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艳斌专利>正文

一种岩土工程用可长时间运转的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656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用可长时间运转的钻孔机,包括机体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安装固定有支撑网筒,支撑网筒的内侧空间为机体安装腔,支撑网筒的外侧空间为通风腔,通风腔内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柱,机体安装腔为前端开口设置,机体安装腔的后端设有用于对机体进行减震支撑的减震块,支撑座的左侧还设有与机体安装腔连通的进风孔,支撑座的右侧还设有与通风腔连通的排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安装和拆卸,通风散热效果好,可保持机体长时间运转,且可减少机体表面灰尘的粘附,提升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用可长时间运转的钻孔机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机械
,具体是一种岩土工程用可长时间运转的钻孔机。
技术介绍
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随着多种所有制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及跨区域经营障碍被打破,岩土工程市场已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主要研究方向为:①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②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③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在施工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岩土工程用可长时间运转的钻孔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土工程用可长时间运转的钻孔机,包括机体(12)和支撑座(8),机体(12)安装固定于支撑座(8)上,机体(12)的前端设置有铣刀(11),支撑座(8)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导向套管(7),导向套管(7)内配合滑动设有导向柱(4),两个导向柱(4)的前端均设有弧形支撑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导向柱(4)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固定套(5),两个导向柱(4)左端的两个固定套(5)之间固定设有后加强肋(2),两个导向柱(4)右端的两个固定套(5)之间固定设有前加强肋(10),所述固定套(5)的下方设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设有支撑圆盘(14),所述导向柱(4)、固定套(5)和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用可长时间运转的钻孔机,包括机体(12)和支撑座(8),机体(12)安装固定于支撑座(8)上,机体(12)的前端设置有铣刀(11),支撑座(8)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导向套管(7),导向套管(7)内配合滑动设有导向柱(4),两个导向柱(4)的前端均设有弧形支撑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导向柱(4)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固定套(5),两个导向柱(4)左端的两个固定套(5)之间固定设有后加强肋(2),两个导向柱(4)右端的两个固定套(5)之间固定设有前加强肋(10),所述固定套(5)的下方设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设有支撑圆盘(14),所述导向柱(4)、固定套(5)和支撑杆(13)上还设有紧固螺栓(6),所述紧固螺栓(6)从固定套(5)顶部的螺栓孔插入,穿过导向柱(4)上的螺栓孔和固定套(5)底部的螺栓孔后连接于支撑杆(13)顶部的螺栓孔上,所述后加强肋(2)和支撑座(8)之间还设有多个液压气缸(3),所述液压气缸(3)的缸体固定于后加强肋(2)上,液压气缸(3)的活塞杆固定于支撑座(8)上,所述支撑座(8)内安装固定有支撑网筒(15),所述支撑网筒(15)的内侧空间为机体安装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斌
申请(专利权)人:郭艳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