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枢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5004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与枢接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电子装置以及各连接两个电子装置的多个枢接装置。每个枢接装置包含两个转动件、夹持于两个转动件之间的仿形件、及安装于两个转动件的扭力模块。两个转动件一端呈间隔设置以形成有间隙,而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电子装置。其中,两个转动件各定义有转轴线,并且每个电子装置能以两个所述转轴线的至少其中一个转轴线为轴心来旋转。所述仿形件具有覆盖上述间隙的延伸部,借以避免使用者因上述间隙而被两个转动件夹伤、也同时使电子设备更为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枢接装置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枢接装置,且还涉及一种能够覆盖间隙的一种电子设备及枢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枢接装置是用来连接两个电子装置(如:显示器与键盘),并使上述两个电子装置能够相对地转动。然而,现有枢接装置用来连接两个电子装置的两个转动件之间大都留有间隙,此容易令使用者因上述间隙而被两个转动件夹伤,并且上述间隙的存在还产生电子设备不美观等问题,进而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于是,本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枢接装置,用来改善现有枢接装置所可能产生的缺失。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电子装置,各具有一安装部,并且两个所述安装部彼此相邻设置;以及多个枢接装置,各连接两个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安装部,以使两个所述电子装置能够相对地转动,每个所述枢接装置包含:两个转动件,其一端呈间隔设置以形成有一间隙,而两个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部,两个所述转动件各定义有一转轴线,并且每个所述电子装置能以两个所述转轴线的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线为轴心来旋转;一仿形件,夹持于两个所述转动件之间,并且所述仿形件具有覆盖所述间隙的一延伸部;及一扭力模块,安装于两个所述转动件,以使两个所述转动件保持相对应的距离、并于两个所述转动件相对旋转时提供一扭力。优选地,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所述延伸部充填于所述间隙,并且所述延伸部的相反两侧各形成有一容置槽,以使两个所述转动件的局部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个所述容置槽内。优选地,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所述延伸部的两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各呈圆弧面,并且两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的圆心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轴线上。优选地,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每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相较于所对应的所述转轴线形成有60度至180度之间的一圆心角。优选地,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每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相较于所对应的所述转轴线具有一半径,所述延伸部具有位于相反侧且裸露于外的两个外侧面,并且两个所述外侧面的距离不大于两倍的所述半径。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有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子装置的多条传输线缆,并且多条所述传输线缆分别定位于多个所述枢接装置。优选地,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每个所述转动件包含有一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延伸的一外接部、及自所述本体部延伸的一夹持部,所述仿形件包含有一定位部、自所述定位部一侧延伸的所述延伸部、及自所述定位部另一侧延伸的一夹线部,所述延伸部位于两个所述本体部之间,所述定位部夹持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夹线部固定相对应的所述传输线缆,而两个所述外接部则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部。本技术实施例也公开一种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装置包括:两个转动件,其一端呈间隔设置以形成有一间隙;一仿形件,夹持于两个所述转动件之间,并且所述仿形件具有覆盖所述间隙的一延伸部;其中,所述延伸部充填于所述间隙,并且所述延伸部的相反两侧各形成有一容置槽,以使两个所述转动件的局部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个所述容置槽内;以及一扭力模块,安装于两个所述转动件,以使两个所述转动件保持相对应的距离、并于两个所述转动件相对旋转时提供一扭力。优选地,两个所述转动件各定义有一转轴线,所述延伸部的两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各呈圆弧面,并且两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的圆心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轴线上。优选地,每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相较于所对应的所述转轴线形成有大于60度并小于180度的一圆心角。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及枢接装置,通过仿形件的延伸部覆盖两个转动件之间的间隙,借以避免使用者因上述间隙而被两个转动件夹伤、也同时使上述电子设备更为美观。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枢接装置及传输线缆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枢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枢接装置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3沿剖线VⅡ-VⅡ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3沿剖线VⅢ-VⅢ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枢接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技术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1000,包含有两个电子装置200、用来连接两个电子装置200的多个枢接装置100、及用来使两个电子装置200电性连接的多条传输线缆300。其中,上述两个电子装置200于本实施例中是分别以显示器及键盘来作说明,但不受限于此。进一步地说,所述两个电子装置200各具有一安装部201,并且上述两个安装部201彼此平行且相邻地设置。每个枢接装置100连接上述两个电子装置200的安装部201,以使两个电子装置200能够相对地转动。而上述多条传输线缆300位于两个电子装置200之间的部位,是分别定位于多个枢接装置100。需先说明的是,所述枢接装置100于本实施例中虽是用来连接两个电子装置200,但所述枢接装置100也可以视用户需求而用来连接其他装置,本技术不加以限制。再者,由于本实施例的多个枢接装置100为相同或是对称的构造,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述仅说明其中一个枢接装置100的构造。如图3和图4,所述枢接装置100包含有两个转动件1、夹持于上述两个转动件1之间的一仿形件2、及安装于上述两个转动件1的一扭力模块3。其中,所述两个转动件1的一端(如图5中的两个转动件1的内侧端)呈间隔设置以形成有一间隙G,而两个转动件1的另一端(如图5中的两个转动件1的外侧端)分别固定于上述两个安装部201。由于本实施例的两个转动件1为对称的构造,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述仅说明其中一个转动件1的构造。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转动件1包含有一本体部11、自上述本体部11延伸的一外接部12、及自上述本体部11延伸的一夹持部13。其中,所述本体部11定义有一转轴线C,并且本体部11垂直于转轴线C的截面外缘大致呈拱形。所述外接部12呈片状,并且所述转动件1通过其外接部12而固定于相对应的安装部201,以使电子装置200能以上述两个转轴线C的至少其中一个转轴线C为轴心来旋转(如图1所示)。所述夹持部13大致呈管状,并且夹持部13的中心线重疊于上述转轴线C,而夹持部13的中心线是垂直于上述外接部12自本体部11延伸的方向。换个角度来说,两个转动件1的本体部11于彼此相邻的部位(如图5中位于右方的转动件1的左侧部)为一圆弧面111,上述圆弧面111的圆心是大致坐落于转轴线C上,所述间隙G是形成于上述两个本体部11的圆弧面111之间,而每个外接部12则是连接于远离上述圆弧面111的本体部11位置(如图5中位于右方的本体部111右侧部位)。请参阅图5至图8,所述仿形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子设备及枢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电子装置,各具有一安装部,并且两个所述安装部彼此相邻设置;以及多个枢接装置,各连接两个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安装部,以使两个所述电子装置能够相对地转动,每个所述枢接装置包含:两个转动件,其一端呈间隔设置以形成有一间隙,而两个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部,两个所述转动件各定义有一转轴线,并且每个所述电子装置能以两个所述转轴线的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线为轴心来旋转;一仿形件,夹持于两个所述转动件之间,并且所述仿形件具有覆盖所述间隙的一延伸部;及一扭力模块,安装于两个所述转动件,以使两个所述转动件保持相对应的距离、并于两个所述转动件相对旋转时提供一扭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11 TW 106200484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电子装置,各具有一安装部,并且两个所述安装部彼此相邻设置;以及多个枢接装置,各连接两个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安装部,以使两个所述电子装置能够相对地转动,每个所述枢接装置包含:两个转动件,其一端呈间隔设置以形成有一间隙,而两个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部,两个所述转动件各定义有一转轴线,并且每个所述电子装置能以两个所述转轴线的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线为轴心来旋转;一仿形件,夹持于两个所述转动件之间,并且所述仿形件具有覆盖所述间隙的一延伸部;及一扭力模块,安装于两个所述转动件,以使两个所述转动件保持相对应的距离、并于两个所述转动件相对旋转时提供一扭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所述延伸部充填于所述间隙,并且所述延伸部的相反两侧各形成有一容置槽,以使两个所述转动件的局部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个所述容置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所述延伸部的两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各呈圆弧面,并且两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的圆心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轴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每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相较于所对应的所述转轴线形成有60度至180度之间的一圆心角。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每个所述枢接装置中,每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相较于所对应的所述转轴线具有一半径,所述延伸部具有位于相反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安赐
申请(专利权)人: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