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31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包括瓶盖本体和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该所以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主要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再加上第二接触点的力反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并且第一接触点的受力点离破口位很近,这样被顶穿盖2的破口处就很容易顶穿,大大的减小顶穿力,很好的解决了顶不穿或顶穿力过大导致顶杆断裂的问题。总之,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力,适合推广使用。

Novel bottle cap punch through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rticles for daily use,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bottle cap punch through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bottle top penetr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le cap body and a push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bottle top wear device, the bottle cap top rod wear device to open the top wear was the top cover, forming a first contact point between the push rod and the boss, the formation of second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push rod and the push rod of the bottle body, the top rod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op cover is worn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water; so from plugbar force a major role in the first contact point, plus second points of contact stress reaction in the first contact point, and point the first contact point from a recent break, it was the top cover wear is very easy to break at the 2 top wear greatly the decrease of the top wear, a good solution to the top do not wear or wear caused by excessive force top rod breaking problem. In a word, the novel bottle cap punch through device has reasonable structural design, convenient use and labor saving,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饮水机和桶装水,桶装水在安装到饮水机上时,饮水机上的顶杆会把瓶盖本体内的被顶穿盖顶破,以方便水进入饮水机中。传统的瓶盖顶穿装置如图4所示,图中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分成了3个受力点,第一接触点5、第二接触点6和顶杆4的顶杆底面7与被顶穿盖2形成的第三接触点,这样第一接触点5和第二接触点6的力因第三接触点受阻,反而使得第三接触点受力要比第一接触点5和第二接触点6的受力大,在顶穿被顶穿盖2过程中因顶穿力主要来源于第三接触点,因第三接触点离破口位较远故所需的顶穿力就会增大,以至于造成桶装水瓶盖在使用中需要的顶穿力大或顶不穿现象的出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该所以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主要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再加上第二接触点的力反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并且第一接触点的受力点离破口位很近,这样被顶穿盖2的破口处就很容易顶穿,大大的减小顶穿力,很好的解决了顶不穿或顶穿力过大导致顶杆断裂的问题。总之,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力,使用寿命长,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包括瓶盖本体和顶杆,所述瓶盖本体的中部设有凹陷的被顶穿盖,所述被顶穿盖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和凹陷壁之间形成破口位,所述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优选的所述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被顶穿盖凹陷的深度。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该所以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主要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再加上第二接触点的力反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并且第一接触点的受力点离破口位很近,这样被顶穿盖2的破口处就很容易顶穿,大大的减小顶穿力,很好的解决了顶不穿或顶穿力过大导致顶杆断裂的问题。总之,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力,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瓶盖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瓶盖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顶穿过程的剖视图;图4是传统瓶盖顶穿装置顶穿过程的剖视图;其中:1、瓶盖本体;2、被顶穿盖;3、凸台;4、顶杆;5、第一接触点;6、第二接触点;7、顶杆底面;8、破口位。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包括瓶盖本体1和顶杆4,所述瓶盖本体1的中部设有凹陷的被顶穿盖2,所述被顶穿盖2上设有凸台3,所述凸台3和凹陷壁之间形成破口位8,所述顶杆4顶开被顶穿盖2时,顶杆4与凸台3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5,顶杆4与瓶盖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6,顶杆4的顶杆底面7与被顶穿盖2未接触,所述凸台3的高度小于所述被顶穿盖2凹陷的深度。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的顶杆顶开被顶穿盖时,顶杆与凸台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顶杆与瓶盖本体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顶杆的顶杆底面与被顶穿盖未接触;该所以来自饮水机顶杆的力主要作用在第一接触点5上,再加上第二接触点6的力反作用在第一接触点上,并且第一接触点5的受力点离破口位8很近,这样被顶穿盖2的破口处就很容易顶穿,大大的减小顶穿力,很好的解决了顶不穿或顶穿力过大导致顶杆断裂的问题。总之,该新型瓶盖顶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力,适合推广使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包括瓶盖本体(1)和顶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本体(1)的中部设有凹陷的被顶穿盖(2),所述被顶穿盖(2)上设有凸台(3),所述凸台(3)和凹陷壁之间形成破口位(8),所述顶杆(4)顶开被顶穿盖(2)时,顶杆(4)与凸台(3)之间形成第一接触点(5),顶杆(4)与瓶盖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接触点(6),顶杆(4)的顶杆底面(7)与被顶穿盖(2)未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瓶盖顶穿装置,包括瓶盖本体(1)和顶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本体(1)的中部设有凹陷的被顶穿盖(2),所述被顶穿盖(2)上设有凸台(3),所述凸台(3)和凹陷壁之间形成破口位(8),所述顶杆(4)顶开被顶穿盖(2)时,顶杆(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联开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