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6145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涉及电缆挤出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模芯和模套,所述模芯前段设置有双管模芯嘴,所述双管模芯嘴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模套上设置有双模套口,双模套口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流道,双管模芯嘴端面与双模套口端面重合;所述模芯的外锥角与模套的内锥度差为2°~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双芯可分离型电缆生产时挤出压力均匀、挤出同心度高,且挤出后双芯容易分离且不损伤电缆护套等特点。

Double core separable type photovoltaic cable extrusion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core separable photovoltaic cable extrusion die,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able extrusion di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mold core and the die sleeve, the front is provided with a dual core core mouth, a groo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re pipe mouth; the di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two sets of ports, and a connecting rib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channel, dual core and two sets of mouth mouth end face contact; the mould core the cone angle and the die sleeve in the taper deviation of 2 degrees to 1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iform extrusion pressure, high extrusion concentricity and easy separation of the double core without damaging the cable sheath when the double core detachable cable is pro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缆挤出模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用电缆的特殊使用环境,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面,采用一正一负直流连接。传统的光伏电缆都是单芯结构,在安装敷设后,其正、负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面悬空分离、散开,显得凌乱不堪,影响美观。对此,当前光伏电站业主开始选择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来代替原单芯电缆。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9月9日,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4632462U,名称为“一种橡套电缆的双芯线一次挤出模具”的技术专利,该技术专利包括模芯和模套,所述的模芯和模套之间设有可供胶流通过的胶流通道,所述的胶流通道包括上胶流通道和下胶流通道;所述挤出模具的中部设有双孔进线管道,所述的双孔进线管道可同时供两条芯线通过;与所述的上胶流通道连通的进线管道为第一芯线进线管道,与所述的下胶流通道连通的进线管道为第二芯线进线管道;为防止挤出芯线发生粘连,所述的第一芯线进线管道和第二芯线进线管道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隔。本技术通过对现有单芯生产的模具进行改进,使得改进后的挤出模具可以实现双芯线一次挤出生产,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而生产制造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需要专用的挤出模具。目前行业中的该类模具往往采用类似扁电缆模具制造方法,即采用简单的无其他特殊设计的扁平模芯和扁平模套配合挤出。这种挤出方式存在的缺点在于:挤出压力不均匀、挤出易偏心,挤出后双芯分离效果不好、分离容易损伤电缆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本技术模芯采用特殊流道设计、模芯嘴之间凹型设计,模套采用精确的连接筋流道设计,同时模芯和模套增加定位装置。具有在双芯可分离型电缆生产时挤出压力均匀、挤出同心度高,且挤出后双芯容易分离且不损伤电缆护套等特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前段设置有双管模芯嘴,所述双管模芯嘴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模芯后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模芯的定位槽;所述模套上设置有双模套口,双模套口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流道,模套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模套的定位凸台;所述双管模芯嘴深入模套内且双管模芯嘴端面与双模套口端面重合;所述模芯的外锥角与模套的内锥度差为2°~10°。所述模芯外锥角为30°~40°,双管模芯嘴长4~10mm,双管模芯嘴壁厚为0.5~1.0mm,双管模芯嘴之间凹槽的深度为挤出厚度的3~5倍。所述模套内锥角为32°~45°,模套口成径区长度为2~5mm。双模套口之间的连接筋流道长度为0.5~1.5mm,宽度为0.4~0.8mm。双管模芯嘴长与模套口成径区长度差为2~5mm。双管模芯嘴与双模套口的同心度等级均为0.0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1、采用模芯和模套实现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的一次性挤出工艺。双管模芯嘴之间设计凹槽,同时模芯与模套锥度差控制在一定范围,挤出时双线芯的内、外侧挤出压力均匀,挤出同心度高。2、模套口之间设置精确的连接筋流道设计,挤出后双芯容易分离且不损伤电缆护套层。采用模芯与模套高同心度设计,且模芯嘴端面伸入模套口基本与模套口端面持平这种双芯挤管式方式挤出,在提高挤出同心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3、模芯和模套均设计有定位装置,可快速装配模具,避免发生偏离;本技术的产品加工简单、原材料常见,并且可以生产批量的双芯可分离型电缆,拆装方便,不会产生任何因模具问题而导致的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模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模套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模套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模芯,2、模套,3、双管模芯嘴,4、凹槽,5、定位槽,6、双模套口,7、连接筋流道,8、定位凸台,9、模芯外锥角,10、模套内锥角,11、模套口成径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作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前段设置有双管模芯嘴3,所述双管模芯嘴3之间设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设置有双模套口6,双模套口6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台8;所述双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内且双管模芯嘴3端面与双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锥角与模套2的内锥度差为2°。实施例2作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前段设置有双管模芯嘴3,所述双管模芯嘴3之间设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设置有双模套口6,双模套口6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台8;所述双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内且双管模芯嘴3端面与双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锥角与模套2的内锥度差为2°;所述模芯外锥角9为30°,双管模芯嘴3长4mm,双管模芯嘴3壁厚为0.5mm,双管模芯嘴3之间凹槽4的深度为挤出厚度的3倍;所述模套内锥角10为32°,模套口成径区11长度为2mm。双模套口6之间的连接筋流道7长度为0.5mm,宽度为0.4mm;双管模芯嘴3长与模套口成径区11长度差为2mm。双管模芯嘴3与双模套口6的同心度等级均为0.02。实施例3作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前段设置有双管模芯嘴3,所述双管模芯嘴3之间设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设置有双模套口6,双模套口6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台8;所述双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内且双管模芯嘴3端面与双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锥角与模套2的内锥度差为5°;所述模芯外锥角9为40°,双管模芯嘴3长8mm,双管模芯嘴3壁厚为0.7mm,双管模芯嘴3之间凹槽4的深度为挤出厚度的4倍;所述模套内锥角10为45°,模套口成径区11长度为4mm。双模套口6之间的连接筋流道7长度为1mm,宽度为0.5mm;双管模芯嘴3长与模套口成径区11长度差为4mm。双管模芯嘴3与双模套口6的同心度等级均为0.02。实施例4作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前段设置有双管模芯嘴3,所述双管模芯嘴3之间设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设置有双模套口6,双模套口6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台8;所述双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内且双管模芯嘴3端面与双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锥角与模套2的内锥度差为10°;所述模芯外锥角9为32°,双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

【技术保护点】
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前段设置有双管模芯嘴(3),所述双管模芯嘴(3)之间设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设置有双模套口(6),双模套口(6)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台(8);所述双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内且双管模芯嘴(3)端面与双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锥角与模套(2)的内锥度差为2°~10°。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前段设置有双管模芯嘴(3),所述双管模芯嘴(3)之间设置有凹槽(4);所述模芯(1)后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模芯(1)的定位槽(5);所述模套(2)上设置有双模套口(6),双模套口(6)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流道(7),模套(2)后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模套(2)的定位凸台(8);所述双管模芯嘴(3)深入模套(2)内且双管模芯嘴(3)端面与双模套口(6)端面重合;所述模芯(1)的外锥角与模套(2)的内锥度差为2°~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可分离型光伏电缆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外锥角(9)为30°~40°,双管模芯嘴(3)长4~10mm,双管模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