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控装置,滤料采样夹连接在支撑部件上侧,连接件套接在滤料采样夹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该连接通过软质材料连接;接口的上端与接座圈下端通过密封圈闭合接触,接口与接座圈的接触处外侧设置紧固圈,接口的中部设置第三滤网,接口斗口的底部设置第四层滤网;连接件是圆台状的通管,连接件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滤料采样夹,开口较小的一端朝向支撑部件,连接件内侧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圈连接件导轨,滤料采样夹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一圈与连接件导轨匹配的接口圆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大气采集器的基础上,对滤料采样夹进行了改进,对滤料夹设置了多层滤网,保证通过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均掉落在滤网上,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大气采样是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步骤,对于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关系极大。采集大气样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使大量空气通过液体吸收剂或固体吸附剂,以吸收或阻留污染物,把原来大气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富集起来,如抽气法、滤膜法。用这类方法测得的结果是采样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另一类是用容器(玻璃瓶、塑料袋、橡皮球胆、注射器等)采集含有污染物的空气。这类方法适用于下述情况: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或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较高;不易被液体吸收剂吸收或固体吸附剂吸附的污染气体和蒸汽。用此法测得的结果为大气中污染物的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此外,还有低温冷冻法,可用于采集挥发性气体和蒸汽,如烷基铅。其中,采用滤料阻流法的大气采样器应用滤膜隔离大气中的污染物,但是现有的这种大气采样器在采样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颗粒物从滤料上弹回或吹走的现象,特别是在采样速率大的情况下,颗粒容易透过滤网,不在滤网上沉淀,这些情况都是造成采集效率偏低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控装置,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提高颗粒采集的准确度。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控装置,包括滤料采样夹、连接件和支撑部件,所述滤料采样夹连接在支撑部件上侧,所述连接件套接在滤料采样夹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该连接通过软质材料连接;所述滤料采样夹包括接座圈、紧固圈和接口,所述接座圈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滤膜、支撑网;所述接口呈斗状,接口的上端与接座圈下端通过密封圈闭合接触,所述接口与接座圈的接触处外侧设置紧固圈,所述接口斗口的边缘处设置第二滤网,所述接口斗口的中部设置第三滤网,所述接口斗口的底部设置第四层滤网;所述连接件是圆台状的通管,连接件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滤料采样夹,开口较小的一端朝向支撑部件,连接件内侧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圈连接件导轨,滤料采样夹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一圈与连接件导轨匹配的接口圆台。现有技术中的大气采集器,使用滤料采集空气中气溶胶颗粒物是基于直接阻截、惯性碰撞、扩散沉降、静电引力和重力沉降等作用。有的滤料以阻截作用为主,有的滤料以静电引力作用为主,有的则几种作用同时发生。滤料的采集效率除与自身性质有关外,还与采样速度、颗粒物的大小等因素有关。低速采样时,以扩散沉降为主,对细小颗粒物的采集效率高;高速采样时,以惯性碰撞作用为主,对较大颗粒物的采集效率高。空气中的大小颗粒物是同时并存的,当采样速度一定时,就可能使一部分粒径小的颗粒物采集效率偏低。在采样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颗粒物从滤料上弹回或吹走的现象,特别是在采样速率大的情况下,颗粒大、质量重的粒子易发生弹回现象;颗粒小的粒子易穿过滤料被吹走,这些情况都是造成采集效率偏低的原因。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大气采样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在滤料采样夹中设置多层滤膜,其中,第一滤膜下侧设置了支撑网,其目的在于第一滤膜承受的颗粒物最多,颗粒物对第一滤膜的冲击最大,为了防止第一滤膜损坏,设置支撑网对第一滤膜进行支撑;第二滤膜、第三滤膜、第四滤膜由上至下设置,其拦截到的颗粒物由上至下越来越小、越来越少,其目的在于将第一滤膜为拦截到的颗粒物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拦截,保证通过的风中的颗粒物的含量降到最低;接座圈的下侧与接口的上侧贴合,外侧采用紧固圈进行锁紧固定,内侧采用密封圈密封,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第一滤膜以及支撑网的张紧度。通过接口圆台和连接件导轨的相互配合,可以使滤料采样夹偏离竖直方向,并围绕滤料采样夹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做圆周运动,这样就可以将滤料采样夹周围空气中的颗粒物采集完整,进一步保证烟尘采集的准确度。进一步地,第三滤网呈倒斗状,其顶点固定在第二滤网上,其边缘固定在第二滤网与第四滤网之间的接口内壁上。第三滤网采用倒斗状,使第三滤网是倾斜的、具有一定角度的,这样使颗粒物不会垂直通过第三滤网,更容易被滤网拦截。进一步地,支撑部件包括通风管、外壳,所述通风管一端连接接口,另一端从外壳的上侧进入外壳中,并且与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抽气风机连接,所述抽气风机还连接有流量记录仪,所述外壳的下部设置有多条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下端设置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设置有固定卡扣。支撑部件便于采集装置的移动和锁定。进一步地,通风管内部为螺旋纹。通风管设置成螺旋纹,可使空气产生一定程度的漩涡,保证进入滤料采样夹的颗粒物减小流失。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大气采集器的基础上,对滤料采样夹进行了改进,对滤料夹设置了多层滤网,保证通过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均掉落在滤网上,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滤料采样夹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滤料采样夹,2-通风管,3-抽气风机,4-流量记录仪,5-外壳,6-支撑腿,7-固定卡扣,8-滑动轮,11-第一滤膜,12-支撑网,13-接座圈,14-密封圈,15-紧固圈,16-第二滤膜,17-第三滤膜,18-第四滤膜,19-接口,21-连接件导轨,22-接口圆台,2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控装置,包括滤料采样夹1、连接件23和支撑部件,所述滤料采样夹1连接在支撑部件上侧,所述连接件23套接在滤料采样夹1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该连接通过软质材料连接;滤料采样夹1包括接座圈13、紧固圈15和接口19,所述接座圈13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滤膜11、支撑网12;所述接口19呈斗状,接口19的上端与接座圈13下端通过密封圈15闭合接触,所述接口19与接座圈13的接触处外侧设置紧固圈15,所述接口19斗口的边缘处设置第二滤网16,所述接口19斗口的中部设置第三滤网17,所述接口19斗口的底部设置第四层滤网18;所述连接件23是圆台状的通管,连接件23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滤料采样夹1,开口较小的一端朝向支撑部件,连接件23内侧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圈连接件导轨21,滤料采样夹1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一圈与连接件导轨21匹配的接口圆台22。支撑部件包括通风管2、外壳5,所述通风管2一端连接接口19,另一端从外壳5的上侧进入外壳5中,并且与设置在外壳5内部的抽气风机3连接,所述抽气风机3还连接有流量记录仪4,所述外壳5的下部设置有多条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下端设置有滑动轮8,所述滑动轮8设置有固定卡扣9。通风管2内部为螺旋纹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三滤网17呈倒斗状,其顶点固定在第二滤网16上,其边缘固定在第二滤网16与第四滤网18之间的接口19内壁上。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料采样夹(1)、连接件(23)和支撑部件,所述滤料采样夹(1)连接在支撑部件上侧,所述连接件(23)套接在滤料采样夹(1)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该连接通过软质材料连接;所述滤料采样夹(1)包括接座圈(13)、紧固圈(15)和接口(19),所述接座圈(13)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滤膜(11)、支撑网(12);所述接口(19)呈斗状,接口(19)的上端与接座圈(13)下端通过密封圈(15)闭合接触,所述接口(19)与接座圈(13)的接触处外侧设置紧固圈(15),所述接口(19)斗口的边缘处设置第二滤网(16),所述接口(19)斗口的中部设置第三滤网(17),所述接口(19)斗口的底部设置第四层滤网(18);所述连接件(23)是圆台状的通管,连接件(23)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滤料采样夹(1),开口较小的一端朝向支撑部件,连接件(23)内侧的管壁上设置有一圈连接件导轨(21),滤料采样夹(1)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一圈与连接件导轨(21)匹配的接口圆台(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料采样夹(1)、连接件(23)和支撑部件,所述滤料采样夹(1)连接在支撑部件上侧,所述连接件(23)套接在滤料采样夹(1)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该连接通过软质材料连接;所述滤料采样夹(1)包括接座圈(13)、紧固圈(15)和接口(19),所述接座圈(13)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滤膜(11)、支撑网(12);所述接口(19)呈斗状,接口(19)的上端与接座圈(13)下端通过密封圈(15)闭合接触,所述接口(19)与接座圈(13)的接触处外侧设置紧固圈(15),所述接口(19)斗口的边缘处设置第二滤网(16),所述接口(19)斗口的中部设置第三滤网(17),所述接口(19)斗口的底部设置第四层滤网(18);所述连接件(23)是圆台状的通管,连接件(23)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滤料采样夹(1),开口较小的一端朝向支撑部件,连接件(23)内侧的管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其,
申请(专利权)人:亿信标准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