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60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23
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获取的分层界限对垂向连井剖面上的目标井段进行限定和拆分,以得到所述目标井段的拆分区域并确定插值处理的限定范围;根据所述拆分区域中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预期插值结果,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根据所选取的插值算法,在所述限定范围内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通过利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在垂向连井剖面上呈现井间数据的二维空间分布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测井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在对井区进行地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在平面上地质属性数据点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因此通常会在平面上利用井上的已知地质属性数据对井间的未知地质属性数据进行插值,从而得到该井区相关地质属性数据的平面分布趋势。然而,对于垂向连井剖面,即数口井(例如,注水井、产油井等)的垂向剖面所构成的整体剖面,由于垂向连井剖面上的数据集中于井柱,数据分布情况更加复杂,并且井与井之间的距离远大于井轨迹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使得垂向连井剖面上地质属性数据点(以下,简称为数据点)的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垂向连井剖面具有纵向比例大于横向比例的分布特点,这导致垂向连井剖面上的数据点出现比较严重的非均质性,这使得无法像在平面上一样采用现有的处理方法来在垂向连井剖面上难以呈现井间数据(即,除了井上直接测量的沿井柱分布的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的二维空间分布特征。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垂向连井剖面上呈现井间数据的二维空间分布特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利用所获取的分层界限对垂向连井剖面上的目标井段进行限定和拆分,以得到所述目标井段的拆分区域并确定插值处理的限定范围;根据所述拆分区域中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预期插值结果,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根据所选取的插值算法,在所述限定范围内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以得到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至少一实施实施方式中,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根据针对所述目标井段的预期插值结果,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二预处理;在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和/或第二预处理后,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在至少一实施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处理可以包括加密处理、抽稀处理、分区处理和/或细分层处理;所述第二预处理包括空间相对位置调整处理。在至少一实施实施方式中,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二预处理的步骤可以包括:调整所述拆分区域中井段的垂直位置、相对长度以及剖面的垂向和横向显示比例。在至少一实施实施方式中,调整所述拆分区域中井段的垂直位置可以包括:按预设拉平方式对所述井段的顶部或底部进行拉平处理,所述预设拉平方式包括沿海拔深度拉平或沿地层线拉平。在至少一实施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的步骤可以包括:调整所述垂向连井剖面内井柱的垂向位置并对所述垂向连井剖面进行拉平处理;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经过所述调整和所述拉平处理后的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限定拆分单元,用于利用所获取的分层界限对垂向连井剖面上的目标井段进行限定和拆分,以得到所述目标井段的拆分区域并确定插值处理的限定范围;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拆分区域中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预期插值结果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选取的插值算法在所述限定范围内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插值处理;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以得到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二维分布特征。在至少一实施实施方式中,所述选取单元可以包括:第一预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第二预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针对所述目标井段的预期插值结果,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二预处理;选取子单元,用于在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和/或第二预处理后,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在至少一实施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处理可以包括加密处理、抽稀处理、分区处理和/或细分层处理;所述第二预处理包括空间相对位置调整处理。在至少一实施实施方式中,所述映射单元可以包括:调整处理子单元,用于对调整所述垂向连井剖面内井柱的垂向位置并对所述垂向连井剖面进行拉平处理;映射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经过所述调整处理子单元处理后的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利用所获取的分层界限对垂向连井剖面上的目标井段进行限定和拆分,以得到所述目标井段的拆分区域并确定插值处理的限定范围;根据所述拆分区域中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预期插值结果,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根据所选取的插值算法,在所述限定范围内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从而实现了在垂向连井剖面上呈现井间数据的二维空间分布特征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以海拔深度拉平的垂向连井剖面的示意图。图4为对图3中的垂向连井剖面进行插值处理后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述的处理连井剖面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述实施方式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是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此外,所述方法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执行顺序。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利用所获取的分层界限对垂向连井剖面上的目标井段进行限定和拆分,以得到所述目标井段的拆分区域并确定插值处理的限定范围。分层界限可以是指对典型的岩相突变或同一时期沉积的有标志性地质事件的层面进行标记的位置。分层界限可以是预先获取的现有分层界限,也可以是根据所得到的地震数据、测井曲线数据、饱粉学资料、录井和岩心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获取的分层界限对垂向连井剖面上的目标井段进行限定和拆分,以得到所述目标井段的拆分区域并确定插值处理的限定范围;根据所述拆分区域中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预期插值结果,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根据所选取的插值算法,在所述限定范围内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垂向连井剖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获取的分层界限对垂向连井剖面上的目标井段进行限定和拆分,以得到所述目标井段的拆分区域并确定插值处理的限定范围;根据所述拆分区域中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预期插值结果,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根据所选取的插值算法,在所述限定范围内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的步骤包括: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属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根据针对所述目标井段的预期插值结果,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二预处理;在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和/或第二预处理后,选取适用于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算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处理包括加密处理、抽稀处理、分区处理和/或细分层处理;所述第二预处理包括空间相对位置调整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地质属性数据进行第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调整所述拆分区域中井段的垂直位置、相对长度以及剖面的垂向和横向显示比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拆分区域中井段的垂直位置包括:按预设拉平方式对所述井段的顶部或底部进行拉平处理,所述预设拉平方式包括沿海拔深度拉平或沿地层线拉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地质属性数据的插值处理结果映射于所述垂向连井剖面上的步骤包括:调整所述垂向连井剖面内井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严刘卓刘双双罗洪钱其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