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琼琳专利>正文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4435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通过曝气池、反应罐的设置及相互配合,将各个曝气池的水反复经循环泵抽引分别进入反应罐再流回到曝气池中,使得反应罐内的微生物载体中的微生物不断将废水进行净化。相对传统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启动快,固定化微生物载体使用寿命长,如有中断使用,微生物进入休眠状态,再运行时恢复快;基本无有机污泥产生,产生的少量污泥容易处理,节省污泥设施投入及污泥处理成本;对COD、NH3‑N、TN去除率高,出水优于传统生物法;出水后无需物理法、化学法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
技术介绍
自1970年,活性污泥法及各种形式的生物膜法成为废水处理的标准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由一系列好氧池、缺氧池、填料塔组成,以处理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5日生物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含氮污染物、有机氮、无机亚硝酸盐、硝酸盐以及总磷,其中,总磷采用生物除磷,除磷菌吸收大量磷后,以污泥的形式被排出,总磷得到处理;工艺流程的末端一般还设有消毒工艺单元,以消灭出水中的致病菌和病毒。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出水可达到美利坚联合国的“二级出水标准”,也可直排地表、可作为工业回用水或灌溉水;活性污泥法的核心部分是“活性污泥”,处理池的“活性污泥”需要维持在一定浓度,活性污泥含各种各样的菌种,也称混合液悬浮固体或生物膜;混合液悬浮固体湿重测量单位是毫克每升(mg/L),干重测量单位是磅;生物膜的测量单位是膜厚(mm);混合液悬浮固体在沉淀池沉淀,而后一部分回流到处理池,一部分作为废弃活性污泥排出。初沉池作废排出的混合液悬浮固体称为废弃固体;废弃活性污泥及废弃固体生成量不固定,但通常是每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曝气池以及和曝气池配合的反应罐,反应罐内设有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所述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含有微生物;所述曝气池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所述反应罐包括第一反应罐和第二反应罐;第一曝气池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曝气池相连通,第二曝气池通过回流泵和回流管道与第一曝气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曝气池设有废水进水管道,第一曝气池的底部通过循环泵和第一循环管道与第一反应罐的进水口相连,第一反应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道与第一曝气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曝气池设有总出水管道,第二曝气池的底部通过循环泵和第二循环管道与第二反应罐的进水口相连,第二反应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曝气池以及和曝气池配合的反应罐,反应罐内设有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所述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含有微生物;所述曝气池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曝气池和第二曝气池,所述反应罐包括第一反应罐和第二反应罐;第一曝气池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曝气池相连通,第二曝气池通过回流泵和回流管道与第一曝气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曝气池设有废水进水管道,第一曝气池的底部通过循环泵和第一循环管道与第一反应罐的进水口相连,第一反应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道与第一曝气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曝气池设有总出水管道,第二曝气池的底部通过循环泵和第二循环管道与第二反应罐的进水口相连,第二反应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道与第二曝气池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罐的进水口设在第一反应罐的底部,第一反应罐的出水口设在第一反应罐的上部,所述第一反应罐的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内的微生物为碳源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及有机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罐的进水口设在第二反应罐的底部,第二反应罐的出水口设在第二反应罐的上部,所述第二反应罐的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内的微生物为硝化菌和反硝化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珍妮唐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许琼琳陈珍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