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1662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包括外管、内管、标记物膜和固相膜,所述内管套接在外管内并与该外管定位,所述标记物膜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底部,所述外管的下部设有气液导出通道,所述固相膜固定安装在外管上并且介于标记物膜和气液导出通道之间,所述标记物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第一孔隙,并且标记物膜上还具有标记物,所述固相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第二孔隙,所述固相膜上还具有与目标物对应的配体分子,以克服现有即时检测方法对全血等含颗粒成分样品检测时颗粒物分离与检测相互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化检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核酸分子、病原微生物、血液细胞或免疫分子的分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样品中目标物检测过程中,多涉及被检测目标物与非分析物之间的分离及其他处理过程,使目标物独立、完整的显现,并展示其状况。因此这些被检测目标物与非分析物之间的分离及其他处理过程在检测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尽最大可能消除非分析物对目标物检测的干扰。能否彻底分离,能否充分保留目标物,还有操作上是否便捷,直接关系到方法的可靠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是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类新方法。现有的POCT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胶体金和荧光物质为标记物的硝酸纤维素膜(NC膜)固相侧向免疫层析技术和以醋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胶体金为标记物的斑点免疫渗滤技术。固相侧向免疫层析技术通常通过玻璃纤维阻拦及抗红细胞抗体的联合使用,用于全血样品检测,简便是其突出的特点,然而由于NC膜、玻璃纤维膜、底板与胶材料变异大、固相工艺不能分离已固相与未固相,以及检测过程无洗涤等缺陷,产品质量可控性差,使得此类产品灵敏度低,不精密度高,重复性差,定量准确性不足;只能用于对高危人群的初筛,不能用作疾病诊断的常规工具。斑点免疫渗滤技术是在醋酸纤维素膜上特定位置点样固定有特定抗体(抗原),将此固相膜与其下的吸水材料纤维固定在一塑料盒中。检测时,先点上样品,反应一定时间后,再滴入胶体金标记物,形成固相-样品待测定物-胶体金复合物,呈现有色反应物,从而实现对目标物的定性检测,未反应的成分通过醋酸纤维素间隙在吸水材料的毛细管力作用下吸至吸水材料中。此方法分析能力与侧向免疫层析分析相当。其固相过程是粗放型被动吸附作用,固相的量不确定,未被吸附的固相成分在后续检测时会带走待测物,影响检测灵敏度,膜只能结合固相成分而不能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吸附载体而形成一体结构。由于膜致密透光性差,发光分析时会阻碍光线传播,吸光分析难于比色,只能用扫描或目测法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检测。由于未反应物是有限分离的,效率不高,亦不彻底,故灵敏度低,不能滤过分离红细胞等成分,因而不能用于测定全血。因此,研究适合POCT检测的样品中的颗粒物分离与检测互不影响的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该装置易于自动化操作,使得含有颗粒物的样品中的目标物在反应检测过程中,颗粒与分子态目标物互不影响,用于即时检测或其他分离需要,并满足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等要求,以克服现有即时检测方法对全血等含颗粒成分样品检测之不足。具体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包括外管、内管、标记物膜和固相膜,所述内管套接在外管内并与该外管定位,所述标记物膜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底部,所述外管的下部设有气液导出通道,所述固相膜固定安装在外管上并且介于标记物膜和气液导出通道之间,所述标记物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第一孔隙,并且标记物膜上还具有标记物,所述固相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的第二孔隙,所述固相膜上还具有与目标物对应的配体分子。优选的,所述外管包括上外管和下外管,所述下外管包括位于下外管上部的第一腔壁、位于中部的固相膜区以及位于下部的气液导出通道,所述上外管包括位于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所述第三腔壁的外壁的上部贴合在第二腔壁的内壁的下部上,所述第二腔壁的底面与第一腔壁的顶面相抵,所述第三腔壁的外壁与第一腔壁的内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固相膜区上设有用于承载固相膜的网格状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三腔壁的底部延伸至固相膜区内与该第一支架的顶面相抵,以将位于第一支架上的固相膜压在该第一支架上。优选的,所述上外管和下外管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优选的,所述内管包括上内管和下内管,所述下内管包括第四腔壁以及位于第四腔壁底部的标记物膜区,所述上内管包括压盖和第五腔壁,所述第五腔壁的外壁紧贴在第四腔壁的内壁上,所述压盖的一端与第五腔壁相连接,另第一端延伸至外管的顶部,并且压盖的底面与外管的顶面相抵,使得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气密结构。优选的,所述标记物膜区内设有网格状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五腔壁的底部延伸至标记物膜区内与该第二支架的顶面相抵,以将位于第二支架上的标记物膜压在该第二支架上。优选的,所述上内管和下内管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优选的,所述标记物膜上的标记物以包埋的方式固定在标记物膜上。优选的,所述固相膜上的配体分子以分子力固相结合在固相膜的第二孔隙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的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纯物理结构组合,避免了其他化学成分对反应物的干扰,增加检测的精度。而内管和外管都采用梯形一体化上下压盖式叠加结构,增加了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气密性,保证气压驱动下的滤过过程顺利进行,使检测反应能够顺利实现。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的标记物膜以及固相膜的支架都为网格状支架,以形成点状压膜结构,最大限度减少了在分离、反应和检测过程中膜的死空间,最大限度使膜上成份发挥其功能。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外管的剖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内管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包括外管10、内管20、标记物膜30和固相膜40,所述内管20套接在外管10内并与该外管10定位,所述标记物膜30固定安装在内管20的底部,所述外管10的下部设有气液导出通道12,所述固相膜40固定安装在外管10上并且介于标记物膜30和气液导出通道12之间,所述标记物膜30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第一孔隙(图中未示出),并且标记物膜上还具有标记物(图中未示出),所述固相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的第二孔隙(图中未示出),所述固相膜上还具有与目标物对应的配体分子(图中未示出)。其中标记物膜由微孔材料制成,标记物以喷涂、填埋等方式固定在标记物膜上,被测液经过标记物膜时,标记物膜上的标记物与被测液中的目标物结合进行结合反应和标记,并且被标记物标记过的目标物能够穿过标记物膜30上的第一孔隙流到固相膜上;固相膜同也由微孔材料制成,配体分子以喷涂、分子力固相结合等方式固定在固相膜上,当被标记物标记过的目标物经过固相膜时,固相膜上的配体分子与待测物反应形成固相-目标物分子-标记物反应链,反应够产生的固相-目标物分子-标记物反应链留着固相膜上,而未反应的废液则通过第二孔隙从气液导出通道中排出,完成滤过反应。参考图2和图3,作为外管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管10包括上外管100和下外管110,所述下外管包括位于下外管上部的第一腔壁112、位于中部的固相膜区114以及位于下部的气液导出通道12,所述上外管包括位于第二腔壁102和第三腔壁104,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标记物膜和固相膜,所述内管套接在外管内并与该外管定位,所述标记物膜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底部,所述外管的下部设有气液导出通道,所述固相膜固定安装在外管上并且介于标记物膜和气液导出通道之间,所述标记物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第一孔隙,并且标记物膜上还具有标记物,所述固相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的第二孔隙,所述固相膜上还具有与目标物对应的配体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标记物膜和固相膜,所述内管套接在外管内并与该外管定位,所述标记物膜固定安装在内管的底部,所述外管的下部设有气液导出通道,所述固相膜固定安装在外管上并且介于标记物膜和气液导出通道之间,所述标记物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第一孔隙,并且标记物膜上还具有标记物,所述固相膜上具有用于过滤的的第二孔隙,所述固相膜上还具有与目标物对应的配体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上外管和下外管,所述下外管包括位于下外管上部的第一腔壁、位于中部的固相膜区以及位于下部的气液导出通道,所述上外管包括位于第二腔壁和第三腔壁,所述第三腔壁的外壁的上部贴合在第二腔壁的内壁的下部上,所述第二腔壁的底面与第一腔壁的顶面相抵,所述第三腔壁的外壁与第一腔壁的内壁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膜滤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膜区上设有用于承载固相膜的网格状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三腔壁的底部延伸至固相膜区内与该第一支架的顶面相抵,以将位于第一支架上的固相膜压在该第一支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恩良吴凤霞徐高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先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