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及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定位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369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和一种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定位系统。该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包括导联主缆、体表电极分缆以及体内电极分缆;所述导联主缆一端用于联接心电监护设备,所述导联主缆的另一端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和所述体内电极分缆连接;所述体表电极分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心电电极联接;所述体内电极分缆的另一端用于与静脉置管联接;所述体表电极分缆包括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所述导联主缆上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或者所述体内电极分缆。整个静脉心电导联装置无需用到导联转换器,联接操作简单且无需增加固定平台。

Venous cardiac lead device and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positio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ravenous cardiac lead device and a positioning system fo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The intravenous electrocardiogram device comprises a main cable, cable and lead body surface electrodes in the lead electrodes cable; cable end for connecting the ECG monitoring equipment, the other end of the lead of the main cable and the branch cable body surface electrode electrode and the branch cable connection; the other end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ECG electrode the surface electrode rope; the other end of the cable body electrodes for venous catheter connected; the surface electrodes include arm surface electrode cable rope; one end of the lead on the main cable and the branch cable connecting electrod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ort; the first connecting port for the right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rface electrodes or the internal electrode cable branch cable. The whole venous cardiac lead device does not need a lead converter, and the connection is simple, and the fixed platform is not nee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及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定位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及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医院选择用心电图定位方法来确定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置管位置时,需要用导联线来联接置管的体表电极和体内电极。传统的联接方法需要用到导联转换器。联接右臂体表电极的导联线和体内电极的导联线通过一个导联转换器来联接心电监护设备的右臂体表电极连接端口,并通过导联转换器的切换实现心电监护设备与右臂体表电极联接或者与置管心电导丝接头连接。导联转换器联接复杂,且切换联接到右锁骨下还是置管导丝接头不明显,容易出现差错。同时导联转换器联接后需要一个平台来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导联转换器联接复杂且联接后需要一个平台来放置的问题,提供一种联接操作简单且无需增加固定平台的静脉心电导联装置。一种静脉心电导联装置,所述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包括导联主缆、体表电极分缆以及体内电极分缆;所述导联主缆一端用于联接心电监护设备,所述导联主缆的另一端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和所述体内电极分缆连接;所述体表电极分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心电电极联接;所述体内电极分缆的另一端用于与静脉置管联接;所述体表电极分缆包括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所述导联主缆上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或者所述体内电极分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表电极分缆为3导联分缆;所述3导联分缆包括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臂体表电极分缆和左腿体表电极分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表电极分缆为5导联分缆;所述5导联分缆包括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腿体表电极分缆、右腿体表电极分缆和胸部体表电极分缆;或者,所述体表电极分缆为12导联分缆;所述12导联分缆包括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腿体表电极分缆、右腿体表电极分缆、第一胸部体表电极分缆、第二胸部体表电极分缆、第三胸部体表电极分缆、第四胸部体表电极分缆、第五胸部体表电极分缆以及第六胸部体表电极分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内电极分缆上用于与所述静脉置管联接的连接器和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上用于与所述心电电极联接的连接器不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内电极分缆上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联接的连接器和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联接的连接器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联主缆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未接入所述导联主缆的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或者所述体内电极分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内电极分缆为外被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质且导丝连接器为金属的体内电极分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内电极分缆上用于与所述静脉置管联接的连接器为鳄鱼夹式连接器、插接式连接器或者钩式连接器。一种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定位系统,包括心电监护设备,还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静脉心电导联装置;所述静脉心电导联装置与所述心电监护设备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心电监护设备为心电监护仪或者心电图机。上述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导联主缆一端与心电监护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体表电极分缆和体内电极分缆连接。其中,体表电极分缆包括右臂体表电极分缆。导联主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第一连接端口用于与右臂体表电极分缆连接或者体内电极分缆连接。因此,在需要使用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时,将右臂体表电极分缆与第一连接端口连接,需要使用体内电极分缆时只需要将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拔下,将体内电极分缆与第一连接端口连接即可。整个静脉心电导联装置无需用到导联转换器,联接操作简单且无需增加固定平台。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静脉心电导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体内电极分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连接端口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一实施例中的静脉心电导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包括导联主缆100、体表电极分缆200以及体内电极分缆300(如图2所示)。导联主缆100一端设置有用于联接心电监护设备的连接端110,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联接体表电极分缆200的连接端口120。体表电极分缆200包括右臂体表电极分缆(RA体表电极分缆)220,连接端口120包括与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口122。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端口122连接的第一连接器221,以及用于与心电电极联接的第二连接器223。如图2所示,体内电极分缆300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端口122连接的第三连接器310,以及与静脉置管联接的第四连接器320。导联主缆100的连接端110与心电监护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体表电极分缆200和体内电极分缆300连接。其中,导联主缆100上的第一连接端口122可与体表电极分缆200中的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或者体内电极分缆300连接。体内电极分缆300上的第三连接器310和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10上的第一连接器221相同,从而确保体内电极分缆300和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均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22与导联主缆100连接。导联主缆100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130,用于固定未接入导联主缆100的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或者体内电极分缆300。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和体内电极分缆300中其中一个与导联主缆100连接时,没有与导联主缆100连接的一个则通过固定装置130固定在导联主缆100上。因此无需另外的放置平台,同时也可防止电极分缆的丢失。在需要使用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时,将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与第一连接端口122连接,体内电极分缆300通过固定装置130固定在导联主缆100上。需要使用体内电极分缆300时,只需要将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拔下,将体内电极分缆300与第一连接端口122连接即可。拔下的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通过固定装置130固定在导联主缆100上。上述静脉心电导联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在实施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时,导联主缆100的连接端110与心电监护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体表电极分缆200连接。体表电极分缆200的另一端与心电电极片联接,心电电极片按照心电图规范要求贴于受施患者体表。此时,心电监护设备测量出一组心电波形并进行保存。然后将体表电极分缆200中的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拔下。再将经无菌处理后的体内电极分缆300的第三连接器310与第一连接端口122连接,第四连接器320与静脉置管连接。通过对比之前连接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0得到的心电波形确认静脉置管导丝头部是否到达目标定位位置,从而实现对置管的定位。上述静脉心电导电装置的体内电极分缆300可以设置为多个,在给不同患者施术时只需更换经无菌处理的体内电极分缆300即可。上述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导联主缆100设置有用于联接体表电极分缆200的连接端口120。该连接端口120包括第一连接端口122。第一连接端口122与右臂体表电极分缆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及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定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包括导联主缆、体表电极分缆以及体内电极分缆;所述导联主缆一端用于联接心电监护设备,所述导联主缆的另一端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和所述体内电极分缆连接;所述体表电极分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心电电极联接;所述体内电极分缆的另一端用于与静脉置管联接;所述体表电极分缆包括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所述导联主缆上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或者所述体内电极分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包括导联主缆、体表电极分缆以及体内电极分缆;所述导联主缆一端用于联接心电监护设备,所述导联主缆的另一端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和所述体内电极分缆连接;所述体表电极分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心电电极联接;所述体内电极分缆的另一端用于与静脉置管联接;所述体表电极分缆包括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所述导联主缆上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或者所述体内电极分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为3导联分缆;所述3导联分缆包括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臂体表电极分缆和左腿体表电极分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心电导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表电极分缆为5导联分缆;所述5导联分缆包括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腿体表电极分缆、右腿体表电极分缆和胸部体表电极分缆;或者,所述体表电极分缆为12导联分缆;所述12导联分缆包括所述右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臂体表电极分缆、左腿体表电极分缆、右腿体表电极分缆、第一胸部体表电极分缆、第二胸部体表电极分缆、第三胸部体表电极分缆、第四胸部体表电极分缆、第五胸部体表电极分缆以及第六胸部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寿全王兴红李尔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