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350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6:40
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属于农业科研育种技术领域。解决人工播种带来的诸多问题。技术方案包括支架、把手、固定钩、播种管等;支架的两竖腿上端通过轴与把手的两竖杆活动连接,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弯腿的横梁内侧固定连接,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弯腿的竖梁固定连接,卡槽的两短边与把手的两竖杆的端头活动连接;播种管位于卡槽长边的内表面,卡板紧靠播种管并与卡槽的两短边的端头固定;在支架的竖腿上端及支架的弯腿的横梁前端设有凸台;在把手的两侧竖杆上与支架的弯腿的横梁上均开设有固定钩孔;在支架的四条腿的底部设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省时省力、操作简单、不易出错、播种速度快、播种间距一致,出苗整齐。

Manual seeding device for trenc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nual seeding device used for a ditch,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breeding. Solve many problems brought by artificial seed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comprises a support and a handle, a fixing hook, sowing pipe bracket; two vertical leg upper end connected by the two vertical rods are movably shaft and the handle, the inner side of the beam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rail bra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legs, two legs and second ends of the vertical beam bending bar respective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At the end of two vertical bar two short side slot and a handle connected pipe located on the inner surface; planting groove long edge, close to the pipe end and seeding board with two short side slot fix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crossbeam; vertical legs and upper support leg is provided with the boss;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rod handle on the beam and the support legs are arranged on the fixed hook hole;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oller four leg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ime saving, labor saving, simple operation, easy error making, fast sowing speed, consistent sowing distance and good seedling emer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科研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农业高校、院所以及种子公司的科研或育种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遗传作图群体或低代选择材料进行精细播种,即每行播种的粒数和株距需要一致。由于试验田面积较小(通常在温室进行),或者因所在的地形限制,很难使用精量播种机播种。一般情况下,是由人工点播的方式来种植。这种播种方式存在几个问题:1.整个播种过程需要播种人员以蹲姿进行点播,耗费体力;2.播种速度慢,需要多人同时播种;3.播种时靠手感来大致确定株距,造成株距不一致,出苗后经常有多株苗长成一簇;4.用手点播的过程中易漏种或者将种子播错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其中:包括支架、把手、固定钩、播种管、种子盒、固定螺母、卡槽、卡板、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所述支架的两竖腿上端通过轴与把手的两竖杆位于中间部位活动连接,且把手的两竖杆位于支架的两竖腿上端的内侧,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弯腿的横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弯腿的竖梁固定连接且位于竖梁的上端,所述卡槽为一面开口的长方形,所述卡槽的两短边位于中间部分与把手的两竖杆的端头通过轴活动连接,且所述卡槽长边的内表面与第一横杆为一条直线;所述播种管的上端位于漏斗的下部表面设有方形卡棱,所述播种管依次位于卡槽长边的内表面,并且播种管的方形卡棱下表面紧贴卡槽的上表面,所述卡板紧靠播种管并通过固定螺母与卡槽的两短边的端头固定;在所述支架的竖腿上端位于把手竖梁两侧与支架竖腿连接处的下方设有凸台,便于支撑把手;在所述支架的弯腿的横梁前端也设有凸台;所述种子盒位于第二横杆与支架的弯腿的横梁前端设有的凸台上;在所述把手的两侧竖杆上且位于把手和支架的竖腿连接处的上方与支架的弯腿的横梁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固定钩孔,所述固定钩的两端通过固定孔与把手的两侧和支架的弯腿的横梁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四条腿的底部还设有滚轮。便于更好的准确把握播种管的距离,在所述的卡槽的表面设有标尺标记。与现有的人工播种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整机轻便易携带;第二、以站姿操作,省力;第三、操作简单,不易出错,播种速度快;第四、每行点播粒数和株距均可调节,适用范围广;第五、播种间距一致,出苗整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其中:包括支架3、把手1、固定钩2、播种管5、种子盒6、固定螺母7、卡槽10、卡板11、第一横杆13、第二横杆12;所述支架3的两竖腿上端通过轴与把手1的两竖杆位于中间部位活动连接,且把手1的两竖杆位于支架3的两竖腿上端的内侧,所述第一横杆13的两端分别与支架3的两弯腿的横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12的两端分别与支架3的两弯腿的竖梁固定连接且位于竖梁的上端,所述卡槽10为一面开口的长方形,所述卡槽10的两短边位于中间部分与把手1的两竖杆的端头通过轴活动连接,且所述卡槽10长边的内表面与第一横杆13为一条直线;所述播种管5的上端位于漏斗的下部表面设有方形卡棱14,所述播种管5依次位于卡槽10长边的内表面,并且播种管5的方形卡棱14下表面紧贴卡槽10的上表面,所述卡板11紧靠播种管5并通过固定螺母7与卡槽10的两短边的端头固定;在所述支架3的竖腿上端位于把手1竖梁两侧与支架3竖腿连接处的下方设有凸台15,便于支撑把手1;在所述支架3的弯腿的横梁前端也设有凸台15;所述种子盒6位于第二横杆12与支架3的弯腿的横梁前端设有的凸台15上;在所述把手1的两侧竖杆上且位于把手1和支架3的竖腿连接处的上方与支架3的弯腿的横梁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固定钩孔9,所述固定钩2的两端通过固定钩孔9与把手1的两侧和支架3的弯腿的横梁固定;在所述支架3的四条腿的底部还设有滚轮4。便于更好的准确把握播种管5的距离,在所述的卡槽10的表面设有标尺标记8。本技术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的具体操作及使用过程:在使用前根据每行所种的粒数确定要安装的播种管数量,例如每行计划播种20粒,则将20根播种管插入卡槽,使播种管漏斗下的方形部分与卡槽紧密结合,同时根据卡槽上的标尺标记将20根播种管等距离(间距10cm)摆放,最后将固定螺母拧紧,防止播种管左右移动。另外,可以将种子袋按要播种的先后顺序依次排放在种子盒中。开始使用时,推动把手将播种管置于第一条种子沟的上方,接着从固定钩孔取出固定钩,卡槽由于重力带动把手向下移动,直至把手水平置于支架内侧凸台上(如图1所示),此时播种管紧靠支架第一横杆,并垂直深入种子沟中。然后从种子盒中取出与种子沟编号一致的种子袋,将里面的20粒种子依次放入播种管,使种子等距离落入沟中。播种完一行后,将把手向下轻按至支架的外侧凸台处,此时卡槽被抬高,带动播种管离开种子沟(图2所示),然后推动把手使本装置向前滚动,直到播种管位于第二条种子沟的上方,接着放开把手,使卡槽落下,播种管进入沟内,如此重复播种后面的沟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把手、固定钩、播种管、种子盒、固定螺母、卡槽、卡板、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所述支架的两竖腿上端通过轴与把手的两竖杆位于中间部位活动连接,且把手的两竖杆位于支架的两竖腿上端的内侧,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弯腿的横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弯腿的竖梁固定连接且位于竖梁的上端,所述卡槽为一面开口的长方形,所述卡槽的两短边位于中间部分与把手的两竖杆的端头通过轴活动连接,且所述卡槽长边的内表面与第一横杆为一条直线;所述播种管的上端位于漏斗的下部表面设有方形卡棱,所述播种管依次位于卡槽长边的内表面,并且播种管的方形卡棱下表面紧贴卡槽的上表面,所述卡板紧靠播种管并通过固定螺母与卡槽的两短边的端头固定;在所述支架的竖腿上端位于把手竖梁两侧与支架竖腿连接处的下方设有凸台,便于支撑把手;在所述支架的弯腿的横梁前端也设有凸台;所述种子盒位于第二横杆与支架的弯腿的横梁前端设有的凸台上;在所述把手的两侧竖杆上且位于把手和支架的竖腿连接处的上方与支架的弯腿的横梁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固定钩孔,所述固定钩的两端通过固定孔与把手的两侧和支架的弯腿的横梁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四条腿的底部还设有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沟地的手动播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把手、固定钩、播种管、种子盒、固定螺母、卡槽、卡板、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所述支架的两竖腿上端通过轴与把手的两竖杆位于中间部位活动连接,且把手的两竖杆位于支架的两竖腿上端的内侧,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弯腿的横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弯腿的竖梁固定连接且位于竖梁的上端,所述卡槽为一面开口的长方形,所述卡槽的两短边位于中间部分与把手的两竖杆的端头通过轴活动连接,且所述卡槽长边的内表面与第一横杆为一条直线;所述播种管的上端位于漏斗的下部表面设有方形卡棱,所述播种管依次位于卡槽长边的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刚詹海仙郭慧娟张晓军李欣畅志坚乔麟轶
申请(专利权)人:田志刚山西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