿着铁丝等导电材料插入到插孔中,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安全插座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插座多数结构复杂,并且不能保证在不使用状态就是断电的。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的插座。专利申请号为201520609618.8,名称为《一种安全插座》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插座。但是其插座握插组件的结构复杂,造成插座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插座的插座握插组件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更安全的墙壁插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座握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握插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弹性接触臂,弹性接触臂上端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拱起的电接触部一;固定部,两弹性接触臂的下部通过固定部连接,且三者的横截面为U型,固定部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卡接部一与插座壳体卡接配合;夹持部,由固定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且位于两个弹性接触臂之间,夹持部向外侧弯折形成向内侧拱起的电接触部二。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接触臂上与固定部所在侧相对的一侧延伸出与固定部平行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二,卡接部二与插座壳体卡接配合。上述提供的插座握插组件,其导电部位由接触方向相互垂直弹性接触臂和夹持部构成,能保证良好的接触,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电连接稳定可靠;而且在插座握插组件相对的两侧设置卡接部,来使插座握插组件与插座壳体保持良好的固定,插座握插组件不会发生松动,使墙壁开关工作更稳定。该插座握插组件与插头插针的电接触部位均设计成拱形,使插座握插组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恢复能力,而导电部的设置使电接触部位具有双重弹性,避免插座握插组件弹性失效的情况发生。一种墙壁插座,包括上盖、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的安装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供插头穿过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以下结构:火线插握组件,零线插握组件,火线导电片、零线导电片、分别与电源线电连接的火线连接片和零线连接片;所述火线插握组件设置在所述火线导电片的第一端与所述零线导电片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火线插握组件与所述零线导电片的第二端之间绝缘设置,所述零线插握组件设置在所述零线导电片的第一端和所述火线导电片的第二端之间;在插头未插入时,所述火线导电片和所述零线导电片的两端的触点均处于断开状态;当插头插针分别插入到所述火线插握组件和所述零线插握组件中,在所述火线插握组件中插针的挤压作用下,所述零线导电片的第二端的触点与所述零线连接片的触点电连接,同时,所述火线导电片的第一端的触点与所述火线插握组件的一端的触点电连接,在所述零线插握组件中插针的挤压作用下,所述火线导电片的第二端的触点与所述火线连接片的触点电连接,同时所述零线导电片的第一端的触点与所述零线插握组件的一端的触点电连接;所述火线插握组件、零线插握组件为上述的插座握插组件。上述提供的插座,其用于容置插头插针的火线插握组件与零线插握组件是通过火线导电片和零线导电片分别与电源电连接,在插头未插入的情况下,火线导电片与零线导电片的两端均断开,两个插握组件并未连通电源;只有当尺寸型号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应插头插针分别插入到两个插握组件中,火线导电片与零线导电片才能分别与电源连通同时插针分别与火线导电片或零线导电片连通,形成回路。而当非正常使用时,如儿童将导电金属插入到安全插座的一个插孔或两个插孔中,由于其插入材料的尺寸与插握组件并不匹配,并不能推动火线导电片或零线导电片与电源电连接,可以有效防止触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接触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接触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接触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接触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墙壁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火线插握组件、零线插握组件、火线导电片、零线导电片、火线连接片、零线连接片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火线导电片、零线导电片、火线连接片、零线连接片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插座壳体;2-弹性接触臂;3-电接触部一;4-固定部;5-卡接部一;6-夹持部;7-电接触部二;8-连接部;9-卡接部二;10-第二固定部;11-卡接适配部;12-第二夹持部;13-电接触部三;14-定位导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参考图1至图8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墙壁插座,包括插座壳体1,所述插座壳体1内设有与插头的插针对应的电接触件,实施例一:如图2和3所述的电接触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弹性接触臂2,弹性接触臂2上端向内弯折延伸形成拱起的电接触部一3,电接触部位均设计成拱形,使弹性接触臂2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恢复能力,避免电接触件弹性失效的情况发生;还包括固定部4,两弹性接触臂2的下部通过固定部4连接,且固定部4和两弹性接触臂2三者的横截面为U型,固定部4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5,卡接部一5与插座壳体1卡接配合,插座壳体1上设置对应的卡接槽;还包括夹持部6,由固定部4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并位于两个电接触部一3之间,夹持部6弯折成向内侧拱起的电接触部二7,所述弹性接触臂2上与固定部4所在侧相对的一侧延伸出与固定部4平行的连接部8,所述连接部8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二9,卡接部二9与插座壳体1卡接配合,插座壳体1上设置对应的卡接槽。电接触件的导电部位由接触方向相互垂直弹性接触臂2和夹持部6构成,能保证良好的接触,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电连接稳定可靠;而且在电接触件相对的两侧设置卡接部,来使电接触件与插座壳体保持良好的固定,电接触件不会发生松动,使墙壁开关工作更稳定。实施例二:如图4和5所述的电接触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弹性接触臂2,弹性接触臂2上端向内弯折形成拱起的电接触部一3,电接触部位均设计成拱形,使弹性接触臂2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形变恢复能力,避免电接触件弹性失效的情况发生;还包括固定部4,两弹性接触臂2的下部通过固定部4连接,且固定部4和两弹性接触臂2三者的横截面为U型,固定部4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5,卡接部一5与插座壳体1卡接配合,插座壳体1上设置对应的卡接槽;其中一个弹性接触臂2上与固定部4所在侧相对的一侧延伸出与固定部4平行的第二固定部10,第二固定部10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适配部11,卡接适配部11与插座壳体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固定部10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2位于两个电接触部一3之间,第二夹持部12弯折成向内侧拱起的电接触部三13,夹持部6与第二夹持部12配合夹持插针。所述第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插座握插组件及应用该插座握插组件的墙壁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握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握插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弹性接触臂,弹性接触臂上端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拱起的电接触部一;固定部,两弹性接触臂的下部通过固定部连接,且三者的横截面为U型,固定部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卡接部一与插座壳体卡接配合;夹持部,由固定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且位于两个弹性接触臂之间,夹持部向外侧弯折形成向内侧拱起的电接触部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握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握插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弹性接触臂,弹性接触臂上端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拱起的电接触部一;固定部,两弹性接触臂的下部通过固定部连接,且三者的横截面为U型,固定部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一,卡接部一与插座壳体卡接配合;夹持部,由固定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且位于两个弹性接触臂之间,夹持部向外侧弯折形成向内侧拱起的电接触部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握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臂上与固定部所在侧相对的一侧延伸出与固定部平行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接部二,卡接部二与插座壳体卡接配合。3.一种墙壁插座,包括上盖、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的安装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供插头穿过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以下结构:火线插握组件,零线插握组件,火线导电片、零线导电片、分别与电源线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托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