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152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祛痘透明啫喱型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祛痘透明啫喱型洁面乳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10%~3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1%~5%、PEG‑7椰油基甘油酯:1%~5%、甘油:3%‑10%、纳米锌:1~10%、辅料:0.11~1.3%、以及水:余量;各组分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备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具有优越的祛痘效果,产品温和无刺激,具有良好的护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领域;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纳米锌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大,再加上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青春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前胸和上背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病程长、易复发,常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或炎性丘疹,严重的会有脓包、结节、囊肿或瘢痕。如果炎症明显,更会引起疼痛或触疼,并伴有皮脂溢出,甚至出现桔皮脸。青春痘在青年男女人群中发生率极高,它不仅严重影响面部的美观,而且影响人的社交及心理,使患者出现不自信、尴尬、失落、焦虑、紧张、易怒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传统工艺得到的化妆品内部结构为胶团状或胶束状,其直径为微米,对皮肤渗透能力很弱,不易被表皮细胞吸收。而皮肤最外层具有疏水性角质层,因而水溶性物质和大分子物质通过表皮吸收和毛囊皮脂腺的吸收相当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传统工艺化妆品如上所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纳米技术研制的化妆品,其能够将化妆品中最具有功效的成分特殊处理成纳米级这种极其微小的结构,顺利渗透到皮肤内层,事半功倍地发挥护肤、疗肤效果,对传统工艺得到的化妆品缺陷进行很好的改进。在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10%~3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1%~5%、PEG-7椰油基甘油酯:1%~5%、甘油:3%-10%、纳米锌:1~10%、辅料:0.11~1.3%、以及水:余量;各组分之和为10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料为0.1~1%的苯氧乙醇和0.01~0.3%的香精。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3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4%、PEG-7椰油基甘油酯:2%、甘油:5%、苯氧乙醇:0.1%、香精:0.05%、纳米锌:1%、以及水:57.8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1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5%、PEG-7椰油基甘油酯:5%、甘油:5%、苯氧乙醇:1%、香精:0.3%、纳米锌:9%、以及水:64.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2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1.2%、PEG-7椰油基甘油酯:3.6%、甘油:5%、苯氧乙醇:0.8%、香精:0.2%、纳米锌:2.7%、以及水:66.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为普通水、高纯水、蒸馏水、反渗透水或小分子团水;优选为高纯水、蒸馏水、反渗透水或小分子团水;更优选为小分子团水。在另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N-月桂酰肌氨酸钠、PEG-7椰油基甘油酯、甘油、纳米锌加入到水中,在50-60℃和600-1000rmp顶置搅拌器搅拌下搅拌均匀;(2)称取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加入至步骤(1)的混合物中,持续搅拌至完全溶解;(3)降温至约40℃,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获得所述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其中,各组分均以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之和为10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料为苯氧乙醇和香精。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搅拌速度为600-1000rpm;优选为600-800rpm;更优选为700-800rpm。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为普通水、高纯水、蒸馏水、反渗透水或小分子团水;优选为高纯水、蒸馏水、反渗透水或小分子团水;更优选为小分子团水。其中,所述水可以是例如自来水等的普通水、高纯水、蒸馏水、反渗透水或小分子团水;优选为高纯水、蒸馏水、反渗透水或小分子团水;更优选为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具有高渗透性、高扩散性和高溶解性,能够将更多的水分和营养带入细胞,同时将废物和毒物更好地排出。由于小分子团水能够更容易地被体内细胞吸收和利用,所以其生物学利用率比普通水要高很多,能够增强新陈代谢的效率和功能、增强细胞和周围组织间的信息传递,明显改善全身营养物质传送供应,提高全身氧的运输能力等。纳米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纳米锌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粒子为纳米级,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传统氧化锌的双重特性。纳米锌材料热稳定性好,能够吸附、抑制和杀死细菌,具有抗菌效果好、时效长、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等特点,在口服急毒性、皮肤刺激、敏感性实验中证实,具有高度安全性与抗菌长效能力。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纳米锌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参见CN104014814A,在这里通过参考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本专利技术的爽肤水采用如上所述的纳米锌作为活性成分,能够替代现有技术中祛痘爽肤水中的活性成分,并且在无需与其它祛痘活性成分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就能够发挥效果更好并且更加全面的祛痘作用,祛痘功效显著、快速、持久、安全;且与皮肤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迅速被皮肤吸收,安全、温和,不引起刺激、过敏等反应,皮肤也没有负担。本专利技术爽肤水中的纳米锌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减缓甚至消除痘痘引起的炎症及并发症。本专利技术洁面乳中的PEG-7椰油基甘油酯亲水性滋润脂,对泡沫影响小,同时可作为香精的载体和增溶剂。本专利技术洁面乳中的甘油等有助于保护皮脂的保湿剂;在对皮肤特别是面部肌肤进行清洁的同时,纳米锌等功效成分有效的进入皮肤,全面发挥祛痘作用,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减缓甚至消除痘痘引起的炎症及并发症,同时PEG-7椰油基甘油酯、甘油等对肌肤进行保湿、润肤,减缓防止肌肤清洁后出现紧绷。本专利技术洁面乳中的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是天然衍生的葡萄糖苷类产品,有很好的安全性,温和性;与N-月桂酰肌氨酸钠形成协同效应,性温和,对眼睛没有刺激性,加入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中可显著降低表面活性剂对眼睛刺激性,可容易地溶于N-月桂酰肌氨酸钠中,衍生稳定的黏度,有丰富的柔软感,可增加光泽,滋润柔滑。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与皮肤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迅速被皮肤吸收,安全、温和,不引起刺激、过敏等反应,皮肤也没有负担。本专利技术从平衡油脂分泌、溶解角栓、抑制细菌增殖、修复瘢痕、抵抗紫外线、消炎、抗过敏、抗氧化、保湿、抗炎症后色素沉着、促进祛痘成分经皮吸收、促进青春痘伤口愈合等方面,发挥全面且显著的祛痘作用,使皮肤恢复正常细腻柔滑。停用后,青春痘等症状不易复发,祛痘功效显著、快速、持久、安全。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备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具有优越的祛痘效果,产品温和无刺激,具有良好的护肤效果。采用纳米技术研制将乳化型祛痘洁面乳中的功效成分顺利渗透到皮肤内层,事半功倍地发挥护肤、疗肤效果,对传统工艺得到的化妆品缺陷进行很好的改进。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10%~3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1%~5%、PEG‑7椰油基甘油酯:1%~5%、甘油:3%‑10%、纳米锌:1~10%、辅料:0.11~1.3%、以及水:余量;各组分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10%~3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1%~5%、PEG-7椰油基甘油酯:1%~5%、甘油:3%-10%、纳米锌:1~10%、辅料:0.11~1.3%、以及水:余量;各组分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0.1~1%的苯氧乙醇和0.01~0.3%的香精。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啫喱型祛痘洁面乳,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3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4%、PEG-7椰油基甘油酯:2%、甘油:5%、苯氧乙醇:0.1%、香精:0.05%、纳米锌:1%、以及水:57.8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痘透明啫喱型洁面乳,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1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5%、PEG-7椰油基甘油酯:5%、甘油:5%、苯氧乙醇:1%、香精:0.3%、纳米锌:9%、以及水:64.7%。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痘透明啫喱型洁面乳,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月桂酰肌氨酸钠:20%、甲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120)醚双油酸酯:1.2%、PEG-7椰油基甘油酯:3.6%、甘油:5%、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创协同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