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时枫娇专利>正文

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85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所述壳体外壳上还设有滑动组件和抓取机构,底座上还设有托盘,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挡板,抓取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圆齿轮、驱动架、齿条、支架、气缸和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丝杆、限位单元、固定杆和固定板,该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设计巧妙,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滑动组件把打开,使抓取组件进入壳体外壳内,再通过驱动组件把托盘和托盘上的工件叉起,从而取出工件,放置在预订位置,现实了3D打印机后取工件的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保障工件不容易被损坏,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的待机电流为8mA,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工作电源电路的功耗,提高了其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有3D打印机一般在完成打印后,需要人工把打印完的工件取出,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自动化程度不高,特别是使用粉末状金属为原理打印的,打印完温度较高,取出工件时比较危险,而使用加持工具时有容易损坏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包括输料组件、驱动组件、打印头、壳体外壳、PLC和底座,所述壳体外壳上还设有滑动组件和抓取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托盘;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挡板,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旋转,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穿入挡板,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挡板上设有内螺栓,所述挡板上的内螺纹与第一丝杆的外螺纹匹配,所述壳体外壳上设有窗口,所述挡板位于在窗口上,所述壳体外壳窗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挡板的上下两侧位于滑槽内,所述挡板与壳体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圆齿轮、驱动架、齿条、支架、气缸和抓取组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圆齿轮旋转,所述第二电机与驱动架固定连接,所述圆齿轮和齿条啮合,所述齿条水平设置,所述齿条穿过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与齿条滑动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支架设置在驱动架上,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抓取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丝杆、限位单元、固定杆和固定板,所述第三电机驱动第二丝杆旋转,所述第二丝杆有两个,两个第二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第二丝杆同轴固定,所述第二电机和固定杆均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限位单元有两个,两个限位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丝杆上,两个限位单元正对设置,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滑块和限位块,所述第二丝杆穿过滑块的一端,所述滑块靠近第二丝杆的一端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上的内螺纹与第二丝杆的外螺纹匹配,所述滑块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杆,所述滑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滑块上,所述托盘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块和限位块匹配;所述壳体外壳还设有工作电源,所述工作电源上设有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可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变压器,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SG3524,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第四端和第五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到第六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九端分别与可调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二端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二端通过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分别与第二电容和可调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端通过开关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六端通过第四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阻、第二电容和可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的可调端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均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变压器的一次侧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中心点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更稳定的叉起托盘,所述滑块上的限位块有两个,所述托盘一侧上的限位孔有两个,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两个限位孔内。作为优选,为了方便观察,所述壳体外壳一侧设有玻璃罩。作为优选,为了使限位块更容易的进入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块的一侧锥形设置。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控制,所述PLC通过电磁阀与气缸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保护圆齿轮和齿条,所述圆齿轮和齿条之间还涂有机油。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增加托盘的牢固度和耐腐蚀性,所述托盘的制作材料为玻璃钢复合材料。作为优选,为了增加挡板和壳体外壳的密封性,防止灰尘进入,所述第一电机上还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第一丝杆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入挡板。作为优选,为了挡板限位,使挡板沿着水平方向滑动,所述固定杆和固定板的制作材料为钢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设计巧妙,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滑动组件把打开,再通过驱动架在齿条上滑动,使抓取组件进入壳体外壳内,再通过驱动组件把托盘和托盘上的工件叉起,从而取出工件,放置在预订位置,现实了3D打印机后取工件的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保障工件不容易被损坏,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通过分别控制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的通断,来实现变压器一次侧的电源的通断,从而耦合到变压器的二次侧,输出交流信号,实现了电源的逆变。该电路中,集成电路的待机电流为8mA,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工作电源电路的功耗,提高了其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的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的抓取机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的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的工作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输料组件,2.驱动组件,3.打印头,4.壳体外壳,5.底座,6.滑动组件,7.第一电机,8.限位杆,9.第一丝杆,10.挡板,11.驱动架,12.第二电机,13.圆齿轮,14.齿条,15.支架,16.气缸,17.抓取组件,18.滑块,19.限位块,20.第二丝杆,21.第三电机,22.固定杆,23.固定板,24.限位孔,25.托盘。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6所示,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包括输料组件1、驱动组件2、打印头3、壳体外壳4、PLC和底座5,所述壳体外壳4上还设有滑动组件6和抓取机构,所述底座5上还设有托盘;所述滑动组件6包括第一电机7、第一丝杆9和挡板10,所述第一电机7驱动第一丝杆9旋转,所述第一丝杆9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丝杆9的另一端穿入挡板10,所述第一丝杆9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挡板10上设有内螺栓,所述挡板10上的内螺纹与第一丝杆9的外螺纹匹配,所述壳体外壳4上设有窗口,所述挡板10位于在窗口上,所述壳体外壳4窗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挡板10的上下两侧位于滑槽内,所述挡板10与壳体外壳4滑动连接;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2、圆齿轮13、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包括输料组件(1)、驱动组件(2)、打印头(3)、壳体外壳(4)、PLC和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壳(4)上还设有滑动组件(6)和抓取机构,所述底座(5)上还设有托盘(25);所述滑动组件(6)包括第一电机(7)、第一丝杆(9)和挡板(10),所述第一电机(7)驱动第一丝杆(9)旋转,所述第一丝杆(9)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丝杆(9)的另一端穿入挡板(10),所述第一丝杆(9)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挡板(10)上设有内螺栓,所述挡板(10)上的内螺纹与第一丝杆(9)的外螺纹匹配,所述壳体外壳(4)上设有窗口,所述挡板(10)位于在窗口上,所述壳体外壳(4)窗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挡板(10)的上下两侧位于滑槽内,所述挡板(10)与壳体外壳(4)滑动连接;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2)、圆齿轮(13)、驱动架(11)、齿条(14)、支架(15)、气缸(16)和抓取组件(17),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圆齿轮(13)旋转,所述第二电机(12)与驱动架(11)固定连接,所述圆齿轮(13)和齿条(14)啮合,所述齿条(14)水平设置,所述齿条(14)穿过驱动架(11),所述驱动架(11)与齿条(14)滑动连接,所述气缸(16)通过支架(15)设置在驱动架(11)上,所述气缸(16)的输出轴与抓取组件(17)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6)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抓取组件(17)包括第三电机(21)、第二丝杆(20)、限位单元、固定杆(22)和固定板(23),所述第三电机(21)驱动第二丝杆(20)旋转,所述第二丝杆(20)有两个,两个第二丝杆(20)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第二丝杆(20)同轴固定,所述第二电机(12)和固定杆(22)均固定设置在固定板(23)上,所述限位单元有两个,两个限位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丝杆(20)上,两个限位单元正对设置,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滑块(18)和限位块(19),所述第二丝杆(20)穿过滑块(18)的一端,所述滑块(18)靠近第二丝杆(20)的一端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18)上的内螺纹与第二丝杆(20)的外螺纹匹配,所述滑块(1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杆(22),所述滑块(18)与固定杆(2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9)固定设置在滑块(18)上,所述托盘(25)上设有限位孔(24),所述限位块(19)和限位块(19)匹配;所述壳体外壳还设有工作电源,所述工作电源上设有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可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和变压器,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SG3524,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第四端和第五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到第六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九端分别与可调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二端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二端通过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分别与第二电容和可调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端通过开关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六端通过第四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五电阻、第二电容和可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的可调端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均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变压器的一次侧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的中心点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12)、第三电机(21)均与PLC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出货的3D打印机,包括输料组件(1)、驱动组件(2)、打印头(3)、壳体外壳(4)、PLC和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壳(4)上还设有滑动组件(6)和抓取机构,所述底座(5)上还设有托盘(25);所述滑动组件(6)包括第一电机(7)、第一丝杆(9)和挡板(10),所述第一电机(7)驱动第一丝杆(9)旋转,所述第一丝杆(9)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丝杆(9)的另一端穿入挡板(10),所述第一丝杆(9)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挡板(10)上设有内螺栓,所述挡板(10)上的内螺纹与第一丝杆(9)的外螺纹匹配,所述壳体外壳(4)上设有窗口,所述挡板(10)位于在窗口上,所述壳体外壳(4)窗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挡板(10)的上下两侧位于滑槽内,所述挡板(10)与壳体外壳(4)滑动连接;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2)、圆齿轮(13)、驱动架(11)、齿条(14)、支架(15)、气缸(16)和抓取组件(17),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圆齿轮(13)旋转,所述第二电机(12)与驱动架(11)固定连接,所述圆齿轮(13)和齿条(14)啮合,所述齿条(14)水平设置,所述齿条(14)穿过驱动架(11),所述驱动架(11)与齿条(14)滑动连接,所述气缸(16)通过支架(15)设置在驱动架(11)上,所述气缸(16)的输出轴与抓取组件(17)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6)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抓取组件(17)包括第三电机(21)、第二丝杆(20)、限位单元、固定杆(22)和固定板(23),所述第三电机(21)驱动第二丝杆(20)旋转,所述第二丝杆(20)有两个,两个第二丝杆(20)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第二丝杆(20)同轴固定,所述第二电机(12)和固定杆(22)均固定设置在固定板(23)上,所述限位单元有两个,两个限位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丝杆(20)上,两个限位单元正对设置,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滑块(18)和限位块(19),所述第二丝杆(20)穿过滑块(18)的一端,所述滑块(18)靠近第二丝杆(20)的一端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滑块(18)上的内螺纹与第二丝杆(20)的外螺纹匹配,所述滑块(1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杆(22),所述滑块(18)与固定杆(2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9)固定设置在滑块(18)上,所述托盘(25)上设有限位孔(24),所述限位块(19)和限位块(19)匹配;所述壳体外壳还设有工作电源,所述工作电源上设有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枫娇
申请(专利权)人:时枫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