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配件及闪光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89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终端配件及闪光灯控制装置,包括导光光纤与终端连接件;所述导光光纤包括进光面与出光面,所述终端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进光面与终端的至少一个闪光灯的出光面连接,使所述闪光灯的光经由所述进光面进入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通过导光光纤将闪光灯光源的光引出,使用户在使用闪光灯时,不必非得手持终端,并将终端设置闪光灯的一面朝向需要被照明的物体,使闪光灯的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更贴合用户的意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配件及闪光灯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
,尤其设计一种终端配件及闪光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终端上一般都设置有闪光灯,闪光灯一般是为了在照相时加强曝光量,尤其在昏暗的地方,闪光灯的开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亮。但是应用户的实际需求,闪光灯的作用已经不拘于增加曝光量了,很多终端上都设置了“手电筒”的功能,在这里,闪光灯的作用就已经属于普通的照明范畴了,由于闪光灯最初是为照相功能服务的,所以,终端上的闪光灯一般与摄像头都处于同一面,这就导致闪光灯在进行照明时,光线只能从终端背面发出,因此,用户使用“手电筒”功能时,不得不拿着终端,使终端的背面朝向需要被照明的物体,这导致“手电筒”的使用方式僵化,缺少灵活性,为用户带来很多不便,降低了用户体验。而且由于光线沿直线传播,所以“手电筒”光线的聚散程度已经由终端的原始设计决定了,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调整“手电筒”的聚散程度,进行针对性的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终端配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终端闪光灯的光线只能从终端背面射出,使用方式僵化,缺少灵活性,用户体验度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终端配件,包括导光光纤与终端连接件;所述导光光纤包括进光面与出光面,所述终端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进光面与终端的至少一个闪光灯的出光面连接,使所述闪光灯的光经由所述进光面进入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音频输出设备,所述音频输出设备用于将所述终端输出的第一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进行输出;和/或,音频输入设备,所述音频输入设备用于将声音转化为第二音频信号输入所述终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输出设备为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外露面和出声孔;所述导光光纤的出光面与所述外露面位于同一面,所述外露面为用户使用所述耳机时,不与用户耳朵直接接触的面;和/或,所述导光光纤的出光面与所述出声孔位于同一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连接件包括吸盘式连接件,所述吸盘式连接件包括吸盘,所述导光光纤的进光面连接至所述吸盘的背面,当所述吸盘式连接件的正面吸附到所述终端时,所述导光光纤的进光面与所述闪光灯的出光面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连接件包括夹持连接件;所述夹持连接件包括两个夹脚,其中,第一夹脚与所述导光光纤的进光面连接;当所述夹持连接件连接到所述终端时,所述第一夹脚与所述闪光灯位于同一面,且所述导光光纤的进光面与所述闪光灯的出光面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线控信号传递设备,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线控信号,并将所述线控信号出输给所述终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闪光灯控制装置,包括终端和如上所述的终端配件;所述终端包括:音频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输出的第一音频信号和/或输入到所述终端的第二音频信号与预先设置的各闪光灯控制信号进行匹配;闪光灯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匹配成功的所述闪光灯控制信号控制各所述闪光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匹配单元包括频率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或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匹配出用于控制各所述闪光灯亮度的闪光灯控制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音频匹配单元包括:左声道匹配单元,用于匹配出与所述终端输出的左声道音频信号相对应的第一闪光灯控制信号,所述第一闪光灯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闪光灯的亮度;右声道匹配单元,用于匹配出与所述终端输出的右声道音频信号相对应的第二闪光灯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闪光灯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二闪光灯的亮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线控单元,所述线控单元用于接收线控信号,并根据所述线控信号控制各所述闪光灯的亮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终端配件及闪光灯控制装置,通过导光光纤将闪光灯光源的光引出,使用户在使用闪光灯时,不必非得手持终端,并将终端设置闪光灯的一面朝向需要被照明的物体,使闪光灯的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更贴合用户的意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终端配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终端连接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连接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终端配件的示意图;图5为现有的一种耳塞式耳机的耳塞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终端示意图;图7为图6中音频匹配单元的一种示意图;图8为图6中音频匹配单元的另一种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一种闪光灯控制装置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闪光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终端配件,请参考图1,该终端配件10包括终端连接件101与导光光纤102,导光光纤102包括进光面1021与出光面1022,终端连接件101的作用在于将导光光纤102的进光面1021与终端60的至少一个闪光灯608的出光面连接起来,使该闪光灯608的光能够经由进光面1021进入导光光纤102内部,在其内部进行各种反射之后,从导光光纤102的出光面1022射出。导光光纤主要采用全反射原理进行导光,由于全反射与材料表面折射率和光纤波长有关,因此不同的导光光纤会对应不同的光纤波长范围,目前一般塑料光纤均可以针对可见光导光,其单根直径一般为0.25~3毫米,当对导光光纤的直径要求较高时,可以将多根导光光纤并联进行使用。不同导光光纤的可弯折特性有很大的不同,大部分导光光纤可以弯折至直径30毫米以下,一些抗弯折光纤能够弯折至直径两毫米而不影响使用。为了让用户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时候也能有较好的拍照体验,现有终端都配置有闪光灯,而且为了进一步解决因单一闪光灯光谱单一而引起的拍照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很多终端都配备了双色温闪光灯,是由不同色温的两个闪光灯同时闪烁。这样在黑暗处拍照时,双色温闪光灯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闪光灯的光照光谱单一,成像照片颜色干涩、失真,以及拍摄人物时出现的“红眼”等问题,使拍摄出的照片更加柔和,接近自然光效果。虽然一般终端再进行拍照时,双色温闪光灯的两个不同闪光灯同步闪烁,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这两个闪光灯的使能可以被分别控制。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导光光纤102的进光面1021只需要与终端的至少一个闪光灯的出光面对应就行,并不一定要求进光面1021与双色温闪光灯全部对应。应当明白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只是示出了双色温闪光灯的方案,但是由于闪光灯的个数并不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因素,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配件10也应该适用于包括三个及三个以上的闪光灯的终端。对于终端连接件10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请参考图2,终端连接件101为吸盘式连接件1011,顾名思义,吸盘式连接件1011就是通过吸盘将导光光纤102连接至终端60的闪光灯608处的。吸盘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内外大气压力的差别,吸附在物体上的压力吸盘;另一种是磁力吸盘,专门用于对铁磁性物质的吸附和固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选择设置压力吸盘,因为压力吸盘一般为塑料材料,材质轻便,而且适用于各种材质的终端外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当终端外壳为金属材料时,也可以考虑使用磁力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终端配件及闪光灯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光纤与终端连接件;所述导光光纤包括进光面与出光面,所述终端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进光面与终端的至少一个闪光灯的出光面连接,使所述闪光灯的光经由所述进光面进入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光纤与终端连接件;所述导光光纤包括进光面与出光面,所述终端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进光面与终端的至少一个闪光灯的出光面连接,使所述闪光灯的光经由所述进光面进入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输出设备,所述音频输出设备用于将所述终端输出的第一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进行输出;和/或,音频输入设备,所述音频输入设备用于将声音转化为第二音频信号输入所述终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设备为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外露面和出声孔;所述导光光纤的出光面与所述外露面位于同一面,所述外露面为用户使用所述耳机时,不与用户耳朵直接接触的面;和/或,所述导光光纤的出光面与所述出声孔位于同一面。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连接件包括吸盘式连接件,所述吸盘式连接件包括吸盘,所述导光光纤的进光面连接至所述吸盘的背面,当所述吸盘式连接件的正面吸附到所述终端时,所述导光光纤的进光面与所述闪光灯的出光面对应。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连接件包括夹持连接件;所述夹持连接件包括两个夹脚,其中,第一夹脚与所述导光光纤的进光面连接;当所述夹持连接件连接到所述终端时,所述第一夹脚与所述闪光灯位于同一面,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稳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