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操作吸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879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操作吸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帽式吸头出液量不好控制等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吸头,包括吸头帽、吸头管、吸头帽嵌套在吸头管上;所述吸头帽底端开口,除底端部分外,是由一面为平面,其余部分为弧形构成的封闭囊状结构;所述吸头管包括管尖和管身,还包括刻度层,所述管尖位于管身前端,二者形成一个整体,管尖弯曲,与管身形成夹角,管尖弯曲方向为远离吸头帽平面的方向,管尖与管身之间的夹角为15‑75度;所述刻度层嵌套并贴合于管身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便于捏合和吸液,避免倾倒,方便操作。

Easy to operate suction head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uction head for easy operation, solves the cap type suction head volume control is not good and other defects, provides a suction head for easy operation, which comprises a suction head cap, suction pipe and a suction head cap nested in the suction tube; the suction head cap bottom opening, in addition to the bottom part, is composed of a plane,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arc formed closed vesicles; the suction tube comprises a tube tip and the pipe body, also includes a scale layer, the tube tip is positioned on the front end of tube, the two form a whole, tube tip the bending angle and the pipe body, form, the tube tip bending direction from the tip cap plane direction, angle of tube tip and tube body between 15 75 degrees; the scale layer nested and attach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pe body.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kneading and liquid absorption, avoiding toppling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操作吸头
本技术属于生物、化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操作吸头。
技术介绍
现有生物及化学领域中,吸头的应用非常广泛,帽式吸头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本领域中应用广泛,常用的帽式吸头基本上包括乳胶头吸头、硅胶头吸头、软塑头吸头;这些吸头的帽式部分虽然材料不同,但是结构基本一致,为后部直径大前部直径小,类似水滴的形状,为了获得较大的吸力,帽式部分需要有较好的回弹性,这就要求材质不能过软,否则在吸入液体后回弹力不够,影响吸液,但是,反过来说,因为帽式部分的硬度略大,在使用这些吸头的时候,出液时要用略大的力捏挤帽式部分,这样很难控制精准的出液量,使用不方便;此外,生物领域应用吸头很多时候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吸头管往往会阻挡镜头,为了避开镜头视线,往往需要变换角度,而变换角度往往会造成操作不够精准,影响使用。而且,现有技术吸头因为吸头管和吸头嘴比较长,自重较大,往往会在非操作时吸头嘴碰触操作台,发生吸头损坏或内容物被污染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帽式吸头出液量不好控制、影响使用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吸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操作吸头,包括吸头帽、吸头管、吸头帽嵌套在吸头管上;所述吸头帽底端开口,除底端部分外,是由一面为平面,其余部分为弧形构成的封闭囊状结构;所述吸头管包括管尖和管身,还包括刻度层,所述管尖位于管身前端,二者形成一个整体,管尖弯曲,与管身形成夹角,管尖弯曲方向为远离吸头帽平面的方向,管尖与管身之间的夹角为15-75度;所述刻度层嵌套并贴合于管身的外壁上。所述囊状结构是指只有一个开口,其余部分为封闭的结构。管尖与管身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管尖与管身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吸头帽弧形部分最远离平面的部分厚度最小,最接近平面的部分厚度最大。所述吸头帽弧形部分最厚部分与最薄部分比为10:2-5。所述吸头帽弧形部分最厚部分与最薄部分比为10:3。最薄部分厚度不小于0.1mm,优选最薄部分厚度为0.3mm-1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吸头帽横切面外沿为圆形,内壁为椭圆形。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两个弧形相对且相连形成的闭合结构,在吸液时,捏挤吸头帽,因为有薄的部分存在,吸头帽只需要很小的力就能发生形变,而且形变较彻底,在松开吸头帽时,因为圆弧形的存在,厚壁部分拥有较强的回弹力,吸头帽迅速回弹,将液体吸入吸管。本技术的吸头帽结构使得捏挤吸头帽变得很轻松,所以很容易控制力道进行捏挤吸头帽,这样通过不同的力道能够使吸液量不同,并通过刻度层的存在精准进行吸液和出液,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A-A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2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2,一种便于操作吸头,包括吸头帽1、吸头管2、吸头帽1嵌套在吸头管2上;所述吸头管包括管尖3和管身4,还包括刻度层5,所述管尖3位于管身4前端,二者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刻度层5嵌套并贴合于管身4的外壁上;所述吸头帽1底端开口,除底端部分外,是由一面为平面,其余部分为弧形构成的封闭囊状结构;所述吸头管包括管尖和管身,还包括刻度层,所述管尖位于管身前端,二者形成一个整体,管尖弯曲,与管身形成夹角,管尖弯曲方向为远离吸头帽1平面的方向,管尖与管身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刻度层嵌套并贴合于管身的外壁上。所述吸头帽1弧形部分最远离平面的部分厚度最小,最接近平面的部分厚度最大。所述吸头帽1吸头帽弧形部分最厚部分与最薄部分比为10:3。最薄部分厚度为0.5mm。当然,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便于操作吸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操作吸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头帽、吸头管、吸头帽嵌套在吸头管上;所述吸头帽底端开口,除底端部分外,是由一面为平面,其余部分为弧形构成的封闭囊状结构;所述吸头管包括管尖和管身,还包括刻度层,所述管尖位于管身前端,二者形成一个整体,管尖弯曲,与管身形成夹角,管尖弯曲方向为远离吸头帽平面的方向,管尖与管身之间的夹角为15‑75度;所述刻度层嵌套并贴合于管身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吸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头帽、吸头管、吸头帽嵌套在吸头管上;所述吸头帽底端开口,除底端部分外,是由一面为平面,其余部分为弧形构成的封闭囊状结构;所述吸头管包括管尖和管身,还包括刻度层,所述管尖位于管身前端,二者形成一个整体,管尖弯曲,与管身形成夹角,管尖弯曲方向为远离吸头帽平面的方向,管尖与管身之间的夹角为15-75度;所述刻度层嵌套并贴合于管身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操作吸头,其特征在于:管尖与管身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操作吸头,其特征在于:管尖与管身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明杨书娟吴有高
申请(专利权)人:三河市旭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