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31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气组件和空调器,其中,换气组件包括:热交换器;第一风道,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一风道内;第二风道,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第二风道内的气体通过热交换器与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换热;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二风道内;切换机构,切换机构设置在第二风道上,切换机构控制第二风道的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换气组件,第二风道内的气体通过热交换器与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换热,空调器的蒸发器位于第二风道的出风口处并对第二风道流出的气体制冷或制热,同时第二风道上还设置有切换机构,以实现对于该换气组件或具备该换气组件的空调的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的控制。

Ventilation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ntilation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ventilation assembly includes a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duct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r; the first fan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ir duct; second air duc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r, second gas duct through gas heat exchanger and the first inner channel heat transfer; second fan, set in the second air duct; a switching mechanism, a switch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channel, second channel switching mechanism to control the open or close. Ventilation assembl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gas second air duct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gas heat exchanger and the first air duct, air conditioner evaporator at second air outlet of the air duct and second out of the gas cooling or heating, while the second channe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witching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control of circulation mode the ventilation or an external circulation mode with the component or component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气组件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气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生活中的常见的传统空调通常为内循环式供风,即空调只会对室内的空气循环制冷或制热,然而在人数较多的客厅或办公区域,随着时间推移,室内含氧量逐渐减少,CO2浓度增加,空气浑浊,不利于人体健康,若开窗通风能够一定程度上地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然而却降低了空气的制冷或制热效率,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换气组件。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换气组件,用于空调器,包括:热交换器;第一风道,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一风道内;第二风道,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第二风道内的气体通过热交换器与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换热;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二风道内;切换机构,切换机构设置在第二风道上,切换机构控制第二风道的开启或关闭。本技术提供的换气组件,第二风道内的气体通过热交换器与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换热,空调器的蒸发器位于第二风道的出风口处并对第二风道流出的气体制冷或制热。一般地,第二风道抽取室外或其他位置的新鲜空气向空调供气,这样保证了空调所在的室内能够及时补充新鲜的空气,提升空气质量和含氧量,同时第一风道将室内较为污浊、含氧量底的气体排至室外,这样实现了空调的气体外循环功能;而通过设置热交换器,使得室外空气进入室内时能够预热或预冷,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有效地降低了空调的使用载荷。同时第二风道上还设置有切换机构,以实现对于该换气组件或具备该换气组件的空调的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的控制,进一步地提升了该换气组件控制的灵活性及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该换气组件自身具有模块化的特征,对于一些老旧的传统空调,在不更换空调设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设该换气组件,实现空调的新风换气功能,而不必单独更换空调设备,这样既提升了该换气组件的市场范围和产品竞争力,同时也减少了对于空调功能更新换代的成本。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换气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切换机构包括:挡风板,挡风板通过旋转或平移控制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挡风板,控制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由此实现换气组件及设置该换气组件的空调的内循环和外循环模式的切换。一般地,可以将第一风道的进风口与第二风道的出风口并排设置,同时将挡风板旋转或平移以使得两者同时开启或关闭,这样不仅实现了对于换气组件供风模式的切换,而且有利于简化该换气组件的整体结构,便于控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胶条,设置在挡风板上且位于挡风板与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的配合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挡风板与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的配合处设置密封胶条,提升该换气组件的密封性能,避免因漏气降低具备该换气组件的空调的制热或制冷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过滤组件,设置在第二风道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风道上设置过滤组件,过滤第二风道向空调供气中的杂质、粉尘等,提升供气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活性炭。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过滤网,如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对第二风道内气体中的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进行有效的过滤,充分保障空调的供气洁净、安全;同时通过设置活性炭进一步地提升对于污染物吸收与过滤的能力。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轮排气扇;第二风机为离心风轮吸气扇。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机采用离心风轮排气扇,第二风机采用离心风轮吸气扇,通过采用离心式的排气扇,既能够提升其吸排气能力,便于调节气体流量,同时还有助于减小换气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调速器,第一调速器与第一风机相连接;第二调速器,第二调速器与第二风机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调速器与第二调速器分别控制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既能够实现对于该换气组件的换气量与换气速度的控制,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第一风机或第二风机转速的调整控制热交换器中的气体换热量和换热速率。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气组件。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增设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气组件,实现对于空调供气源的切换,可以由传统的仅仅由室内供气转变为可选择地由室外或其他位置的新风供气,这样保证了空调所在的室内能够及时补充新鲜的空气,提升空气质量和含氧量,同时及时地将室内较为污浊、含氧量底的气体排至室外,提升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同时该换气组件可作为独立的模块使用,增设至现有空调系统中,实现空调的新风换气功能,而不必更换空调设备。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蒸发器;供气口,设置在蒸发器上,供气口与第二风道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风道内的气体通过供气口向蒸发器供气以制热或制冷,提升空气的质量和含氧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供气口包括第一供气子口与第二供气子口,第二供气子口与第二风道相连接;切换结构还用于切换第一供气子口或第二供气子口向空调器供气。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供气子口与第二供气子口实现对于蒸发器的两种供气方式,一般地,第二风道及第二供气子口为蒸发器提供新鲜的、含氧量高的清洁气体,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而第二供气子口可与室内相连接作为内循环的空调供气口,并且切换结构还能够实现对于第一供气子口或第二供气子口的切换,进而实现对于空气器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的切换功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进风格栅,设置在供气口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供气口上设置进风格栅,能够对一些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因杂物误入蒸发器,影响蒸发器的使用甚至损坏空气器设备,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进风格栅的格栅形状控制进风方向,提升空调器的进风效率与制热或制冷效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换气组件,102热交换器,104第一风道,106第一风机,108第二风道,110第二风机,112切换机构,114过滤组件,20空调器,202蒸发器,204供气口,2042第一供气子口,2044第二供气子口,206进风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气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气组件,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第一风道,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第二风道,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换热;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所述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风道的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气组件,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第一风道,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第二风道,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换热;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所述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风道的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通过旋转或平移控制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胶条,设置在所述挡风板上且位于所述挡风板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配合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蔡国健陈学彬陈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