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2456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包括由上机身和下机身组成的机身,上机身内设有嵌槽,下机身顶部设置在嵌槽内,下机身内设有水汽腔,水汽腔下方的下机身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底部的下机身内固定设有调整箱,调整箱内部设有调整腔,调整腔内回转配合连接有转盘,调整腔前后两侧均相通连设有第一滑运槽和第二滑运槽,第一滑运槽和第二滑运槽顶部均设有与容纳腔底部相通连设置的槽孔,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一嵌槽,第二滑运槽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二嵌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自动控制第一出汽管和第二出汽管的自动伸缩工作,方便移动和搬运,同时能实现自动拆装和安装,方便后期维护,提高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是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成为百姓关注的话题。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许多场所采用了空气净化装置。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多为一体式结构,内部结构复杂,难以拆解,维修不便,而且价格昂贵难以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包括由上机身和下机身组成的机身,所述上机身内设有嵌槽,所述下机身顶部设置在所述嵌槽内,所述下机身内设有水汽腔,所述水汽腔下方的所述下机身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底部的所述下机身内固定设有调整箱,所述调整箱内部设有调整腔,所述调整腔内回转配合连接有转盘,所述调整腔前后两侧均相通连设有第一滑运槽和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和所述第二滑运槽顶部均设有与所述容纳腔底部相通连设置的槽孔,所述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第二滑运槽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一嵌槽与所述第一滑运槽之间设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二嵌槽与所述第二滑运槽之间设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上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二导杆上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邻近所述调整腔一侧固定设有伸至所述调整腔内的第一凸边块,所述第二滑运块邻近所述调整腔一侧固定设有伸至所述调整腔内的第二凸边块,所述第一导杆后侧的所述第一滑运块右侧面上固定设有向右侧伸延设置的第一出汽管,所述第一出汽管右侧伸延段穿透所述调整箱右侧且滑运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导杆前侧的所述第二滑运块左侧面上固定设有向左侧伸延设置的第二出汽管,所述第二出汽管左侧伸延段穿透所述调整箱左侧且滑运配合连接,所述下机身底部固定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底部设置为自粘性光滑表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嵌槽两侧的所述上机身底面均设有固接件,所述下机身左右两侧面设有分别用以与左右两侧所述固接件配合连接的孔块,所述固接件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孔块配合连接的螺钉。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水汽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输汽管,所述第一输汽管底部连接有喷汽泵,所述喷汽泵底部连接有向下伸延设置的第二输汽管,所述第二输汽管底部伸延尾部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述容纳腔内的所述第二输汽管上连接有分别向左右伸延设置的软管,所述第一输汽管内设有自开关阀。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杆左侧与所述第一滑运槽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杆右侧与所述第一嵌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左侧与所述第二嵌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右侧面与所述第二滑运槽右侧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运块右侧的所述第一导杆外表面设有第一簧件,所述第二滑运块左侧的所述第二导杆外表面设有第二簧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转盘底部与马达配合连接,所述转盘右前侧的所述调整腔内设有第一定滑轮,所述转盘左后侧的所述调整腔内设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均与所述调整腔上下内壁回转配合连接,所述转盘底部固定设有绕经所述第一定滑轮后与所述第一凸边块固定连接的第一钢丝绳,所述转盘底部固定设有绕经所述第二定滑轮后与所述第二凸边块,固定连接的第二钢丝绳。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运槽右前侧内壁内以及所述第二滑运槽左后侧内壁内均固定设有锁停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运块顶面设有伸至前侧所述槽孔内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二滑运块顶面设有伸至后侧所述槽孔内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顶部与左侧所述软管底部伸延尾部相连接设置,所述第二导管顶部与右侧所述软管底部伸延尾部相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导管底部与所述第一出汽管相通连设置,所述第二导管底部与所述第二出汽管相通连设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汽管和所述第二出汽管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出汽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导杆上滑运配合连接第一滑运块,第二导杆上滑运配合连接第二滑运块,第一滑运块邻近调整腔一侧固定设伸至调整腔内的第一凸边块,第二滑运块邻近调整腔一侧固定设伸至调整腔内的第二凸边块,第一导杆后侧的第一滑运块右侧面上固定设向右侧伸延设置的第一出汽管,第一出汽管右侧伸延段穿透调整箱右侧且滑运配合连接,第二导杆前侧的第二滑运块左侧面上固定设向左侧伸延设置的第二出汽管,第二出汽管左侧伸延段穿透调整箱左侧且滑运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出汽管和第二出汽管的自动伸缩工作,在不使用时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方便移动和搬运。2.通过嵌槽两侧的上机身底面均设固接件,下机身左右两侧面设分别用以与左右两侧固接件配合连接的孔块,固接件上设用以与孔块配合连接的螺钉,从而实现可拆卸以及安装,方便后期维护。3.通过转盘底部与马达配合连接,转盘右前侧的调整腔内设第一定滑轮,转盘左后侧的调整腔内设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均与调整腔上下内壁回转配合连接,转盘底部固定设绕经第一定滑轮后与第一凸边块固定连接的第一钢丝绳,转盘底部固定设绕经第二定滑轮后与第二凸边块,固定连接的第二钢丝绳,从而实现带动第一滑运块和第二滑运块分别带动第一出汽管和第二出汽管伸出调整箱两侧面外进行水雾喷射工作。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自动控制第一出汽管和第二出汽管的自动伸缩工作,方便移动和搬运,同时能实现自动拆装和安装,方便后期维护,提高使用寿命,通过马达控制转盘回转,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出汽管和第二出汽管的伸出,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B”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2中“A-A”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水雾喷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包括由上机身5和下机身6组成的机身,所述上机身5内设有嵌槽54,所述下机身6顶部设置在所述嵌槽54内,所述下机身6内设有水汽腔62,所述水汽腔62下方的所述下机身6内设有容纳腔66,所述容纳腔66底部的所述下机身6内固定设有调整箱67,所述调整箱67内部设有调整腔673,所述调整腔673内回转配合连接有转盘6733,所述调整腔673前后两侧均相通连设有第一滑运槽671和第二滑运槽672,所述第一滑运槽671和所述第二滑运槽672顶部均设有与所述容纳腔66底部相通连设置的槽孔670,所述第一滑运槽671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一嵌槽6713,所述第二滑运槽672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二嵌槽6723,所述第一嵌槽6713与所述第一滑运槽671之间设有第一导杆6710,所述第二嵌槽6723与所述第二滑运槽672之间设有第二导杆6720,所述第一导杆6710上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6711,所述第二导杆6720上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运块6721,所述第一滑运块6711邻近所述调整腔673一侧固定设有伸至所述调整腔673内的第一凸边块67110,所述第二滑运块6721邻近所述调整腔673一侧固定设有伸至所述调整腔673内的第二凸边块67210,所述第一导杆67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包括由上机身和下机身组成的机身,其特征在于:上机身内设有嵌槽,下机身顶部设置在嵌槽内,下机身内设有水汽腔,水汽腔下方的下机身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底部的下机身内固定设有调整箱,调整箱内部设有调整腔,调整腔内回转配合连接有转盘,调整腔前后两侧均相通连设有第一滑运槽和第二滑运槽,第一滑运槽和第二滑运槽顶部均设有与容纳腔底部相通连设置的槽孔,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一嵌槽,第二滑运槽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二嵌槽,第一嵌槽与第一滑运槽之间设有第一导杆,第二嵌槽与第二滑运槽之间设有第二导杆,第一导杆上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第二导杆上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运块,第一滑运块邻近调整腔一侧固定设有伸至调整腔内的第一凸边块,第二滑运块邻近调整腔一侧固定设有伸至调整腔内的第二凸边块,第一导杆后侧的第一滑运块右侧面上固定设有向右侧伸延设置的第一出汽管,第一出汽管右侧伸延段穿透调整箱右侧且滑运配合连接,第二导杆前侧的第二滑运块左侧面上固定设有向左侧伸延设置的第二出汽管,第二出汽管左侧伸延段穿透调整箱左侧且滑运配合连接,下机身底部固定设置有基座,基座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底部设置为自粘性光滑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包括由上机身和下机身组成的机身,其特征在于:上机身内设有嵌槽,下机身顶部设置在嵌槽内,下机身内设有水汽腔,水汽腔下方的下机身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底部的下机身内固定设有调整箱,调整箱内部设有调整腔,调整腔内回转配合连接有转盘,调整腔前后两侧均相通连设有第一滑运槽和第二滑运槽,第一滑运槽和第二滑运槽顶部均设有与容纳腔底部相通连设置的槽孔,第一滑运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一嵌槽,第二滑运槽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二嵌槽,第一嵌槽与第一滑运槽之间设有第一导杆,第二嵌槽与第二滑运槽之间设有第二导杆,第一导杆上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第二导杆上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运块,第一滑运块邻近调整腔一侧固定设有伸至调整腔内的第一凸边块,第二滑运块邻近调整腔一侧固定设有伸至调整腔内的第二凸边块,第一导杆后侧的第一滑运块右侧面上固定设有向右侧伸延设置的第一出汽管,第一出汽管右侧伸延段穿透调整箱右侧且滑运配合连接,第二导杆前侧的第二滑运块左侧面上固定设有向左侧伸延设置的第二出汽管,第二出汽管左侧伸延段穿透调整箱左侧且滑运配合连接,下机身底部固定设置有基座,基座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底部设置为自粘性光滑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两侧的所述上机身底面均设有固接件,所述下机身左右两侧面设有分别用以与左右两侧所述固接件配合连接的孔块,所述固接件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孔块配合连接的螺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除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腔内底壁内设有第一输汽管,所述第一输汽管底部连接有喷汽泵,所述喷汽泵底部连接有向下伸延设置的第二输汽管,所述第二输汽管底部伸延尾部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述容纳腔内的所述第二输汽管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贤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