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606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2:2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获取所述源系统以及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并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在所述待迁移数据中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且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生成第一数据迁移指令,由所述源系统或所述重构系统响应所述第一数据迁移指令,将所述目标数据迁移至所述重构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有效避免了数据迁移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保证了数据迁移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数据的加工、整理、分析等处理操作,因此被广泛应用到不同的业务领域中,实现业务数据的处理。比如在一个实际应用中,数据处理系统可以与银行系统建立联接,进行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个人信息管理等业务操作,根据不同的业务操作,实现对业务数据的查询、增加或修改等处理操作。在数据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演进过程中,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业务内容,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会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数据处理性能,需要进行系统架构重新设计或优化,将部分功能拆解,重新构建实现该部分功能的新系统,也即重构系统,重构系统还可以被赋予新的功能,完成新业务的开发等。由于重构系统是基于原始的数据处理系统(称为源系统)重新构建获得,重构系统与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数据依赖,因此,需要将源系统中与重构系统相关的待迁移数据迁移至重构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将源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迁移至重构系统通常是通过配置并执行迁移逻辑,将源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全部迁移至重构系统,但是现有的这种数据迁移方案在数据迁移过程中,由于需要占用系统资源,因此会对系统性能造成影响,从而也会影响数据迁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避免了数据迁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保证了数据迁移的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包括: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获取所述源系统以及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并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在所述待迁移数据中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且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生成第一数据迁移指令,由所述源系统或所述重构系统响应所述第一数据迁移指令,将所述目标数据迁移至所述重构系统。优选地,所述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包括: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操作频率高于第一频率阈值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操作频率根据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的次数统计获得。优选地,所述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包括:监测所述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根据用户触发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之后的目标数据。优选地,所述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包括: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根据用户触发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且操作频率高于第一频率阈值的目标数据。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每到达预设时间,再次获取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在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生成第二数据迁移指令,由所述源系统或所述重构系统响应所述第二数据迁移指令,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操作频率低于第二频率阈值的低频数据迁移至所述重构系统。优选地,所述系统性能包括系统负载以及数据库响应时间;所述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包括:判断所述源系统的系统负载是否低于第一负载阈值、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负载是否低于第二负载阈值、所述源系统的数据库响应时间是否低于第一响应阈值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数据库响应时间是否低于第二响应阈值。一种数据迁移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第一性能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系统以及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第一性能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第一迁移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待迁移数据中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且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生成第一数据迁移指令,由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响应所述第一数据迁移指令,将所述目标数据迁移至所述重构系统。优选地,所述监测模块具体用于: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操作频率高于第一频率阈值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操作频率根据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的次数统计获得。优选地,所述监测模块具体用于:监测所述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根据用户触发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之后的目标数据。优选地,所述监测模块具体用于: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根据用户触发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且操作频率高于第一频率阈值的目标数据。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性能获取模块,用于每到达预设时间,再次获取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第二性能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第二迁移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生成第二数据迁移指令,由所述源系统或所述重构系统响应所述第二数据迁移指令,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操作频率低于第二频率阈值的低频数据迁移至所述重构系统。优选地,所述系统性能包括系统负载以及数据库响应时间;所述第一性能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源系统的系统负载是否低于第一负载阈值、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负载是否低于第二负载阈值、所述源系统的数据库响应时间是否低于第一响应阈值、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数据库响应时间是否低于第二响应阈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待迁移数据中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在源系统以及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迁移至重构系统,该性能需求条件表明了系统性能足够支持数据迁移,因此有效避免了待迁移数据全部迁移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合理利用了系统性能,保证数据迁移的可靠执行。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迁移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迁移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迁移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主要适用于数据处理系统中,用于将源系统的中,重构系统对应的待迁移数据迁移至重构系统。源系统即是指原始的数据处理系统,随着生命周期演进,功能的增多以及复杂化,为了不影响数据处理性能,可以基于源系统,构建获得多个重构系统,此时源系统中重构系统对应的数据也需要迁移至重构系统。将源系统中的待迁移数据迁移至重构系统可以包括重构系统主动迁移,即从源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取待迁移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获取所述源系统以及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并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在所述待迁移数据中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且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生成第一数据迁移指令,由所述源系统或所述重构系统响应所述第一数据迁移指令,将所述目标数据迁移至所述重构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获取所述源系统以及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并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在所述待迁移数据中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且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生成第一数据迁移指令,由所述源系统或所述重构系统响应所述第一数据迁移指令,将所述目标数据迁移至所述重构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包括: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操作频率高于第一频率阈值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的操作频率根据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的次数统计获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包括:监测所述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根据用户触发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之后的目标数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满足数据迁移条件的目标数据包括:监测源系统的待迁移数据中,是否存在根据用户触发的数据处理请求,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且操作频率高于第一频率阈值的目标数据。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每到达预设时间,再次获取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在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满足性能需求条件时,生成第二数据迁移指令,由所述源系统或所述重构系统响应所述第二数据迁移指令,将所述待迁移数据中,操作频率低于第二频率阈值的低频数据迁移至所述重构系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性能包括系统负载以及数据库响应时间;所述判断所述源系统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性能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条件包括:判断所述源系统的系统负载是否低于第一负载阈值、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系统负载是否低于第二负载阈值、所述源系统的数据库响应时间是否低于第一响应阈值以及所述重构系统的数据库响应时间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开曼群岛,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