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161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灭火药剂由如下组分组成:含磷阻燃剂;含氮阻燃剂;凝胶剂;表面活性剂;水玻璃;PH调节剂;其余量为蒸馏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物料混合;S2酸碱度调节;S3熟化;S4成品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环保、安全、使用温度范围广、阻燃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药剂的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灭火剂是指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终止燃烧的物质。水是无嗅无味的液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水取用方便,分布广泛,同时水在化学上呈中性,无毒,比热容和汽化热都较大,冷却效果好。水可以直接带走火焰高温燃烧产物以及燃料表面的热量;水在汽化阶段可以非常有效的吸收热能;水产生的蒸汽占据燃烧区,能够阻止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从而降低燃烧区氧气的浓度,导致燃烧强度减弱直至终止。因此,水成为最常使用的灭火剂,其热特性使它可用于大多数类型火灾的灭火过程。水作为经常使用的灭火剂,其热特性使它可用于大多数类型火灾的灭火过程。水作为不燃液体,是最充足的天然灭火剂,但是水易于流动,实际灭火过程中只有小部分发挥了灭火作用,浪费率较高,抗复燃的效能也差,因此在水中添加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以改善水的性能,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需求,即发展成为水系灭火剂。然而,由于水的流动性很强,在通常情况下,灭火使用的大部分水在与火接触的瞬时,还来不及起作用就流失了,这就导致了水灭火的利用率较低,而且易于造成次生损失。比如,在扑灭森林火灾时,水喷洒到树的枝叶上,停留时间很短,大部分水很快滴到地面,起不到应有的灭火作用。在扑灭建筑物火灾时,流失的水顺着楼梯或缝隙向下层流动,不但失去灭火作用,而且导致对未着火的下层区域造成二次损失。在煤炭防灭火中,难以将常规水基灭火剂较好地覆盖到拟处理区域内所有松散煤体表面,大大降低了防灭火效果。现有的技术开发完成的森林火灾用灭火药剂主要是用97%的水兑上3%的AFFF(水成膜泡沫)然后由直升机搭载从高空抛洒,但是药剂可能添加有毒有害的防冻剂,且无法一年四季都使用,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的地区使用困难,适用温度范围小。现有技术中水系灭火剂阻燃性不好,灭火所需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灭火温度适应范围低、阻燃性能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由如下组分组成:含磷阻燃剂23-25%;含氮阻燃剂20-24%;凝胶剂4-6%;表面活性剂5-8%;水玻璃8-12%;PH调节剂2-5%;其余量为蒸馏水。将含磷阻燃剂和含氮阻燃剂两种阻燃剂结合作为灭火药剂的主要功能成分,阻燃性能优于单独使用相同含量的含磷阻燃剂或含氮阻燃剂,在水系阻燃剂中加入凝胶剂和水玻璃,使得阻燃剂的均匀度和粘稠度增加,其中PH调节剂用于调节灭火药剂为中性,蒸馏水中杂质离子含量少,并不会对灭火药剂的功能成分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含磷阻燃剂为三磷酸钠、磷酸二氢铵、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和硫代磷酸三异氰酸酯中至少一种。含磷阻燃剂可以选用无机含磷阻燃剂或有机含磷阻燃剂,或者两者混合使用,选用的四种含磷阻燃剂成本较低,可工业化;其中无机含磷阻燃剂在阻燃过程中有害气体产生量少,更环保安全,有机含磷阻燃剂在阻燃过程中阻燃性能明显优于常规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大都具有低烟、无毒、低卤、无卤等优点,符合阻燃剂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有机磷系阻燃剂包括磷酸酯、亚磷酸酯、磷酸酯、有机磷盐,还有磷杂环化合物及聚合物磷(膦)酸酯等,但应用最广的是磷酸酯和膦酸酯。磷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是阻燃剂受热时能产生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碳化层。碳化层的形成一方面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解,另一方面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生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含磷阻燃剂形成磷酸配作为脱水剂,并促进成炭,炭的生成降低了从火焰到凝聚相的热传导;其次,磷酸可吸热,因为它阻止了CO氧化为CO2,降低了加热过程;最后,对凝聚相形成一层薄薄的玻璃状的或液态的保护层,因此降低了氧气扩散和气相与固相之间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抑制了炭氧化过程,降低了含磷阻燃剂受热分解发生如下变化:磷系阻燃剂→磷酸偏→磷酸→聚偏磷酸,聚偏磷酸是不易挥发的稳定化合物,具有强脱水性,在聚合物表合物与空气隔绝;脱出的水气吸收大量的热,使聚合物表面阻燃剂受热分解释放出挥发性磷化物,经质谱分析表明,存氢原子浓度大大降低,表明PO·捕获H·,即PO·+H·=HPO。进一步地,所述含氮阻燃剂为磷酸氢二铵、3-吗啉-4-氯-1,2,5-噻二唑和氰尿酸三聚氰胺中至少一种。含氮阻燃剂中采用有机含氮阻燃剂或无机含氮阻燃剂,或者两者混合使用;含氮阻燃剂与含磷阻燃剂的用量相近,其中使用的部分阻燃剂中既含氮又含磷,具有更加优良的阻燃性能;其中无机含氮阻燃剂为磷酸二氢铵,既含氮又含磷,且成本低廉,阻燃性能十分优良;有机含氮阻燃剂为3-吗啉-4-氯-1,2,5-噻二唑和氰尿酸三聚氰胺,两者含氮量都非常高,阻燃性能十分优良,成本在可控范围内,可工业化程度高。含氮阻燃剂受热时发生分解反应。含氮阻燃剂主要是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和相关的杂环化合物,主要有、三聚氰胺磷酸盐等,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与尼龙相似,所以它比含卤阻燃剂和红磷更优越。三聚氰胺本身就能使尼龙的混合物达到V-O级。与各种卤系衍生物、金属氧化物、某些有机磷酸或碱金属、碱土金属盐一起使用,阻燃非常有效。有用于玻璃增强的尼龙66的Melapur2o0(三聚氰胺磷酸盐),加入后,使聚酞胺的热稳定性降低,因此在挤压模型时要注意温度控制。与含卤添加剂和红磷不同,含氮物使得聚酰胺滴落。进一步地,所述凝胶剂为聚甘油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剂选用聚甘油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两者均属于十分常见的凝胶剂,具有十分优良的性能。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表面活性剂通过分子中不同部分分别对于两相的亲和,使两相均将其看作本相的成分,分子排列在两相之间,使两相的表面相当于转入分子内部。从而降低表面张力。由于两相都将其看作本相的一个组分,就相当于两个相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没有形成界面,就相当于通过这种方式部分的消灭了两个相的界面,就降低了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选用的表面活性剂均为常规表面活性剂,对灭火药剂的功能成分无抑制作用。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剂为三乙醇胺或磷酸。PH调节剂将灭火药剂的PH值调节至中性,对容器的腐蚀性能低,使用安全性能增加;其中三乙醇胺中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磷酸含有氢氧磷三种元素,在阻燃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较少,两者未给灭火药剂引入新元素,且对阻燃功能物质无不利影响。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物料混合:将蒸馏水首先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加入含磷阻燃剂和含氮阻燃剂搅拌1.5-1.8h,再加入凝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玻璃搅拌1.0-1.2h;S2酸碱度调节:将S1步骤混合物PH调节至6.5-7.5,得到混合液待用;S3熟化:将S2步骤中的混合液静置6-8h;S4成品制作。进一步地,所述S4步骤中成品制作为将熟化之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组成:含磷阻燃剂             23‑25%;含氮阻燃剂             20‑24%;凝胶剂                 4‑6%;表面活性剂             5‑8%;水玻璃                 8‑12%;PH调节剂               2‑5%;其余量为蒸馏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组成:含磷阻燃剂23-25%;含氮阻燃剂20-24%;凝胶剂4-6%;表面活性剂5-8%;水玻璃8-12%;PH调节剂2-5%;其余量为蒸馏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阻燃剂为三磷酸钠、磷酸二氢铵、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和硫代磷酸三异氰酸酯中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阻燃剂为磷酸氢二铵、3-吗啉-4-氯-1,2,5-噻二唑和氰尿酸三聚氰胺中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剂为聚甘油或羧甲基纤维素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性水系灭火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华消防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